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的鷹和韓愈的虎

一、

這首詩可能是為威廉·葛德文 William Godwin(1756-1836) 而作。葛飭文是雪菜夫人的父親,《政治的正義》的作者,英國政治評論家、小說家.空想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的先驅,對雪萊的影響頗探。

這首六行詩短小精悍,但卻充滿力量。鷹是雪萊很喜歡的意象。因為雪萊雖以浪漫主義著名詩人聞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雪萊在宗教和政治上是十分激進和革命的,馬克思評價“(他)本質上是一個革命家,他會永遠是革命先鋒隊的一員。”可想在社會中這樣一個人的生存,包括作品的發表,需要作者堅強不屈、無所畏懼的性格。這也正是詩人在雄鷹身上看到的性格。

內容上,前兩句描繪了雄鷹在煙霧繚繞群山中直衝向上,翱翔於空中的圖畫,充滿了力量的美感,不妨聯想現代電影中飛機從大霧中破雲而出的畫面。後兩句更給鷹這個形象鍍了層金,在早晨的光線中,鷹彷彿更加明亮,而且是一種榮耀的光亮,一朵不凡的雲朵。最後兩句昇華了這個形象,很顯然暗夜和暴風雨象徵黑暗勢力,這個勢力也很強大,像天幕一樣橫在眼前,但是鷹卻毫無恐懼,藐視一切,間接表達了對自己力量的自豪和信任,使得不管是鷹還是人都成了一種象徵。

寫作形式上此詩採用了西班牙六行詩的形式(Spanish Sestet),韻腳押a. a. b. c. c. b.,其中還運用頭韻加強語音上的力量感。


Mighty Eagle - Poem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Mighty eagle! thou that soarest

O'er the misty mountain forest,

And amid the light of morning

Like a cloud of glory hiest,

And when night descends defiest

The embattled tempests’ warning!

堅強的雄鷹

堅強的雄鷹!你高高飛翔

在雲霧瀰漫的山巔叢林之上,

披沐著晨曦瑙璨的光明,

象莊嚴的行雲,而當夜菇

降臨,你傲然不顧

壁壘森嚴的暴風雨在逼近!


雪萊的鷹和韓愈的虎

雄鷹


二、

韓愈這首詩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點不同尋常。韓愈是古文運動倡導者,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但是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文章的特點之一是“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或“鯁言無所忌”,也就是敢於講話,而且敢講真話。這也導致他政治上屢屢失意。

《猛虎行》本是樂府詩名,李白、張籍等都以此牌做過詩,李白所做與虎並無什麼關係,而張籍所做倒是與此詩有幾分相像。很明顯這首詩雖然以虎為題,寫的也是虎,但真正意指人,可作為一首訓誡詩,然而所訓誡對象並不清楚。第一部分寫了老虎如何兇猛,如何恃氣凌人,仗著自己的威風,任意行事,招致所有動物的不滿。第二部分寫了夥伴都離開了他,自己沒有了權威,反而被一些曾經看不起的小動物欺負,威嚴喪失殆盡。最後得出結論:沒有幫助,強如老虎且活不下去,更何況弱小的你呢?

從形式上看有點像一則寓言故事,而其中擬人化了的形象則很具有代表性,細讀有一種荒誕和滑稽成分,這也是韓愈作詩新奇的一種表現。比如吃不同的動物,貪得無厭描寫十分誇張,而把殺其子與饗其妃安這種人類的行為安在老虎身上又有些奇怪,當然可以理解這都是詩人表達的手段。


雪萊的鷹和韓愈的虎

韓愈


相和歌辭·猛虎行

韓愈

猛虎雖雲惡,亦各有匹儕。

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

身食黃熊父,子食赤豹麛。

擇肉於熊羆,肯視兔與狸。

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朝怒殺其子,暮還飧其妃。

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

狐鳴門四旁,烏鵲從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歸。

誰雲猛虎惡,中路正悲啼。

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

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為。

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

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

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