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好好
《秦婦吟》一首不受待見的優秀樂府詩
是的,知道《秦婦吟》的人很少,但是誰不知道《長恨歌》和《琵琶行》呢?
從知名度這個角度來說,在當下,的確沒有人不知《長恨歌》和《琵琶行》,但很少人知道《秦婦吟》。
但是如果放到唐朝當時,《秦婦吟》的名氣絕對不亞於《長恨歌》和《琵琶行》。
當時大家把寫這首詩的作者韋莊,稱作“秦婦吟秀才”,這首詩中的句子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偏遠地區敦煌,也有它的傳抄本,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而且《秦婦吟》和《木蘭辭》《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三絕”。
對於一首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都極高的詩,《秦婦吟》的這種遭遇是不公的。
我們先看看《秦婦吟》是一首怎樣的詩,才能知道為什麼它在各個朝代都不受待見。
《秦婦吟》,再現千年前戰爭人間地獄的真實畫卷
公元880年,已經45歲的書生韋莊,又信心滿滿的來到長安,可是運氣太差,不但沒有參加成科考,還趕上了黃巢的起義軍攻佔了長安。
書生韋莊被困在長安城,有機會親眼看見世界第一大繁華都市長安,如何在戰亂之中變成了人間地獄。
兩年後,僥倖逃脫災難的書生韋莊,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黃巢起義攻佔長安期間的那一幅最真實的人間大災難場面。
戰爭來了,誰也逃不了的災難。
有被擄作賊婦的東鄰妻子,這是個剛剛結婚的新娘。有不願被玷汙而被殺的西鄰少女;有與家人一同投井的南鄰新娘;還有被活活在樑上被燒死的北鄰少婦。
不光有這些慘遭橫禍的人,還有苟活下來,在長安城生活了兩年的人們,他們親眼看見了叛軍黃巢軍隊用人肉做軍糧是殘忍,也感受了官軍和叛軍一樣的燒殺搶掠。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由於韋莊高超的描寫技巧,這首詩就像一部電影大片一樣,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真實震撼的戰爭災難畫面。
《秦婦吟》不受待見的原因
韋莊當時寫了這首詩後 ,因為真實,當時廣為流傳。
可是詭異的是,韋莊後來很不喜歡自己的這首詩流傳。他在晚年給自己的作品編集子的時候,沒有收入這首詩,不想讓這首詩流傳。
以至於經歷千年之後,這首詩已經失傳了。
為什麼會這樣,現代人已經沒有辦法知道了。但是後人有這樣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秦婦吟》中的這個秦婦,被叛軍擄去,和叛軍過了幾年,後來成了後蜀的大王王建的夫人,而韋莊後來也到了後蜀,做了高官,所以很忌諱這首暗含暴露自己長官隱私的這首詩。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首詩裡,諷刺了當時唐朝的官軍,這些人後來成了韋莊的同事,韋莊就不喜歡這首對自己同事不利的詩了。
一千年後,這首詩在敦煌文卷中被發現,但是仍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原因是詩中的農民起義者黃巢,是一個用人肉當軍糧的惡魔。這個不符合人們的普世價值。
這就是《秦婦吟》不能廣泛流傳的原因。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人為不讓它流傳,但是掩埋一千年,還是埋不住,我想,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到它,喜歡它的。
煙花三月09
《秦婦吟》是晚唐詩人韋莊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篇幅要比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都要長,達到了1666字之多。
但論名氣,《秦婦吟》卻比白居易的這兩首詩差得太遠了。
不是說《秦婦吟》寫得不好,相反它的藝術手法和感染效果都極為出色,足以成為流傳千古的佳作。
那是什麼原因使得《秦婦吟》的命運變得如此坎坷呢?
