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长篇叙事诗,为何感觉《秦妇吟》知名度远低于《长恨歌》《琵琶行》?

龙江好好


《秦妇吟》一首不受待见的优秀乐府诗

是的,知道《秦妇吟》的人很少,但是谁不知道《长恨歌》和《琵琶行》呢?

从知名度这个角度来说,在当下,的确没有人不知《长恨歌》和《琵琶行》,但很少人知道《秦妇吟》。

但是如果放到唐朝当时,《秦妇吟》的名气绝对不亚于《长恨歌》和《琵琶行》。

当时大家把写这首诗的作者韦庄,称作“秦妇吟秀才”,这首诗中的句子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偏远地区敦煌,也有它的传抄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而且《秦妇吟》和《木兰辞》《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三绝”。

对于一首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极高的诗,《秦妇吟》的这种遭遇是不公的。

我们先看看《秦妇吟》是一首怎样的诗,才能知道为什么它在各个朝代都不受待见。

《秦妇吟》,再现千年前战争人间地狱的真实画卷

公元880年,已经45岁的书生韦庄,又信心满满的来到长安,可是运气太差,不但没有参加成科考,还赶上了黄巢的起义军攻占了长安。

书生韦庄被困在长安城,有机会亲眼看见世界第一大繁华都市长安,如何在战乱之中变成了人间地狱。

两年后,侥幸逃脱灾难的书生韦庄,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黄巢起义攻占长安期间的那一幅最真实的人间大灾难场面。

战争来了,谁也逃不了的灾难。

有被掳作贼妇的东邻妻子,这是个刚刚结婚的新娘。有不愿被玷污而被杀的西邻少女;有与家人一同投井的南邻新娘;还有被活活在梁上被烧死的北邻少妇。

不光有这些惨遭横祸的人,还有苟活下来,在长安城生活了两年的人们,他们亲眼看见了叛军黄巢军队用人肉做军粮是残忍,也感受了官军和叛军一样的烧杀抢掠。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由于韦庄高超的描写技巧,这首诗就像一部电影大片一样,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实震撼的战争灾难画面。

《秦妇吟》不受待见的原因

韦庄当时写了这首诗后 ,因为真实,当时广为流传。

可是诡异的是,韦庄后来很不喜欢自己的这首诗流传。他在晚年给自己的作品编集子的时候,没有收入这首诗,不想让这首诗流传。

以至于经历千年之后,这首诗已经失传了。

为什么会这样,现代人已经没有办法知道了。但是后人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秦妇吟》中的这个秦妇,被叛军掳去,和叛军过了几年,后来成了后蜀的大王王建的夫人,而韦庄后来也到了后蜀,做了高官,所以很忌讳这首暗含暴露自己长官隐私的这首诗。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首诗里,讽刺了当时唐朝的官军,这些人后来成了韦庄的同事,韦庄就不喜欢这首对自己同事不利的诗了。

一千年后,这首诗在敦煌文卷中被发现,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原因是诗中的农民起义者黄巢,是一个用人肉当军粮的恶魔。这个不符合人们的普世价值。

这就是《秦妇吟》不能广泛流传的原因。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人为不让它流传,但是掩埋一千年,还是埋不住,我想,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到它,喜欢它的。


烟花三月09


《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篇幅要比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都要长,达到了1666字之多。

但论名气,《秦妇吟》却比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差得太远了。

不是说《秦妇吟》写得不好,相反它的艺术手法和感染效果都极为出色,足以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那是什么原因使得《秦妇吟》的命运变得如此坎坷呢?

千年之后重见天日,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这首诗在后世不太出名,是因为最迟在宋代就已经失传了,宋初有人曾经引用过其中的部分诗句,但全诗后来并没有流传下去。

说来也是传奇,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仅在军事、经济上侵略中国,更是对中国悠久的文明非常着迷,想尽办法收购文物。

而敦煌莫高窟的发现更是让西方考古学者异常兴奋,以极低的价格从当时守窟的道士手中买走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写着《秦妇吟》全诗的卷轴。

在中国失传了近千年的时间,才再次从西方传入中国,《秦妇吟》这首诗歌的全貌终于被中国人所窥见。

而在此之前,仅仅在典籍中知道韦庄有这样一首诗歌,也能见到零星的散句,但这首诗歌具体如何并没有人知晓。

从这个时间我们能发现一些问题。

韦庄是晚唐时期的诗人,《秦妇吟》创作于公元883年,唐朝亡于907年,宋朝建立是在960年。

也就是说,这首诗歌在创作之后的约一百年时间里便已经失传了,而这一段时间正好主要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非常迅速。战乱的年代里,人命都不值钱,谁还管得上文学、艺术等等。

