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閱讀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最好辦法,甚至是整個學段的根本,也是一個人未來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石。同時,很孩子、家長也發現,成績好的孩子,優秀的孩子往往都特別喜歡閱讀。

那讀什麼書好呢?我們時時能看到各種推薦書目。

比如推薦給初中生的: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這些都是好書,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好的書就一定要全部讀完嗎?未必。家長不妨自問:“推薦書目中的這些書,您自己都讀過了嗎?這些書您自己是不是每一本都興致勃勃地讀完了呢?每一本您是否都真的明白要義呢?”我們不妨也想一想自己讀書的經歷和感受,以此推及孩子讀書,設身處地,想一想,孩子該讀些什麼書,怎麼讀書吧。

還是不要太為難孩子了,有些書是真的不必讀的。

1、堅決擯棄讀盡天下書的想法。

要知道,書是讀不盡的,讀盡也無用。

以前讀過美學家、教育家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其中,有一些觀點深以為然,分享給自己愛讀書或者深知閱讀的重要性重視孩子閱讀的家長,也分享給選擇讀書路上的所有人。首先就是,“書是讀不盡的,就算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須慎加選擇。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放棄讀盡天下書的想法,儘可能選擇適合的書,儘可能選擇在有限的時間講更多有價值的書精讀,深入書中,讀懂要義,讀懂精神,才是最要緊的。

2、為難自己,為難孩子的書不讀。

自己確實不喜歡,真的讀不進去的書就不要讀了。孩子不是偷懶,而是真的特別不喜歡,也的確讀不進去的書,也不要強迫孩子讀了。在這個知識大爆炸,各路神仙都可以出書的年代,書真的很多,自己確實不感興趣的就算了,不要為難自己,也不要為難孩子。

對於書,精準選擇,讀自己樂意讀的書。再不濟,最起碼能讀進去的書。

比如,四大名著真的是不必要求每一個孩子都讀的,或者退一步說,不必要求低齡孩子們讀。

我自認算是讀書多的人,到現在為止,讀書依然是我的一大愛好,每天不讀點書覺得不舒服。然而對於《水滸傳》,我始終提不起興趣來,讀精彩的片段可以,讀整本,就真的是難為我了。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太難的書,強迫自己硬讀也讀不進去的,還是考慮放過自己放過孩子的好。

比如,上文給初中生的推薦書目中的《道德經》、《莊子》,推薦者的本意是好的,瞭解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然而,讀一點作為一個瞭解是不錯的,若要整本閱讀,難度太大。

讀書就像摘桃子,不用伸手就能夠到的,沒滋味,沒意思,讓人興趣索然;跳一跳能夠著的,往往是人最想得到的;而跳一跳也夠不著的,搭著梯子夠也頗為難的,人往往容易放棄。讀書時,太難的,人會先去探索,然而當探索也成為一件痛苦的事,人首先厭惡的是讀書這件事。

3、揠苗助長的書不讀。

什麼年齡幹什麼事。孩子讀的書,一定要適合年齡段,適合孩子的認知水平。有很多書確實很好,但也確實不適合某些年齡段的孩子讀。

比如,學齡前的孩子,適合讀一些繪本,甚至是聽家長讀一些繪本,如果硬性要求讀懂《西遊記》就有些過分了。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讀一些簡單的文學作品是很合適的,但要求必須讀懂《詩經》,就真的太難了。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所以,孩子讀書這件事,我們要有平和的心態,不揠苗助長,超出孩子的認知範圍的書,就還是先放一放,總有一天,孩子自己會去讀的。

4、精簡版的、書不讀。

當前流行一種書:精簡版。很多大部頭的書,在當前快節奏的生活中,確實讓人望而生畏。於是,精簡版的書應運而生。然而,這些書,看似精簡,看似省事,卻丟掉了一本書的靈魂,即使讀了,也會味同嚼蠟。

