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交社保,是繳費越高越划算,還是交的越低越划算?為什麼?

職說社保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專業答疑

結論:職工社保繳費成本都和待遇都比居民社保高,關鍵看你尋找的繳費標準和繳費體系

1 個人繳納社保,如果收入比較高,那可以參加本地職工社保,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費用全部自己承擔,由於沒有企業掛靠參保,所以沒有企業承擔大部分保費,繳費成本高。但是整體的待遇上,醫保和養老積累都會比居民社保好很多,職工社保一般是在職人群和靈活就業人士參保。

2 如果收入一般,可以選擇城鄉居民社保,繳費成本低,而且都有財政補貼大部分,比如醫保部分三分之二是享受政府補貼的,個人每年繳費250元以上就可以享受居民醫保報銷。屬於按年繳費,自願原則。繳費成本和壓力都比較低,但是待遇上總體比職工社保差些。

3 無論是選擇繳納職工社保還是居民社保,個人繳費越高,意味著個人養老金賬戶積累越高,同時居民養老保險的補貼也高,職工社保的基礎養老金領取也越高。如果從醫保角度看,職工醫保有個人年限積累,可以享受終身免費醫保,而且報銷比例高,這點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比較低,沒有終身免費醫保待遇,交一年保一年,不交不保。

綜上:無論是職工社保還是居民社保,都鼓勵的是多繳多得,少交少的額基本原則,繳費越多自然待遇越高


路人蟻


個人自費繳納社保。繳費越高和越低都不划算!但是,最划算的是這種情況!

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工商戶參保,需要自己獨自繳納養老保險的統籌部分和個人部分兩塊費用,統籌佔12%,個人佔8%(由於地區不同,這兩部分的比例可能存在細微的差別,但是,統籌部分多,個人部分少是一致的),並且要最少繳納15年才能有資格領取養老金。

無論繳納多少年的保險,繳費高的和繳費低的這些人員,如果不能活得很久,都是不划算的。

繳費越高,說明你的個人賬戶存儲額越高,基礎養老金也會越高,那麼,將來的養老金也就越高。但是,你所負擔的統籌部分的費用當然也會很高,而這部分資金是不屬於自己的,是所有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必須繳納的、用於調劑養老金高低平衡的、有槓桿作用的基金。當出現意外情況時,例如,在繳費中途突然有一天人沒有了,或者是在退休之後沒有幾年,人就一下子不存在了,雖然個人賬戶存儲額可以繼承,但是,統籌部分資金卻不可以繼承,即使你的個人部分有一些利息和基金運營收益,但是,和不能繼承的那部分資金比起來,那有可能真的是虧大了。

繳費越低的,也是不划算的。雖然在出現上述意外情況時,統籌部分因少繳而少吃虧,但是,畢竟還是要吃虧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呢?我認為,這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保證自己在退休之後要有能力活得很久,並且,越久越划算!因為,時間越久,領取的養老金才能保證足夠的多,而且,到了70歲之後還會有額外的收入:分年齡段發放高齡補貼,歲數越高,補貼越多。

總而言之,個人繳費無論高低,只有活得越久,才有可能越划算!

(個人觀點,僅作參考,謝謝閱讀!)


中小學教育者


是否划算是相對的。從不同角度看,結論不同。高繳費也好,低繳費也好,都是既有利又有弊。甘蔗沒有兩頭甜,怎樣繳費更划算,就要看你自己怎麼權衡了。

與用人單位參保人不同,靈活就業個人交社保,沒有單位承擔統籌費用,全部費用都要自己交,貌似高繳費不划算。但青青認為,如果抓大放小,看最終獲得多少養老金,晚年是否更有保障看,還是繳費高划算。

前提是你屬於有經濟條件,交得起,不和他人攀比的的朋友。如果沒有經濟條件,連按低標準繳費都困難,就沒有權衡的必要了,量力而行就好。

一、高繳費的利與弊

1、利:多得養老金

如果你想多領養老金,總的來說,高繳費更划算,養老金的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有經濟能力的朋友,最好儘量按高標準繳費。畢竟將來領的養老金多,且可以終身領取。和其他投資比,把錢投到養老保險的高繳費上回報更豐厚,更划算。

