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將就,教出來的孩子越不“講究”

第1則

網上衝浪看到一位寶媽的吐槽貼#長輩式帶娃有多不靠譜?#在帖子中,這位寶媽說:

“因為疫情被困在家的這段時間,每天都因為孩子的事情和父母鬥智鬥勇,我爸媽思想都比較傳統,在帶娃這事上和我有很大的分歧。我愛給娃買新衣服,我爸媽則覺得娃身體長得快,衣服有的穿就行不要那麼講究,我給孩子報線上課程,也被爸媽懟了,還說娃學習靠自覺,父母耗費太多精力去教導也沒用……”

帖子底下,許多寶媽紛紛附和自己也遇到同款長輩, 給孩子穿的是別人穿過的舊衣,用的是老一輩的方法帶娃,也不知道給孩子做啟蒙開發智力,還美其名曰“你就是這麼被我帶大的”。

有個寶媽評論道:“我兒子小時候我公婆帶的比較多,我婆婆也是這樣教育我兒子的,導致我兒子性格很怯懦,遇到熟人不敢開口說話,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導他了。”

父母越將就,教出來的孩子越不“講究”

看到這裡,孟媽感到一陣唏噓,都說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上,往往揹負著童年的影子,孩子從小接收到的環境、教育方式、行為習慣等,都可能會影響到ta未來三觀的建立、見識的增長,甚至會左右ta未來人生的選擇。

就像武志紅老師在著作《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裡所寫的那樣:“小時候受的苦,長大後又會受到。而且,只能受一次是理想的狀況,我們一生都在重複著同樣的痛苦,也就是說陷入被同樣的心理模型左右的輪迴中的可能性更高。”

第2則

對孩子童年的不講究,極有可能導致他未來人生的將就。同樣作為一位母親,在育兒觀念上,我更願意給孩子一個講究的童年。何為講究?即富養

在上一代很多人的觀念中,窮養孩子,這樣孩子的意志力才會更堅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會適得其反。

父母越將就,教出來的孩子越不“講究”

知乎上看過一個話題“男孩被窮養長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其中有個高贊回答我印象深刻:

“小時候,窮養不過是別人晚餐燉排骨,自己吃饅頭,這並不能影響我快樂。長大後,遇到自己喜歡卻條件比自己好太多的女孩時,那種自卑才是發自內心的。”

窮養長大的孩子,性格上多少會有些自卑、不自信,而這樣的性格缺陷,極有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

早年看《歡樂頌》的時候,我就極為心疼劇裡的樊勝美,這個女孩堅強獨立但又自卑敏感,她的原生家庭並不好,父親腦溢血變成植物人,哥哥是個不學無術的混球,而樊勝美的媽媽又重男輕女,從小就優待兒子薄待她,給她的教育方式也是 :“你是女孩,你要多讓著點你哥”。

父母越將就,教出來的孩子越不“講究”

成年之後的樊勝美,走出了那個如沼澤般的家庭,卻依然擺脫不了這個家庭的桎梏。她在上海打拼多年,卻身無分文,大部分的積蓄都拿來填補家裡的無底洞,她一心想要找個有錢人,所遇到的人卻鮮有真心,好不容易碰到個真心待她的王柏川,卻又不懂得珍惜,只想從他身上榨取利益。

樊勝美的悲劇在她的性格上,也在她的原生家庭上,可以說,是她的原生家庭(或者說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親手把她推向了深淵,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

窮養養出來的孩子,一生可能都遊離和掙扎在這樣的環境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治癒著童年的不幸。而富養養出來的孩子,也許正用著童年的幸來治癒著往後人生遇到的種種磨難和坎坷。

父母越將就,教出來的孩子越不“講究”

第3則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富養,從他童年的不將就開始。那麼如何富養呢?在孟媽看來,富養應該“富”在這四個方面:

富身:父母教導孩子,往往會告誡他們勤儉為美,雖說出發點是好的,但有些家長在教導方式上卻出了偏差,比如在家庭條件充裕的情況下,把提高孩子生活品質的錢省下,這樣的做法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要知道,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是衡量生命愉悅的尺度!

富心:貪得者身富而心貧,僅有身富是不夠的,還要心富。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降臨人間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關鍵取決於父母如何去書寫這張紙,“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告誡過我們,孩子生活的環境和父母的教導都會影響他的心性,所以,要想孩子心富,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生活環境才是關鍵!

富行:明朝書畫家董其昌在《畫旨》裡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書中雖有黃金屋,但一個人的見識,還得行過萬里山河方能開闊明朗。

富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父母的陪伴與呵護,在愛裡溫暖長大的孩子,即便日後遭遇生活的刁難,也不會輕易崩潰自憐自嘆。

第4則

“身是立世之基,心是立世之本,行是立世之矛,愛是立世之盾”,每個家長都想要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優秀獨立的人,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就更少不了這四個方面的培養。而要做到這四個方面的富養,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重給他創造一個講究的童年,把那些“長輩式帶娃”的糟粕都踢走,踢走孩子將就的童年,迎接講究的未來。

童年是每個孩子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時間段,父母的教育、生活環境等對孩子的性格、三觀塑造起著關鍵作用,而童年講究富養,孩子的未來才能明朗開闊。不過,富養孩子,不單單體現在單純的“富”字上,更應該側重如何養。

拿我自己來說,“富身”就是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孟子從小體寒,所以在穿衣保暖上我從不苛刻,儘量挑選既好看又舒適的童裝。

“富心”就是要從小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雖然我和孟子他爸平常工作很忙,但我們沒有忽視掉對孟子的教育

“富行” 是富在行動上,多帶孟子看看大千世界,但行走的過程中我也會注意勞逸結合,出門前隨身準備童車

“富愛”是多給予孟子一些愛和陪伴,日常再忙也要抽空陪他,當然愛不僅僅是體現在言語上,還有細節裡,比如給孟子挑選雙合腳的襪子,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心理治療師薩提亞說:“孩子不是教出來的,是養出來的”,父母在帶孩子過程中,不要刻意去追求如何養好孩子,而應該注重如何養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和愛護,也少不了這些將愛融入生活質量上的東西陪伴。

“富養”孩子不只是說說而已,更要讓孩子在童年的時候便學會不將就,這樣他的未來才能更講究。在三月春暖花開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