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盛时的南掌王国

南掌王国又称澜沧王国,兰沧王国,越南早期史籍常称之为哀牢,黎圣宗(黎思诚,1442-1497,对明朝称黎灏)时渐以老挝代之。

南掌王国是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开国君主是法昂王。法昂于1316年出生于勐骚瓦(琅勃拉邦)。是当时勐骚瓦国王帕纳占蓬(坎丰)之孙,老龙部酋长召法皎(法芾)之子。其父召法皎因得罪其祖,携子流亡高棉国(柬埔寨)。法昂受高僧摩呵波沙曼多抚养,在高棉长大,长成后高棉王许配公主给他。

1340-1350年间,法昂率领高棉王给他的一万名士兵北上,沿途击败了占巴塞、甘蒙、川圹等地的王公。1352年,率众重返故国,并成功击败其祖,入主勐骚瓦,随后又打败兰纳王国(清迈)与国内老听部落(哈尼族)。1353年,其祖兵败自杀后,于同年在琅勃拉邦登基。国号南掌洪考,随后遣兵四出,统一了老挝地区。

1359年,他在因虔信南传佛教的王后(高棉公主)的请求下,由高棉引入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引进了当时东南亚先进的制度,按高棉王国的型式组织政府,训练军队。在随后的征战中军威大振,威服四周诸小邦。他后来与安南、暹逻都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

晚年,王后死后,他精神失常,行为暴虐。并违反众意,出兵盟友高棉,被众人放逐,由儿子桑森泰王(意为三十万泰人之王)继位。1393年死在暹逻孟南一带。

在桑森泰王和拉坎登王执政期间,是南掌王国的繁荣和发展时期。他们调查户籍,招揽人口,发展屯种,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小乘佛教也迅速传播,国内行政和社会组织也得到了调整。

维素腊王和波西提拉王当政时期,是澜沧王国再次繁荣和发展时期。尤其是文化、诗歌从此繁荣。


极盛时的南掌王国

极盛期的南掌王国


1695 年素丽亚旺萨王去世,其死亡之时,其长子因通奸罪被处死,次子于早前已流亡阿瑜陀耶(泰国当时国号)。素丽亚旺萨王未立储君便离开了人世。众大臣、王子王孙开始争夺南掌王位。繁荣昌盛的南掌王国被分裂为三个国家 :1707 年分裂为琅勃拉邦王国和万象王国两个王国,1713年从万象王国又分立了占巴塞王国。川圹侯也依附越南而处于半独立状态。

1778—1893年,三国都沦为暹罗(今泰国)属国。其中北部的琅勃拉邦王国还曾向清朝进贡并成为其藩属。

1893年,法国与暹罗签订《法暹条约》(《曼谷条约》),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

勐是南掌王国最基本的区划单位。南掌王国和多数东南亚小乘佛教国家一样,将全国的勐划分为三类:一是国王直接统治的京畿地区(直隶);二是国王派遣王室、亲信统治的亲藩,亲藩地区的长官都由国王任命和罢免。如塞塔提拉王迁都囊汉(万象)之后,任命其弟乌巴律为孟山王(琅勃拉邦)。塞塔提拉的祖父维苏那腊在称王前被任命为囊汉侯(万象侯);三是边疆地区世袭酋长的土司地区,如华潘省地区(越南史籍称为“盆蛮”)则由当地头人(琴氏)世代承袭,而川圹侯地也常处于半独立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