那么,这一段时间里《秦妇吟》的失传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可宋代之后,为何也没有太多人提及这首诗歌呢?要知道韦庄并不是一个没有名气的作者。

这就和这首诗歌的内容有关了。

诗歌本身感染力太强,超出了读者的接受心理

《秦妇吟》被称为人间地狱,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讲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整个社会的惨状,用了非常直观的笔触,将那一种凄厉直陈在读者面前。

我们来看其中在民间流传的两句诗:

内府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是一种非常凄惨的景象,大有白骨撑天的架势,读来都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但是,当这首诗的全貌被发现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这样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比比皆是: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这些文字,每一句都不比“天街踏尽公卿骨”来得更为轻松,可谓是一字一血,使人心怖。

如果说这种人间惨剧会令身处其间的人感觉麻木,从而死去倒也罢了,就像鲁迅曾经所言:

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但最为煎熬的就是,在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惨淡社会里,人们还经常被灌输着希望,但这微弱的希望又被瞬间无情踏碎。

而这也是《秦妇吟》为什么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原因所在。

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呼如窃语。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大起大落更为煎熬?

人心惶惶之中,突然听闻官军收复失地,击败了贼军,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战役,但对处于丧乱之下的人们也是莫大的安慰。人们都强迫自己相信,那些给自己带来灾难的贼子们终于要遭到报应了。

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到来,收复失地的喜悦还未过去,又听说官军乘胜追击的消息。

在此之后虽然就已经没有再听说战报,但想必官军应该大破贼军了才对。人们又一次麻痹自己,幻想着胜利之后的喜悦。

然而,等到的却是丢盔弃甲的官军,希望再一次破灭。

这种对于人心期望而后又丧灭的描写,让整首诗歌给人的感觉变得异常堵心,使得《秦妇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对于古人来说,就是像《窦娥冤》那样的悲剧故事也必须要加一个平反昭雪的喜人结局,让饱经苦难的人心得到最终的抚慰。

那么,秦妇吟的这种直观的描述,无疑突破了时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与深沉的哀思。

并且这样凄惨的描绘,也直指统治阶级的痛楚,令其羞愤交加。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着一个故事:

黄巢被剿灭之后,皇帝审问那些在战乱中因被掳掠而从贼的姬妾,怒斥其家世受国恩,为何从贼。

其中为首的女子对答:

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

一席话令一众公卿大臣无言以对,最后只能将其全部处死。

所以,统治阶级对韦庄施以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四处收回《秦妇吟》抄本,并最终也没有被收录进其诗集之内。

这才有了全诗时隔千年,才在敦煌莫高窟中重见天日的坎坷经历。

韦庄不在诗歌盛世,其名气和诗歌技巧也远不如白居易

但不得不承认,《秦妇吟》不如《长恨歌》、《琵琶行》知名,和两种作品的作者有关。

韦庄的名气终究还是不及白居易的。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诗歌“高峰”,被称为“三元”。指的是盛唐、中唐时期的开元、元和时期,以及宋朝的元祐时期。

开元盛世下的诗人如李杜等人,自然是光芒万丈,元祐时期的诗人就是苏轼等文豪活动的时期。

而中唐时期的元和,就是白居易、韩愈等人掀起对诗文革新的时期。

这三个阶段的诗歌成就是非常高的,前后古今都鲜有时代可以与之相比。更何况晚唐诗歌自然带有一种衰颓之气,在唐朝诗歌鲜有优质作品。

在这种背景下,韦庄《秦妇吟》在叙事手法与艺术特色上,其实距离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还是有些不足的,甚至较明末清初吴伟业《圆圆曲》也略显粗糙。

并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白居易的叙事诗是比较贴近民间的。

这种贴近不仅仅在于语言风格上,更在于叙事技巧和选题上。

比如《琵琶行》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位琵琶女的经历,后半部分的内容也是根据其经历来进行共鸣,但整个故事有一种“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觉,每个人都可能体会到失意的滋味;

而《长恨歌》更是如此,其讲述的本来就是让人津津乐道的爱情传奇,尤其还是皇帝与贵妃的故事,在民间的传播力本身就很大,然后又给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神仙的传说成分,有一个足以抚慰人心的结局,自然在民间就极受欢迎。

所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与白居易对比,韦庄的《秦妇吟》在庄重程度上不如老杜的沉郁,在叙事给人的观感上有太多血腥、黑暗,令人揪心,无论在民间与庙堂,其实都是不受欢迎的存在。

其名气不显,甚至失传后几无人问津,和此有绝大关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第一,这首诗失传了一千多年,20世纪初才在敦煌藏经洞发现,得以重现天日,到今天才流传了一百多年,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