2、弊:養老金殺富濟貧使高繳費者吃些虧

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總的結果來說高繳費更划算。養老金由三部分組成,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1)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退休年齡所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

相對而言,這裡面只有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絕對公平的。在青青看來,基礎性養老金更利於低繳費者,過渡性養老金更有利於高繳費者。

(2)基礎性養老金

如果看基礎性養老金部分,高繳費或許有些吃虧。

首先因為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基礎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1+個人歷年繳費指數均值)÷2×繳費年限×1%

所以只要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大於1,加上當地的社平工資,除以2的時候,就會吃坒虧。有點數學基礎的朋友對此應該不難理解。

大多數地區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最低是0.6,少數地區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指數在從0.4~0.6過度,全國所有地區養老保險的最高繳費指數都是3。

所以和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平均(1)求和平均後,結果就成了0.7~2。

凡是繳費指數低於1的,就佔了點兒便宜;凡是繳費指數高於1的,就吃了些虧;凡事繳費指數正好是1的,既沒吃虧也沒佔便宜。

這就是養老保險的共濟互助功能,有的朋友戲稱之為“殺富濟貧”。因此對照低繳費,從投入和產出的性價比來看,高繳費不大划算。

(3)過渡性養老金

如果你是中人,還會涉及到過渡性養老金,不過這部分對高繳費者更有利。原因就是這部分繳費指數工資不會被平均,所以對指數高的有利。

基礎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全國是統一的,過渡性養老金不是。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比較複雜,各地有各地的計算辦法,而且視同繳費指數從1.0~1.4不等。但道理上和基礎性養老金不同,指數化繳費工資高者多得。

青青之所以沒有把它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看成是同等的公平,是因為這部分錢是由統籌基金支付的,所以指數化繳費工資高的,佔了統籌基金的便宜。不像個人賬戶養老金,是你個人多年來繳費金額的積累,羊毛出在羊身上。

二、低繳費的利與弊

1、利:養老金殺富濟貧的功能利於低繳費者

正是基於如上所述原因,低消費的利與弊和高消費的利與弊正好是相反的。

前面已經詳細說明了,只要你的繳費基數低於1,就能佔統籌基金的一些便宜,獲得社保統籌的殺富濟貧的好處。不再贅述。

因此如果你在意低繳費和高繳費進行性價比的對比,或者經濟條件不好,交不起,那麼按低標準繳費划算。

2、弊:將來養老金水平低,晚年保障也就低

養老金的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繳費標準低的朋友,儘管局部佔了些便宜,總的來說養老金水平低。很難為自己的晚年積累更有力的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是從最終獲得養老金多少的絕對金額看,繳費高划算,多繳多得。

如果對比高繳費和低繳費,從養老金的投入和產出比看,繳費低划算,因為基礎養老金部分可以佔一些社會統籌基金的便宜。

而過渡性養老金雖然有利於高繳費者,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朋友不能享受。所以沒有那麼強烈的普適性。

青青的建議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儘量高繳費,將來退休養老金高更划算。真的不必和別人攀比,從某種角度講,別人怎麼交,拿多少養老金,和你沒有根本關係。最要緊的是多繳多得,繳費高,晚年更有保障,比吃點虧重要。你說呢?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社保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方便及時查看更多同類文章。願天下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一、社保繳費越高越好

一般來講,在經濟條件允許下,社保繳費越多日後獲益越大。如果繳費基數高、繳納年限長,那麼累計繳納的就越多,這樣你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也越多。

退休後,你具體能拿到多少金額的養老金,可用下面公式進行推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你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它的低限為0.6,高限為3。

所以,要想退休後養老金比別人高一些,你就要儘量提高繳費基數、延長繳費年限。

養老金的領取是沒有限期規定的,也就是說,壽命越長,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到時即便你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已經用完,依然可以繼續領取。而且,你的養老金還會逐年增長,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對照進行調整。

二、不存在繳費越低越划算這一說法

養老金的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從2016年以後國家已經取消了最低養老金標準的兜底政策,所以繳費時間越長,繳費標準越高越划算。

對普通人而言,有保障肯定比沒保障要好得多!人到晚年的時候,有基本的醫保報銷待遇,有一份養老金收入,既能讓自己安心,也減輕子女負擔。老有所養,老有所醫,何嘗不好呢?