千年之後重見天日,那是一段屈辱的歷史
這首詩在後世不太出名,是因為最遲在宋代就已經失傳了,宋初有人曾經引用過其中的部分詩句,但全詩後來並沒有流傳下去。
說來也是傳奇,近代以來,西方列強不僅在軍事、經濟上侵略中國,更是對中國悠久的文明非常著迷,想盡辦法收購文物。
而敦煌莫高窟的發現更是讓西方考古學者異常興奮,以極低的價格從當時守窟的道士手中買走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寫著《秦婦吟》全詩的卷軸。
在中國失傳了近千年的時間,才再次從西方傳入中國,《秦婦吟》這首詩歌的全貌終於被中國人所窺見。
而在此之前,僅僅在典籍中知道韋莊有這樣一首詩歌,也能見到零星的散句,但這首詩歌具體如何並沒有人知曉。
從這個時間我們能發現一些問題。
韋莊是晚唐時期的詩人,《秦婦吟》創作於公元883年,唐朝亡於907年,宋朝建立是在960年。
也就是說,這首詩歌在創作之後的約一百年時間裡便已經失傳了,而這一段時間正好主要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群雄割據,戰亂頻仍,政權更迭非常迅速。戰亂的年代裡,人命都不值錢,誰還管得上文學、藝術等等。
那麼,這一段時間裡《秦婦吟》的失傳其實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可宋代之後,為何也沒有太多人提及這首詩歌呢?要知道韋莊並不是一個沒有名氣的作者。
這就和這首詩歌的內容有關了。
詩歌本身感染力太強,超出了讀者的接受心理
《秦婦吟》被稱為人間地獄,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它講述了唐末黃巢起義時整個社會的慘狀,用了非常直觀的筆觸,將那一種淒厲直陳在讀者面前。
我們來看其中在民間流傳的兩句詩:
內府燒成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這是一種非常悽慘的景象,大有白骨撐天的架勢,讀來都有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但是,當這首詩的全貌被發現之後,就會發現,原來這樣的句子在整首詩中比比皆是:
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舞伎歌姬盡暗捐,嬰兒稚女皆生棄。……夜臥千重劍戟圍,朝餐一味人肝膾……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東南斷絕無糧道,溝壑漸平人漸少。六軍門外倚殭屍,七架營中填餓殍……這些文字,每一句都不比“天街踏盡公卿骨”來得更為輕鬆,可謂是一字一血,使人心怖。
如果說這種人間慘劇會令身處其間的人感覺麻木,從而死去倒也罷了,就像魯迅曾經所言:
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但最為煎熬的就是,在這樣一個朝不保夕的慘淡社會里,人們還經常被灌輸著希望,但這微弱的希望又被瞬間無情踏碎。
而這也是《秦婦吟》為什麼如此讓人難以接受的原因所在。
一朝五鼓人驚起,叫嘯喧呼如竊語。夜來探馬入皇城,昨日官軍收赤水……兇徒馬上暗吞聲,女伴閨中潛生喜。皆言冤憤此時銷,必謂妖徒今日死。逡巡走馬傳聲急,又道官軍全陣入……沉沉數日無消息,必謂軍前已銜璧。簸旗掉劍卻來歸,又道官軍悉敗績……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大起大落更為煎熬?
人心惶惶之中,突然聽聞官軍收復失地,擊敗了賊軍,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戰役,但對處於喪亂之下的人們也是莫大的安慰。人們都強迫自己相信,那些給自己帶來災難的賊子們終於要遭到報應了。
振奮人心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到來,收復失地的喜悅還未過去,又聽說官軍乘勝追擊的消息。
在此之後雖然就已經沒有再聽說戰報,但想必官軍應該大破賊軍了才對。人們又一次麻痺自己,幻想著勝利之後的喜悅。
然而,等到的卻是丟盔棄甲的官軍,希望再一次破滅。
這種對於人心期望而後又喪滅的描寫,讓整首詩歌給人的感覺變得異常堵心,使得《秦婦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
對於古人來說,就是像《竇娥冤》那樣的悲劇故事也必須要加一個平反昭雪的喜人結局,讓飽經苦難的人心得到最終的撫慰。
那麼,秦婦吟的這種直觀的描述,無疑突破了時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與深沉的哀思。