曹公的《紅樓夢》,妙就妙在精細化描寫,若丟掉這些描寫,只留下大的故事框架,還不如不要讀。

5、沒有營養的書不讀。

當前,有很多快餐式的書籍。此類書,沒有什麼營養,僅供消磨時光而已。真正的讀書人的時光多麼寶貴,沒有什麼時光可以拿來消磨。

這是個營銷無處不在的時代,文化領域更是如此。有些所謂作者,瞄準了大眾沒有時間去看一些經典著作,也沒有時間去欣賞一篇優美的散文,於是集中精力分析當今的熱點,迎合大眾快餐文化的需求,寫一些所謂乾貨文或者是正能量雞湯文來緩解大眾對真正知識的渴望。

有很多流行的書籍正是如此,泛娛樂文化隨處充斥,有價值的思想到沒有多少可以拿來學習。這類書,還是早早遠離的好,以免浪費時間。

今天,我們讀那些書?

1、不強迫,讀我們感興趣的書。

讀書這件事一定要有讀的興趣,否則,便讀得索然無味。更有甚至,習慣於強迫式的閱讀以後,一旦不需要應付考試等強制性方式,便再也不會讀書了。然而,安靜閱讀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啊。

這樣,失掉了多少生活的樂趣啊,失掉了多少學習提高的機會啊。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讀書是要有興趣的。一個朋友,本科讀漢語言文學專業,外國文學是他們的專業課,但她一直不喜歡外國文學,當年應付考試就已經讓她焦頭爛額了,但中國文學,不管是古典文學還是現當代文學,她都學的很輕鬆很愉快。她總覺得讀完一本書,往往還沒記住主人公名字呢。其實本質在於文化差異,文化代溝,我們的文化心理往往很不容易理解外國文學中的精神內涵。讀大學的時候,考試逼著她瞭解了很多外國文學的知識,考試成績也相當不錯,但越是逼著瞭解的東西,她越是反感,直到現在,她還是很難對外國文學產生興趣,也不讀外國文學作品。

一個朋友的孩子,高考語文考了130+。若論是否喜好閱讀,答案是絕對的:喜歡。但有一點,他很喜歡古典文學,尤其喜歡蘇軾的作品,不喜歡中國現當代文學。他甚至有過相對偏激的想法:中國當代文學已經死掉了。然而這並不影響他有很深的文學積澱,也不影響他快樂的學習語文,更不影響他愉快的考高分。

所以,閱讀這件事,一定要關注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多引導,少強迫。

2、讀經典的書,讀有價值的書,而不是隻讓自己愉快的書。

經典的書,經過時間的沉澱,歷史的考驗,吸收了大量值得學習的精神和方法,往往更能能撼動閱讀者的心靈,更能引發閱讀者的思考。

也有一些書,其價值可能僅僅在於讓人愉悅,讓人開心。

讓人心情愉悅是沒有錯的,我們也需要這些書讓我們生活更愉快。然而,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還是儘可能把有限的時間用來讓自己成長吧。尤其是孩子讀書,青春的時間多麼寶貴啊,還是讀一些更有價值的書吧。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喜歡詩歌的人,與其花無數時間讀各類詩集,還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來得實在。

喜歡哲學的人,與其讀各種分析談論哲學的書,還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更有效。

喜歡散文的人,與其讀各路號稱文學家的人的書,不如紮實讀一篇《故都的秋》來得紮實。

3、強迫一下自己還是能讀進去的書。

魯迅先生讀書有一種方法: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

有很多有價值的書,但是,種種原因導致我們或者孩子很難讀下去。對於這一類書,我們不妨稍稍強迫一下自己,有些書,看書去很不好讀,然而讀一段就會發現好處,就能品嚐出味道來。

有段時間喜歡歷史,想要讀《史記》。但一想此書的文言文就頭暈,後來硬著頭皮讀了一段,雖然要時時查《古漢語詞典》,雖然要時時搜索一下,但讀到深處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讀書的成就感。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4、不趕時髦,不追潮流,讀適合我們的書。

讀書這件事,是最沒必要追潮流的,經過時光打磨的書籍才更有味道。那些流行一時的書籍,還是留給需要打發時間,需要消磨時光的人吧。我們需要是適合我們的書,適合我們的年齡,適合我們的認知水平,適合我們的職業需求等等,讓我們的時光更值得去付出、能留下更多積澱的書。

四大名著必讀?不,家長再別為難孩子了,這些書真的不必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