第二,这首诗写出来之后,名噪一时,不久即被封杀,作者韦庄讳莫如深,并未将此诗编入他的诗集。也就是说,从他销匿此诗之后就再没有人读过。

第三,这首诗篇幅巨长且过于暗黑。通篇白描晚唐时期人间地狱的社会景象。抒情感叹半点没有,内容实在不讨喜。

第四,长篇叙事诗无人能和白居易相提并论,白每写完一首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婆听,只要老太婆听不懂就改,哪里不懂改哪里,老太婆听烦了都能背诵。这境界韦庄还达不到。


诗魔独孤求踹


韦庄的《秦妇吟》长度远远超过了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同样是叙事诗,为什么前者的影响力赶不上后者?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白居易的语言驾驭能力高于韦庄

《秦妇吟》以写实的笔法借逃难妇人之口讲述了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更多的是叙事,语言朴实;《长恨歌》《琵琶行》叙事是铺垫,重点在抒情,烘托意境,语言华美,感情饱满,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易引起共鸣。

2.白居易的影响力超过韦庄

白居易与韦庄生活不在同一时期,但白居易的影响力盖过了韦庄。白居易从仕时间比较长,政绩也比较突出,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文学上,他与元稹一起发动了“古乐府”运动,诗歌成就特别高,成为晚唐代表诗人。韦庄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晚年出仕,政治上摇摆;文学以词见长,诗歌成就、影响远远不如白居易。

3.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秒杀韦庄

《长恨歌》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描写得美仑美奂,描写帝王的诗歌在当时社会上很少,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秦妇吟》描写的是农民起义,在封建社会是十分忌讳的,韦庄从政之后就十分忌讳提到《秦妇吟》,没有把《秦妇吟》收入自己的文集《浣花集》,以致长期失传。

4.白居易生当其时而韦庄生不逢时

白居易虽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大唐气象的余威还在,从唐玄宗李隆基起,大唐文学之风盛行,人们对吟诵诗歌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些诗歌佳作在民间广泛流传,特别是白居易的语言通俗,广为流传。韦庄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颠沛流离,那还有心读诗。


丁小的时空


为什么韦庄的《秦妇吟》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这三首诗体裁别无二致,都是叙事长诗,就像太阳和月亮它们虽同在一个系中,太阳普照大地,光焰万丈,无与伦比。而月亮只有夜间照亮大地,其光朦胧,不可与阳光相比。所以,韦庄的《秦妇吟》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相比,就如同月亮与太阳之比。《长恨歌》中的许多名句流传千古,像“天生丽质”,“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琵琶行”也是妙语连珠,像“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是传颂千古的佳句,而反观韦庄的《秦妇吟》,则没有一句传颂千古的名句,这也是《长恨歌》《琵琶行》的过人之处。


清流澎湃


首先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秦妇吟》失传已久,所幸在敦煌石窟中收藏的经卷中有抄录,但是如果是在敦煌经卷中有抄录也未必会有机会得以见天日,在中国文物大量失窃的年这记录《秦妇吟》的经卷也被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带往了欧洲,但也使得这首诗重见天日,1923年王国维邀请伯希和抄写《秦妇吟》的副本寄回中国,这首诗才真正回到了大众视野。

虽然秦妇吟刚写就的时候是相当的出名,韦庄因此被呼为“秦妇吟秀才”与白居易曾被称为“长恨歌主”两人齐名,甚至有人将其与《木兰辞》《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三绝”。可见这诗的影响力。但是毕竟诗中有描写诗中有对于唐朝官兵部分的不作为,甚至于有夸赞到黄巢在江南时百姓反而过得更好。

韦庄自己也意识到这首诗如果流传或许对于他的后代或许会有灭顶之灾,于是他晚年写的《家诫》中禁止家人传播《秦妇吟》,他的弟弟弟韦蔼给他编定《浣花集》的时候按照他的嘱咐也没有收录。就这样导致《秦妇吟》渐渐失传一直到民国时期。

题主所问的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第三人称视角描写女性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的,比如《长恨歌》中的女主还有如曹植《洛神赋》中的女主众人皆知所以可以更容易的流传。《琵琶行》更多的是通过琵琶女来描述白居易自己当时的落魄,相较之下《秦妇吟》所反映的时代问题揭露的更深刻,对于历史的展现更生动,我个人认为是胜于《琵琶行》的。

那为何《秦妇吟》不知名,但是其实一个作品的流传需要比如其他名人的夸耀来起到传播作用,失传已久当然是无人传播的最主要原因,但其实对于一个作品推广力更大的是传播的书籍,而现在对于作品传播力度最大的书籍便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课本,在我的记忆中并没有出现《秦妇吟》,但是有《琵琶行》,比如《爱莲说》《陋室铭》和《桃花源记》都其实是借着中小学课本出名的。

为什么《秦妇吟》没有收录,我想还是在教科书选择上白居易是比韦庄更适合的人,白居易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和官位都比韦庄高,而白居易学过很多反映社会问题的文章,比如白居易的另一首《卖炭翁》也收录在了课本中。而韦庄作为花间派的代表,是黄红柳绿,男女之间的情事的代表,可能也是导致《秦妇吟》没有收录的原因。这或许就是际遇吧!