並且這樣悽慘的描繪,也直指統治階級的痛楚,令其羞憤交加。
在《資治通鑑》中記載著一個故事:
黃巢被剿滅之後,皇帝審問那些在戰亂中因被擄掠而從賊的姬妾,怒斥其家世受國恩,為何從賊。
其中為首的女子對答:
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一席話令一眾公卿大臣無言以對,最後只能將其全部處死。
所以,統治階級對韋莊施以壓力,使得他不得不四處收回《秦婦吟》抄本,並最終也沒有被收錄進其詩集之內。
這才有了全詩時隔千年,才在敦煌莫高窟中重見天日的坎坷經歷。
韋莊不在詩歌盛世,其名氣和詩歌技巧也遠不如白居易
但不得不承認,《秦婦吟》不如《長恨歌》、《琵琶行》知名,和兩種作品的作者有關。
韋莊的名氣終究還是不及白居易的。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詩歌“高峰”,被稱為“三元”。指的是盛唐、中唐時期的開元、元和時期,以及宋朝的元祐時期。
開元盛世下的詩人如李杜等人,自然是光芒萬丈,元祐時期的詩人就是蘇軾等文豪活動的時期。
而中唐時期的元和,就是白居易、韓愈等人掀起對詩文革新的時期。
這三個階段的詩歌成就是非常高的,前後古今都鮮有時代可以與之相比。更何況晚唐詩歌自然帶有一種衰頹之氣,在唐朝詩歌鮮有優質作品。
在這種背景下,韋莊《秦婦吟》在敘事手法與藝術特色上,其實距離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還是有些不足的,甚至較明末清初吳偉業《圓圓曲》也略顯粗糙。
並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白居易的敘事詩是比較貼近民間的。
這種貼近不僅僅在於語言風格上,更在於敘事技巧和選題上。
比如《琵琶行》所講述的故事就是一位琵琶女的經歷,後半部分的內容也是根據其經歷來進行共鳴,但整個故事有一種“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覺,每個人都可能體會到失意的滋味;
而《長恨歌》更是如此,其講述的本來就是讓人津津樂道的愛情傳奇,尤其還是皇帝與貴妃的故事,在民間的傳播力本身就很大,然後又給這個故事安排了一個神仙的傳說成分,有一個足以撫慰人心的結局,自然在民間就極受歡迎。
所以,“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這種現象的出現就不足為奇了。
與白居易對比,韋莊的《秦婦吟》在莊重程度上不如老杜的沉鬱,在敘事給人的觀感上有太多血腥、黑暗,令人揪心,無論在民間與廟堂,其實都是不受歡迎的存在。
其名氣不顯,甚至失傳後幾無人問津,和此有絕大關係。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第一,這首詩失傳了一千多年,20世紀初才在敦煌藏經洞發現,得以重現天日,到今天才流傳了一百多年,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
第二,這首詩寫出來之後,名噪一時,不久即被封殺,作者韋莊諱莫如深,並未將此詩編入他的詩集。也就是說,從他銷匿此詩之後就再沒有人讀過。
第三,這首詩篇幅巨長且過於暗黑。通篇白描晚唐時期人間地獄的社會景象。抒情感嘆半點沒有,內容實在不討喜。
第四,長篇敘事詩無人能和白居易相提並論,白每寫完一首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太婆聽,只要老太婆聽不懂就改,哪裡不懂改哪裡,老太婆聽煩了都能背誦。這境界韋莊還達不到。
詩魔獨孤求踹
韋莊的《秦婦吟》長度遠遠超過了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同樣是敘事詩,為什麼前者的影響力趕不上後者?不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白居易的語言駕馭能力高於韋莊
《秦婦吟》以寫實的筆法借逃難婦人之口講述了黃巢起義時的社會亂象,更多的是敘事,語言樸實;《長恨歌》《琵琶行》敘事是鋪墊,重點在抒情,烘托意境,語言華美,感情飽滿,可以說是聲情並茂,易引起共鳴。
2.白居易的影響力超過韋莊
白居易與韋莊生活不在同一時期,但白居易的影響力蓋過了韋莊。白居易從仕時間比較長,政績也比較突出,政治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在文學上,他與元稹一起發動了“古樂府”運動,詩歌成就特別高,成為晚唐代表詩人。韋莊生活在晚唐五代時期,晚年出仕,政治上搖擺;文學以詞見長,詩歌成就、影響遠遠不如白居易。
3.白居易的詩歌內容秒殺韋莊
