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人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对于睡眠,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困扰:

躺床上辗转半个小时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半夜刷手机不愿意睡;

睡眠中惊醒次数>2个小时;

睡眠时长<6小时;

早上闹钟响起叫醒的总是梦中的自己,而你的躯体却还“瘫”在床上;

......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如果你一直都处于上述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状态,那小编只能心疼的告诉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式的甜梦睡眠已成为你的“奢侈品”,而“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式的烦躁睡眠和“孤灯挑尽未成眠”式的彻夜不眠正像甩不掉的口香糖一样“纠缠”着你。

《2019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不同代际之间的睡眠状况各不相同,50后最快入睡,60最爱午休,70后最爱睡前看书,80后最爱失眠,90后睡的最晚,00后赖床最久,05和10后睡得最长。越是年轻睡眠越是紊乱,越是年长睡眠越有规律。

今年即将公布的《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表明,失眠群体在不断增加。2018年有24.9%的人群经常失眠,到2019年增加至36.1%,同比增长近45%。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分析的2019年不同年龄段睡眠障碍特点

如果你很认真地跟我说:“我是真的想好好睡个觉!”

呵呵,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是什么剥夺了你的睡眠?多数人中了熬夜的“毒”

首先我们来说说人类为什么要睡觉?

其实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被列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睡眠能够帮助人们调节激素的平衡、整理记忆并令其扎根脑中、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排出大脑中废弃物,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免疫力,远离疾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在生病期间往往会感到疲倦和困顿。

在这个“欠睡”时代,以上睡眠功能似乎不能完全被人们“应用”,心理(压力)、生理(体质、伴随的疾病)、环境(床垫、枕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家普遍存在睡不着、睡不好、不想睡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产安全。

曾经令外国人羡慕嫉妒恨的中国睡眠,为何现在出现了睡眠“危机”?

这背后的真相很扎心....

(搬个小板凳,自己对号入座)

1.睡不着人群

“跟了一个月的单子竟然打水漂了。”

“疫情期间还没有找到工作,明天又要还房贷了。”

70后和80后正处于“当打之年”,因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情绪紧张,心事重重以及气候和环境等导致入睡困难。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超过5成(55.4%)的中国公众认为工作压力对自己的睡眠造成了较大影响,而2019年却有52.5%的公众认为情绪困扰占主要原因。认为生活压力造成睡眠影响的人群从2018年的56.9%将至2019年的52.3%,同比下降8.08%。

2.睡不好人群

“昨晚做梦一直在写方案。”

“陪着孩子睡觉,每天晚上都害怕压着TA。”

“高考倒计时第321天,我要加油,不让父母失望!”

50后至05后的老年人、上班族(996)、学生、家庭主妇等人群都存在睡得晚、睡眠时间短、睡得浅的现象,多数因为身体疾病、工作和学习任务繁重、照顾家庭辛苦等因素所致。

3.不想睡人群

《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以00后、95后和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调査显示,69.3%的年轻人表示23:00过后才会睡觉,34.8%的年轻人入睡时间很长,半小时之内很难进入梦乡。此外,52.5%的年轻人贪恋夜晚,主动加入熬夜大军。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工作了一天,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xxx,下班后,一起‘吃鸡’呗?”

这些人睡前平均要玩手机50分钟,大多数人认为凌晨12点以后睡觉才算熬夜。

当华灯初上,他们的精彩“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吃宵夜、玩游戏、追剧、网络直播、淘宝购物、刷朋友圈......当然还有认为晚上工作效率高的加班党。

说实在,一味压缩睡眠时间来延长工作生活的长度,真的不如健健康康的你重要!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你欠睡眠的“债”迟早要还

长期睡眠不好会造成白天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进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陷入睡眠不足-工作效率差-加班-睡眠不足的恶性循环。

同时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免疫力下降,抑郁,情绪波动较大。

睡不好,对身体也会造成众多影响,如脊椎不适、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等等。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失眠)与过多(思睡)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以及炎症状态的形成而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研究发现长期失眠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几率高达80%。

人体中,每个器官都会产生相应的垃圾和废物,而大脑是其中工作最辛勤、最活跃的器官。按理说最活跃的器官排泄也应该最勤快,可其他器官都有排出废物的淋巴系统,唯独大脑没有。只有在睡觉时大脑才可以利用“脑脊液”将所有废物沿着血管清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波士顿的科学家们已经实锤:睡不好,真的会变傻。

熬夜变傻得到实证:科学家看到大脑在睡眠中的“排毒”过程

你以为睡不够只是这样吗,更残酷的真相是:

每天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或超过10小时,死亡率増加1.5至2倍。

睡眠差的孩子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成绩,这其中41.9%的学生排名靠后。

原来,及格到满分的人生真的就差一个安稳觉!

对女人来说,睡眠不好不仅会长痘、内分泌失调、造成肥胖,更可怕的是比同龄人看起来年纪更大。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个由英国睡眠学院进行的一个实验——每天睡6小时和每天睡8个小时的区别,前后的对比图触目惊心。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睡8小时(左)与睡6小时(右)的对比

当听到第一批90后男性已经“硬不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不寒而栗。

2016年10月,中国性学会发布的《中国网上男性性福指数蓝皮书》指出,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勃起功能障碍”主力军,而睡眠不足是90后阳痿的“元凶”之一。

显而易见,睡得好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何时睡、睡多久、如何睡?

研究表明,11点到凌晨1点入睡的时间更佳,普遍人群每天保证7-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长比较健康。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注:23:00前入睡为早睡人群,01:00后入睡为晚睡人群)

那为什么有些人睡5个小时就可以神采奕奕?

这背后还真有科学道理。

实际上,真正优质的睡眠从来不是根据你睡了多久去衡量的。

人们常说,睡眠习惯,因时而变;调整节奏,身体康健。

国际睡眠医学把咱们一整晚的睡眠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整个周期大概持续90分钟,而在每一个90分钟的周期结束后,人就会相对的清醒和精神。

如果一晚上的睡眠按 8 小时算,大约要经过 4~5 个周期,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每个晚上会经历 4~5 次深度睡眠。

在刚刚睡着以后人的身体是最深度的非快速动眼睡眠阶段,也就是大脑跟身体都处于沉睡中的状态。

在非快速动眼睡眠阶段,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睡眠压力,促使生长激素成倍的增长,更好地调节自律神经,修复白天脊椎的损耗。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睡眠质量决定了整个睡眠质量,这是斯坦福大学30年的研究成果给出的“90分钟黄金睡眠法则”。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图源:《斯坦福高效睡眠法》

在人们越来越短的睡眠时间面前,人们更为关注睡眠的质量。

深睡真的很关键,睡得深才能睡得香。深睡时长占总体时长的比重越高,睡眠质量就越高。根据Amazfit-米动大数据显示,95后深睡比重最高,为29.6%,其睡眠质量也较高。深睡占比较低的85后、80后和70后,他们的睡眠质量也较低下。

你的睡眠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孤灯挑尽未成眠”?

数据来源:Amazfit-米动大数据

最后送你一句:养生千万条,睡眠第一条。

不要怀疑!睡眠一定是你这辈子最值得投资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