雖然每年的社保基數在上漲,對於沒有固定工作的人來說,會有一點壓力,但從長遠打算來看,交多交少最後都能落在自己頭上。所以,很多自由職業者、家庭主婦等人群,在沒有穩定的企業給他們繳納社保的情況下,往往會自己去交一份社保。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承擔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費用,參加職工可以繳納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退休時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自己繳納社保由於所有費用都由自己承擔,相應的負擔會比較大。為了適當減輕負擔,國家推出了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政策,對於就業困難人員允許他們申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會給予個人負擔繳費部分的一定補貼。補貼的標準由各地自行確定,例如上海市是50%,海南省是66%,北京市高達70%。

這裡說一下什麼是就業困難人員。一般指4050的大齡就業人員(女性40歲以後,男性50歲以後)、重度殘疾人、低保家庭中的勞動力、零就業家庭等等。甚至一年內沒有就業的大學生,都在補貼範圍之內。

還有一點提醒大家:在臨退休前5年,選擇繼續繳納社保是非常划算的。因為臨退休5年也可以享受社保補貼待遇,有的補貼高達70%,相當於自己只用承擔繳費金額的30%,就可以享受到100%繳費的待遇。所以說,別輕易放棄最後5年的社保繳納,不要想著“繳滿15年就行了”。

總得來說,社保繳納最划算的情形是多繳、長繳,然後保養好身體,越長壽領得越多。具體到個人應該交多少,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並且注意好繳納時點。


鮮康


人們總是想知道繳納社保劃不划算,但想回答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過不管怎樣,個人繳納社保最好還是跟自己的收入相匹配,這樣繳納社保才是正常的。

個人繳納社保究竟劃不划算?我們看一看投入產出。

我們以一年為基礎,假設20年後退休,投入產出會是怎樣的呢?未來無法預測,我們看20年前吧。

20年前的社保繳費

青島市社會平均工資1997年是586元,那麼1998年的社平繳費基數就是每月586元。

如果我們假設按照100%的社平繳費基數繳費,按照個人繳費比例20%計算,每月個人只需要繳納117.2元,全年繳納1406.4元。

當時社保個人賬戶的記賬比例是11%,也就是全年進入個人賬戶只有154.7元。

如果我們是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投入的錢數會更少,只需要843.84元,進入個人賬戶92.82元。

注意,這是一年的費用。2018年青島市最低繳費基數繳納靈活就業人員保險是每月繳納637元,一年7644元,進入個人賬戶3057.4元。所以,我們社保繳費變化還是非常大的。

20年後退休的待遇

養老保險待遇的基本原則還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只要多繳費一年就能夠多領取一年的待遇。如果1998年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在2018年退休養老金會增加多少呢?

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2017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5309元每月。也就是說,1998年繳納的60%基數社保一年,退休時基礎養老金可以增加每月42.4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這個計算就比較複雜。

1998年繳納個人賬戶92.82元,但是當時的每年記賬利率非常低,一般只有2%~3%左右。一般是當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16年開始,才開始有國家統一公佈記賬利率,記賬利率提升到了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假設相應的個人賬戶記賬金額實現了翻倍,達到了200元。

如果是60歲退休,記賬月數是139個月,個人賬戶餘額200元的情況下,每月只能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1.44元。

所以,繳費這一年養老金增加的待遇大約是每月44元左右。

養老金的增加

不要忘記退休後我們的養老金也是每年增加的。根據山東省2019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養老金調整會分為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定額調整,每人每月50元,按繳費年限掛鉤分別增加1.5~3.5元,按養老金比例調整增加1.7%。平均起來一年繳費年限也能增加4~5元吧。


因此,2019年會因為1998年多繳了一年60%基數的社保,每月多拿養老金48~49元,一年576~588元。

1998年當年只付出了843.84元,以後的收入每年就高達五六百元。而且隨著年齡越大,收入會越來越高。你說划算不划算?