《長恨歌》描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描寫得美侖美奐,描寫帝王的詩歌在當時社會上很少,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秦婦吟》描寫的是農民起義,在封建社會是十分忌諱的,韋莊從政之後就十分忌諱提到《秦婦吟》,沒有把《秦婦吟》收入自己的文集《浣花集》,以致長期失傳。
4.白居易生當其時而韋莊生不逢時
白居易雖然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大唐氣象的餘威還在,從唐玄宗李隆基起,大唐文學之風盛行,人們對吟誦詩歌的熱情空前高漲,一些詩歌佳作在民間廣泛流傳,特別是白居易的語言通俗,廣為流傳。韋莊生活在晚唐時期,社會動盪不安,人們生活顛沛流離,那還有心讀詩。
丁小的時空
為什麼韋莊的《秦婦吟》不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與《琵琶行》。這三首詩體裁別無二致,都是敘事長詩,就像太陽和月亮它們雖同在一個系中,太陽普照大地,光焰萬丈,無與倫比。而月亮只有夜間照亮大地,其光朦朧,不可與陽光相比。所以,韋莊的《秦婦吟》與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相比,就如同月亮與太陽之比。《長恨歌》中的許多名句流傳千古,像“天生麗質”,“後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琵琶行”也是妙語連珠,像“千呼萬喚使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盤”,“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都是傳頌千古的佳句,而反觀韋莊的《秦婦吟》,則沒有一句傳頌千古的名句,這也是《長恨歌》《琵琶行》的過人之處。
清流澎湃
首先是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秦婦吟》失傳已久,所幸在敦煌石窟中收藏的經卷中有抄錄,但是如果是在敦煌經卷中有抄錄也未必會有機會得以見天日,在中國文物大量失竊的年這記錄《秦婦吟》的經卷也被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帶往了歐洲,但也使得這首詩重見天日,1923年王國維邀請伯希和抄寫《秦婦吟》的副本寄回中國,這首詩才真正回到了大眾視野。
雖然秦婦吟剛寫就的時候是相當的出名,韋莊因此被呼為“秦婦吟秀才”與白居易曾被稱為“長恨歌主”兩人齊名,甚至有人將其與《木蘭辭》《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三絕”。可見這詩的影響力。但是畢竟詩中有描寫詩中有對於唐朝官兵部分的不作為,甚至於有誇讚到黃巢在江南時百姓反而過得更好。
韋莊自己也意識到這首詩如果流傳或許對於他的後代或許會有滅頂之災,於是他晚年寫的《家誡》中禁止家人傳播《秦婦吟》,他的弟弟弟韋藹給他編定《浣花集》的時候按照他的囑咐也沒有收錄。就這樣導致《秦婦吟》漸漸失傳一直到民國時期。
題主所問的三篇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通過第三人稱視角描寫女性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的,比如《長恨歌》中的女主還有如曹植《洛神賦》中的女主眾人皆知所以可以更容易的流傳。《琵琶行》更多的是通過琵琶女來描述白居易自己當時的落魄,相較之下《秦婦吟》所反映的時代問題揭露的更深刻,對於歷史的展現更生動,我個人認為是勝於《琵琶行》的。
那為何《秦婦吟》不知名,但是其實一個作品的流傳需要比如其他名人的誇耀來起到傳播作用,失傳已久當然是無人傳播的最主要原因,但其實對於一個作品推廣力更大的是傳播的書籍,而現在對於作品傳播力度最大的書籍便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中小學課本,在我的記憶中並沒有出現《秦婦吟》,但是有《琵琶行》,比如《愛蓮說》《陋室銘》和《桃花源記》都其實是藉著中小學課本出名的。
為什麼《秦婦吟》沒有收錄,我想還是在教科書選擇上白居易是比韋莊更適合的人,白居易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和官位都比韋莊高,而白居易學過很多反映社會問題的文章,比如白居易的另一首《賣炭翁》也收錄在了課本中。而韋莊作為花間派的代表,是黃紅柳綠,男女之間的情事的代表,可能也是導致《秦婦吟》沒有收錄的原因。這或許就是際遇吧!
