馬鈴薯如何施好基肥、種肥,追肥?

馬鈴薯是塊莖作物,喜歡土壤要結構疏鬆,排水性能良好,而且富含有機質的沙性土壤。據研究,每生產1000公斤鮮薯需從土壤中吸收氮5.5公斤,五氧化二磷2.2公斤, 氧化鉀10.2公斤,氮磷鉀三要素的大致比例為1:0.4:1.85。

馬鈴薯如何施好基肥、種肥,追肥?

馬鈴薯的吸肥規律是:

在幼苗期 以氮、鉀吸收較多分別達到總吸收的20%以上,磷較少約佔吸收總量的15%;

現蕾、開花期 間吸鉀最多達總量的70%左右,氮磷約佔總量的50%左右;

生育後期 則以氮、磷吸收較多分別約為30%和20%,吸鉀較少佔5%左右。

吸肥總趨勢是以前、中期較多。另外馬鈴薯需肥情況還因品種不同而存在一定差異,所以要根據各個時期的需肥特點選擇適合各個時期的肥料和施肥方法進行管理。

一、馬鈴薯的基肥

馬鈴薯基肥應重施,用量一般佔總施肥量的2/3左右,基肥常以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且結合整地或覆土時施入。在馬鈴薯的生長前期對氮、鉀營養的吸收較多因此應在適量補充磷素營養的前提下重施氮、鉀肥,如17-7-17含硫三元複合肥等類似的復混肥較適合做基肥施用,一般推薦畝施80kg左右高鉀複合肥。

馬鈴薯如何施好基肥、種肥,追肥?

二、馬鈴薯的種肥

在播種馬鈴薯時,可以採用草木灰作為種肥。將切開的馬鈴薯塊混拌草木灰之後,放到種植溝中栽種。草木灰含有豐富的鉀元素,還有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種塊腐爛、殺菌、促進生根發芽的作用。

馬鈴薯如何施好基肥、種肥,追肥?

三、馬鈴薯的追肥

根據馬鈴薯的需肥情況在現蕾前結合除草、培土、降雨施用追肥效果較好。早熟品種宜在早期追施可以提高群體光合生產率。開花後不再追施氮肥以免造成地上部分徒長增加養分消耗。追肥以施用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才能達到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積,促進塊莖膨大,提高產量的目的。例如推薦選用15-6-20、12-12-17複合肥等類似的複合肥料這種肥料的特點是高鉀、中氮、低磷基本與追肥時期馬鈴薯的需肥特點符合。

馬鈴薯如何施好基肥、種肥,追肥?

根外追肥,在馬鈴薯開花後,主要以葉面噴施磷、鉀肥,每畝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千克,若缺氮,可增加100-150克尿素,每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馬鈴薯對硼、鋅比較敏感,如果土壤缺硼或缺鋅,可以用0.1%-0.3%硼砂或硫酸鋅根外噴施,一般每隔7天噴1次,連噴兩次,每畝用溶液50-70千克即可。

總之,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各種肥料元素對其生長髮育的影響,應該以當地的土地肥力狀況和各種元素的不同含量配比來進行科學施肥,在保證綜合成本降低的情況下,不斷的提高產量,增加收益。(京科惠農專家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