暖心人社


個人繳納社保,繳費基數選擇與自身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最好。

養老金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說,交費基數越高,交費年限越長,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越多。社保的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比如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交費基數為3000-15000元。

如果有工作單位,以城鎮職工身份繳納社保,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有工作單位繳納社保更划算,因為社保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個人只需承擔一小部分。比如養老保險用人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而且個人承擔了8%,進入個人賬戶。

很多企業一般都按最低基數繳納,按最低基數交納,自己交納的少,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也少;如果根據高基數繳費,繳納的多,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也多。

如果沒有工作單位,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保,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繳費基數。

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保,社保費用完全由個人承擔,大部分會進入統籌賬戶,所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保不划算。

從回報率來說,以城鎮職工身份繳納社保比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回報率更高。

因此,個人繳納社保,繳費年限越長越好,繳費基數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決定,如果經濟實力允許,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小可職場日記


我的理解,劃不划算說的是性價比,具體到社保來說就是收入和支出的比率問題。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對個人繳費的人來說繳費檔次越低越划算。理由如下:

一、養老保險組成。養老保險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基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增發養老金。一般人只有前面兩項,我們就只說基礎養老保險和個人賬戶部分。

二、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是:上年社會平均工資x(1+平均繳費指數)/2x繳費年限x1%,公式中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由退休前一年當地省市的社會平均工資決定,所以個人沒法決定。繳費年限假定是固定的。你問的繳費檔次就是平均繳費指數,注意公式中養老金的計算指數是自己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個平均值,假如按照最低檔60%繳費,(1+0.6)/2=0.8,本來自己交的是0.6的基數,拿到的確是0.8,這是不是佔了統籌賬戶的便宜,多了20個百分點呢。如果交的是最高300%,即3倍,則(1+3)/2=2,交的是3,拿到的是2,肯定是虧了,給統籌賬戶做貢獻了。如果是按照100%繳費,則不賠不賺。國家這樣設計,我覺得還是有一種平衡養老金的作用在裡面。

三、個人賬戶部分。個人繳納社保的比例是20%,其中8%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除以計發月數就是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部分。也就是說,這個賬戶裡面的錢是自己交的錢的一部分,所以多少都是自己的,不存在賠賺的問題。

四、延長繳費年限。從基礎養老金公式可以發現,如果在總金額一定的情況下,降低繳費比例,拉長繳費年限會比提高繳費檔次縮短繳費年限更划算,因為多交一年就多一個百分點。


素黎姐姐


在個人能負擔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高一些比較好。當然,不管交多交少,活得長才越划算。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個人交社保,是繳費越高越划算,還是交得越低越划算?為什麼呢?

養老金多繳多得,多得多漲

我們的社保中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養老金是多繳多得,多得多漲。

你選擇的繳費低,負擔就輕一些,但是以後的養老金待遇就比較低,每年上漲金額也就比較少。

你選擇的繳費高,負擔就重一些,但是以後的養老金待遇就比較高,每年上漲金額也就比較多。

因為養老金實行的是掛鉤調整,與養老金基數和繳費年限等條件掛鉤,養老金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可以漲得越多。

我們可以來算一筆賬,同樣是交費15年,一個按照60%的最低檔次繳費,一個按照100%檔次繳費,養老金能高出多少錢呢?

這裡我們就可以利用人社部推出的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裡面有一個養老金測算的功能。

假設現在的平均工資是5000元,未來每年當地平均工資漲幅5%,個人賬戶記賬利率7%,那按照60%的檔次繳費,15年後養老金是1979元。



按照100%的檔次繳費,養老金是2778元,養老金可以多出大約800元左右。

可見,這個養老金差距還是挺多的,以後每年養老金上漲也會要比60%繳費漲得多。

所以在你個人經濟條件能夠承擔社保繳費的情況下,還是要儘量選擇高一點的繳費檔次,讓自己的養老金以後更高一些。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如果有單位,肯定是繳費越高越划算,如果是個人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費,那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檔位,划算不划算都是相對的。

首先你要明白,影響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向暖心人社表示謝意,借張圖)。

從這個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你可以看到,當你選擇的繳費指數高於1時,起到的效果打折;當你的繳費指數低於1時,減少的基礎養老金也打折。 從這個角度講,養老保險繳費係數低的時候,效果也降低,肯定是交錢越少越划算。

例如:一個靈活就業人員,選擇養老保險金的繳費指數為0.4,那麼根據公式,他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0.7×繳費年限×1%。與選擇100%繳費指數相比,雖然每月繳費少60%,但是基礎養老金僅少30%。