注:我個人沒有上過高中和大學,我上的是中專如果高中和大學課本中有我是不知的,莫怪,還有如果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中也莫怪,可能改版了。
赤野離騷
詩歌要能廣泛、長久流傳,討人喜歡,那就是它本身的抒情、敘事兩大功能發揮作用。長恨歌敘了帝王跟美女的愛情故事,並且整首詩音律很悅耳。揚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死了以後全憑長恨歌的描寫去想象這位貴妃到底有多美,所有讀過長恨歌的人都從詩歌對她的描寫領略到她的無以倫比的美,是什麼樣的美色讓漢皇思傾國;詩中說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如此傳神的描寫,讀者馬上就會想起一個非常美好的形象:巧笑倩號,美目盼號。全詩用了很多音律美妙的句子來刻劃一個傾城、傾國的絕色女子與帝王之間不朽的愛情故事。愛她到什麼程度呢,“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恨不也是刻骨銘心的愛嗎!這首詩影響大、流傳廣是因為它描寫了一個感天動地的、帝王的愛情故事。
說到琵琶行,大家都知道白居易不旦詩歌寫得好,通音律,特別有感於他對琵琶女彈琵琶時那種技藝精確的描寫。還有他了解了琵琶女的處境後,說自己: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住房四周雜草從生,一年四季聽不到絲竹聲,於是就有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的詩除了抒情,敘事,而且音樂性、藝朮性很強,很有感染力,讀過的人無不為他的才華傾倒。這是他的詩被人喜愛流傳廣泛的原因。我的理解不到位,請諸君原諒。
九姐九妹245
琵琶行寫的太好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猶抱琵琶半遮面等等,這都千古絕句了。
長恨歌是楊貴妃唐明皇的故事比較出名,而且文筆也挺好。
秦婦吟文采相比略差,私以為這也是差點失傳的原因,而不是因為沒流傳而不為人知,要真有幾個別有憂愁暗恨生之類的名句也就不差知名度了,嗯嗯醬紫
愛你已是終點
《琵琶行》我們讀書的時候就學過的,所以非常的熟悉。《長恨歌》、《琵琶行》都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敘事詩。白居易在寫《長恨歌》的時候,距離唐玄宗、楊貴妃愛情結束已經過去了51年。白居易《長恨歌》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身在皇家的唐玄宗,本不應該有愛情,可是面對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羞花之美,多情的玄宗“後宮粉黛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可是玄宗不理朝政,整天沉迷於“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以至於“雲裳一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在玄宗逃難途中,因六軍不發,楊貴妃香消玉殞於馬嵬坡,玄宗思妃之苦:“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夕殿銀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玄宗為了能見見愛妃之魂魄,請來道士歷盡艱辛在海上仙山上招到楊貴妃,“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楊貴妃回想當年與唐玄宗“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可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讀來悽美難忘,只能悲哉、嘆矣!
《琵琶行》描寫的是白居易謫居潯陽城,送客於潯陽江頭,忽聞水上琵琶聲後,被悠美的琵琶聲所打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絲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後琵琶女自述自己淒涼的身世而感動於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決定為琵琶女賦詩琵琶行而感動於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同是天涯之淪落人,又何必要相識呢?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不安,何處是歸途?
《秦婦吟》是唐未五代詩人韋莊創作的敘事詩,此詩借一位逃難的婦女之口描述了唐未黃巢起義時社會的混亂,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
一葉孤帆行萬舟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秦婦吟》之前沒能在民間流傳下來,要不是敦煌石窟裡有,近代被發現,我們也不會讀到它。
沒有原本,自然談不上知名度,即使人們都知道它與《長恨歌》齊名,不見內容,那也沒啥意義。
如果至今沒發現它,那很多人還是不知道的,幾乎都會忽略它與《長恨歌》齊名,這樣的說法。
再者,論內容,它和《長恨歌》、《琵琶行》不一樣。
《長恨歌》寫的是李隆基和楊貴妃兩個人的愛情悲劇,這是愛情敘事詩。
《琵琶行》寫的是琵琶歌女的不幸遭遇,寫的是一個人及身邊的人不幸。
《秦婦吟》雖然是通過一個婦人的經歷來寫,卻寫的是比較出名的歷史事件,黃巢起義時的所見所聞,燒殺搶掠等等都有寫。
對比一下內容,《長恨歌》和《琵琶行》這樣比較簡單的愛情悲劇和個人的不幸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容易為人所知。
《秦婦吟》裡的戰亂,人們只有身處戰亂,才能真切感知,沒有戰亂的時候,只會欣賞愛情悲劇和個人的不幸,這比較貼合大多數的人經歷。
所以,即便是《秦婦吟》能在民間流傳,它也不會有《長恨歌》和《琵琶行》一樣的知名度。
不過,從歷史價值來說,《秦婦吟》是絕對超過《長恨歌》和《琵琶行》的,因為它讓後人從多個角度瞭解到了黃巢起義時,社會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