注:我个人没有上过高中和大学,我上的是中专如果高中和大学课本中有我是不知的,莫怪,还有如果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也莫怪,可能改版了。


赤野离骚


诗歌要能广泛、长久流传,讨人喜欢,那就是它本身的抒情、叙事两大功能发挥作用。长恨歌叙了帝王跟美女的爱情故事,并且整首诗音律很悦耳。扬贵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死了以后全凭长恨歌的描写去想象这位贵妃到底有多美,所有读过长恨歌的人都从诗歌对她的描写领略到她的无以倫比的美,是什么样的美色让汉皇思倾国;诗中说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如此传神的描写,读者马上就会想起一个非常美好的形象:巧笑倩号,美目盼号。全诗用了很多音律美妙的句子来刻划一个倾城、倾国的绝色女子与帝王之间不朽的爱情故事。爱她到什么程度呢,“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恨不也是刻骨铭心的爱吗!这首诗影响大、流传广是因为它描写了一个感天动地的、帝王的爱情故事。

说到琵琶行,大家都知道白居易不旦诗歌写得好,通音律,特别有感于他对琵琶女弹琵琶时那种技艺精确的描写。还有他了解了琵琶女的处境后,说自己: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住房四周杂草从生,一年四季听不到丝竹声,于是就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的诗除了抒情,叙事,而且音乐性、艺朮性很强,很有感染力,读过的人无不为他的才华倾倒。这是他的诗被人喜爱流传广泛的原因。我的理解不到位,请诸君原谅。


九姐九妹245


琵琶行写的太好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等,这都千古绝句了。

长恨歌是杨贵妃唐明皇的故事比较出名,而且文笔也挺好。

秦妇吟文采相比略差,私以为这也是差点失传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没流传而不为人知,要真有几个别有忧愁暗恨生之类的名句也就不差知名度了,嗯嗯酱紫


爱你已是终点


《琵琶行》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学过的,所以非常的熟悉。《长恨歌》、《琵琶行》都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叙事诗。白居易在写《长恨歌》的时候,距离唐玄宗、杨贵妃爱情结束已经过去了51年。白居易《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身在皇家的唐玄宗,本不应该有爱情,可是面对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羞花之美,多情的玄宗“后宫粉黛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是玄宗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以至于“云裳一袭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在玄宗逃难途中,因六军不发,杨贵妃香消玉殒于马嵬坡,玄宗思妃之苦:“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夕殿银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玄宗为了能见见爱妃之魂魄,请来道士历尽艰辛在海上仙山上招到杨贵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回想当年与唐玄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读来凄美难忘,只能悲哉、叹矣!

《琵琶行》描写的是白居易谪居浔阳城,送客于浔阳江头,忽闻水上琵琶声后,被悠美的琵琶声所打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后琵琶女自述自己凄凉的身世而感动于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决定为琵琶女赋诗琵琶行而感动于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同是天涯之沦落人,又何必要相识呢?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不安,何处是归途?

《秦妇吟》是唐未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叙事诗,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未黄巢起义时社会的混乱,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一叶孤帆行万舟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妇吟》之前没能在民间流传下来,要不是敦煌石窟里有,近代被发现,我们也不会读到它。

没有原本,自然谈不上知名度,即使人们都知道它与《长恨歌》齐名,不见内容,那也没啥意义。

如果至今没发现它,那很多人还是不知道的,几乎都会忽略它与《长恨歌》齐名,这样的说法。

再者,论内容,它和《长恨歌》、《琵琶行》不一样。

《长恨歌》写的是李隆基和杨贵妃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这是爱情叙事诗。

《琵琶行》写的是琵琶歌女的不幸遭遇,写的是一个人及身边的人不幸。

《秦妇吟》虽然是通过一个妇人的经历来写,却写的是比较出名的历史事件,黄巢起义时的所见所闻,烧杀抢掠等等都有写。

对比一下内容,《长恨歌》和《琵琶行》这样比较简单的爱情悲剧和个人的不幸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容易为人所知。

《秦妇吟》里的战乱,人们只有身处战乱,才能真切感知,没有战乱的时候,只会欣赏爱情悲剧和个人的不幸,这比较贴合大多数的人经历。

所以,即便是《秦妇吟》能在民间流传,它也不会有《长恨歌》和《琵琶行》一样的知名度。

不过,从历史价值来说,《秦妇吟》是绝对超过《长恨歌》和《琵琶行》的,因为它让后人从多个角度了解到了黄巢起义时,社会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