但是退休金划算不划算的帳不是這麼算的。這主要是因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養老保險倡導交錢越多,享受待遇越高,交錢多,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自然就多,這是毋庸置疑的,不能光想著划算不划算,還要考慮夠養老金花不夠花。雖然選擇最低繳費基數交的要佔一些便宜,但是退休時也拿著最低的退休金,養老金不夠花這是很大的問題。

二、國家的養老保險退休金最大的福利就是每年都給漲工資,這個工資是按比例漲的,退休時候退休金越高,漲得越多,越佔便宜。這就比如你退休時候每月2000退休金,另外一個人3000退休金,如果當年都漲5%的工資,你實際每月漲了100,而人家漲了150,工資低的人當然吃虧。當然,我就是舉個簡單的例子,實際漲工資有基礎部分,有年限部分,還有養老金提高部分,算起來更復雜。

國家的養老保險還是很划算的,如果有富裕錢,還是選擇交一份適合自己的,能承受的起的養老保險,讓將來自己退休後你能擁有一份保障。


七葉一支花


先說下我們公司是怎麼做的吧。

我們是一家業內知名的諮詢公司,地點在北京,成立快20年了,從一開始,社保繳費都是不足額的。2006年以前,大家基本都是按照5000元/月的社保繳費基數,2010年以後有些同事漲到8000的基數,去年開始,公司工資最高的人也只是按照10000元/月的基數繳納社保,也就是說現在公司所有人的社保繳納基數都是5000-10000之間的整數,每次看到財務那裡的工資表,感覺看好奇葩啊:)

那麼大家實際收入是多少呢?高級合夥人年入100萬起,高的接近300萬,合夥人則普遍50-100萬之間,普通同事30-50萬之間,行政後勤大概12-20萬。如果嚴格按照實際收入繳納社保的話,公司每年增加的運營成本將是無法想象的,由於我們實行的是合夥人制,員工個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辦?所以,只能通過一些特殊辦法,比如搞一些關聯交易、降低社保基數、通過第三方平臺發放福利等方式來實現,因此上面提到的繳納社保基數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現在查得越來越嚴,將來估計要想其他辦法,才能更合理避稅。

其次,公司同事普遍都贊同這種做法。

有人說,你們公司這麼做,將來員工退休之後的收入會少很多啊。說實話,這點其實是大家最不擔心的,一方面未來的事情有很多不可預測性,大家退休之後能領取多少的養老金,能領多久,根本沒有底。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還是希望能在退休之前就儘量賺足養老的錢,至於社保,能有基本保障,不餓死自己就可以了,所以我們也會根據統計部門公佈的平均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等信息做適當調整,保證大家繳費基數不會落後太多。

另外,我們這樣會少交很多的個人所得稅,比如我們大多數同事按照8000的基數繳納個稅,按照現在的減免政策和起徵點,一個月大概只繳納不到60元的個稅,但如果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僅僅個稅一項,平均一個月都要繳納大概1500左右,等於這每月1500元個就被白白拿走了,現在好比提前發給你養老金了,試問有誰不願意呢?(有人講,你這個是不是涉嫌偷稅漏稅啊,說真的,我認為是,但是,周邊很多公司都是這樣的,而且有些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也是如此,從這方面講,我們的稅收制度還有財務公開都還是任重道遠啊)

最後,說說繳費基數低的弊端

除了將來退休之後養老金領的少之外,最大的弊端有這麼幾條:

一是收入證明可能有麻煩。如果只是出個證明蓋章,那沒問題,要銀行流水也沒問題,但如果讓你調取社保記錄來證明自己的收入,那就沒轍了。

二是跳槽的時候可能不利。有很多公司,尤其是外企,會對你原來的收入進行調查,如果社保是真實繳納的,很好辦,如果不是,那就很費事。

三是一旦出了事情,理賠也不方便。比如出了意外事故,造成誤工損失等後果,法律上要求對方賠償的話,是需要提供收入證據的,以前工資條就可以,未來如果按照社保來,那豈不是虧大了,當然這種概率很小,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所以啊,這其實是一筆糊塗賬,誰也說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