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兒童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校園霸凌近幾年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去年的電影《少年的你》,再次讓人們認識到校園霸凌對孩子造成的危害,也引起了家長的各種反思。

無論是高中、初中、小學甚至是幼兒園,都有學生受到欺凌的現象。

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要多,學習又都屬於封閉式管理。學生在一起相處,很容易滋生矛盾和衝突。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有些強勢的同學就仗著人多勢眾,對某一個同學進行言語和身體攻擊。

在他們看來,學校就是"法外之地",只要老師不知道,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

記得我上初中那年,隔壁班級一位同學在教室角落被幾個人圍著毆打,同學在一旁起鬨。沒過幾天,這位同學轉學了,沒有反擊,沒有報復,就默默選擇了逃避。

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凌,性格軟弱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告訴老師和家長,選擇將心事藏在心裡。

也有的孩子會直接告訴老師和父母,讓他們出面解決此事。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即使將欺凌事件告訴了老師,無法知曉緣由的老師也只能簡單地對霸凌的學生稍加批評,或是請家長。但是孩子的家長可定向著孩子,這件事很有可能變成"無頭冤案"。

當孩子回到家,哭著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被人欺負,父母的反應會如何呢?

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暴跳如雷,然後要找學生和他們父母理論,或者父母帶代替孩子打回去。

之前有人在網上做過一個投票: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到底能不能還手?投票最多的就是4個字:"必須還手!"

因為欺凌的定義是蓄意並反覆作出的挑釁行為,旨在令他人受傷或感到不適。往大了說就是故意傷害,如果是成年人,還手的話也屬於正當防衛。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但是孩子受到欺凌,很多家長也會考慮很多。如果家長沒有仔細瞭解事情的原委,帶著孩子打回去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代替孩子打回去,又會被人指責欺負小孩,雙方家長都會發生爭執打鬥。

讓孩子和平解決?感覺孩子受到了委屈,無處宣洩,家長也憋了一肚子的火氣。真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變本加厲"。

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這位家長的處理方式,被網友點贊。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案例:

小東今年上幼兒園,是個內向的小男孩,平時很少和別人說話,總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前段時間,小東的媽媽無意間發現孩子膝蓋上有一道小傷口,便詢問孩子原因。

小東說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媽媽也沒在放在心上。男孩子嘛,跑跑鬧鬧很正常。

之後的幾天,媽媽發現小東的衣服經沾滿了泥土,她感動很疑惑,孩子在學校很少參與活動,怎麼會沾上泥土呢?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媽媽選擇直接問孩子,小東低著頭不說話,眼淚一點點流出。媽媽覺得事有蹊蹺,再三追問之下才得知,原來班級上有幾個同學,覺得小東不愛說話,便經常欺負他。

媽媽也沒有質問小東有沒有還手,而是直接找孩子班上其他孩子詢問真實的情況。

當她錄下了十幾個證詞之後,直接找到小東的班主任,只是讓老師提供一下那幾個孩子家長的聯繫方式,然後約出來談一談。

在見面會上,媽媽也沒追究責任,只是將錄音放了一遍,然後又給那些家長看了小東的傷口。"我不是不講理的人,如果我把這些錄音發到網上,大家也能知道後果,我不想事情鬧大。但作為一個母親,我很生氣,希望在之後的日子裡面,我不希望孩子受到欺負。"

媽媽表現得很客氣,那些家長都有些不好意思,紛紛表示,回家一定教訓孩子。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這位媽媽也是才是採用的和平解決的方式,但是方法和效果卻是非常有效。

其實除了父母出面解決,這些方法也可以讓孩子離校園霸凌。

1.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校園欺凌幾乎都是以多欺少,如果孩子也"有人",對方也就不敢欺負孩子。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孩子交的朋友越多,別人也就不敢輕易地欺負他們,畢竟都有些"欺軟怕硬"。而且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在處理矛盾衝突的時候,也會更加遊刃有餘,有時候幾句話就能夠緩解衝突。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2. 與校長溝通

澳大利亞著名育兒專家,有著四十年幼教經驗的思朗博女士說"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遭受欺凌,找機構的負責人,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校長作為學校的負責人,如果家長將校園欺凌的事件公佈在網上,學校的聲譽也會受損。這個時候校長也就會親自出面解決此事,防止老師在中間"混淆視聽"。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校園是孩子快樂學習的地方,而不是充滿暴力的圍牆。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孩子才能夠健康地成長,面對陽光,勇敢堅強。

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小編有這樣一本書推薦給各位父母——《寶寶情商行為管理圖畫書》(共10冊),是一本關於兒童情緒管理性格培養的繪本故事書。尤其3~6歲情緒管理差的孩子有著針對性的教育,比如:壞脾氣、嫉妒、自卑、害羞等心理問題。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孩子在幼兒園遭欺凌,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表示沒想到

繪本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小故事,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故事中的道理,孩子還能從中獲得一些小常識,分別從

“培養自制力”、“勇敢嘗試”、“樹立自信心”等方面,讓孩子學會積極樂觀地看待問題。

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