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赵云武力值的是穰山之战,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围殴赵云,赵云是输是赢?

Three-C


在《三国演义》里没有明说此战赵云是输是赢,但是赵云应该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且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可以算赢。

穰山之战时其实赵云和许褚打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仓亭击败袁绍以后,曹操得知刘备率军袭击许昌,率曹军匆匆而回,结果在穰山遇到刘备大军。曹操命许褚出战,刘备则派出了赵云。两人打了三十合不分胜负,此时关羽、张飞率大军从两翼杀来,曹军抵挡不住,败退下去。

此后曹操分兵偷袭刘备根据地汝南和粮道,刘备派关羽、张飞分头去救,但是都被曹军所围。刘备只能趁夜回军,曹操早有防备,派军前后堵截,赵云先掩护刘备杀出重围,又敌住从后追来的许褚。接着于禁、李典两人也赶到,刘备见势不妙落荒而逃,留下赵云一人抵挡三将和追兵。

此后刘备逃了一阵又遇到张郃、高览两路人马堵截时,赵云赶来枪挑高览,击败张郃,在随后赶来的关羽、张飞配合下再次救出了刘备。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许褚、于禁、李典并没有跟着赵云而来。

赵云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之战书中没有明说战斗经过和结果,不过在赵云敌住许褚等三人以后,他们没能分出人手去追击刘备,而且战斗最后赵云能全身而退,许褚、于禁、李典三人也没有追上来看,赵云应对他们三人至少也是打成了平局,甚至可能略有优势,因此许褚等人不敢过于进逼,只能看着赵云远去。

此外赵云在摆脱许褚等人以后,还能枪挑高览击败张郃,高览、张郃也是曹军名将。显然此前的战斗对赵云体力损耗也并不是很大,还留有余力。

所以总体上看赵云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之战赵云应该占据了优势,而且他成功的掩护刘备脱身,又让许褚等人不敢追击,完成了保护刘备的任务,可以算赢。


不沉的经远


穰山之战,赵云是负责阻击和断后,目的是掩护刘备安全撤退。这场战役,曹操经过了精心布置,许褚、李典和于禁在后面追击,高览和张郃在前面堵截。刘备陷入溃败之中,战场上险象环生,战局极其险恶。赵云单枪匹马,凭借一己之力成功掩护刘备脱离险境。具体战况分析如下:

一、赵云阻击成功。赵云以一己之力成功阻击了许褚、李典和于禁的联手进攻,对方没有一人能够突破防线。可见赵云的机动防御能力超强。阻击成功后,赵云还能在三将围攻中全身而退,以一敌三,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证明赵云在战斗中处于优势,略占上风。阻击期间不贪功恋战,果断脱离追敌,及时投入到刘备的下一场危机,战场节奏控制得很好。不像典韦,呆在一个地方死战不退,虽然舍身护住,但置曹操的后期安全于不顾。

二、刘备安全撤退。刘备在赵云断后的情况下,撤退途中再没有受到三位敌将的围追堵截,说明赵云的掩护目的达到了。刘备跑得无影无踪,又遇到赵云这个硬茬,死战不退,这场对刘备的围猎之战就成了鸡肋,三将继续穷追猛打已不划算。阻击成功了,从局部攻防上看,毫无疑问是赵云赢了。

三、刘备脱险后,不久又受到高览的追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赵云及时赶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秒杀高览,救刘备于危难之中。赵云的战场时机把握得很好,战术运用得当。阻击时不恋战,出击时迅如闪电。阵前不逞口舌之快,悄无声息地偷袭高览成功。比许褚在渭河左冲右图掩护曹操效果要好。

四、在山谷出口处被张郃拦住了去路,赵云不顾长途奔袭的疲劳,依然干脆利落地用三十回合击退张郃,豪不拖泥带水,其持续作战能力很强。此时赵云战斗目标明确,击退张郃后不再乘胜追击,不作无谓的纠缠,迅速带着刘备脱离险境。不像周泰誓死护卫孙权时狼狈不堪。

后面的长坂坡之战,追击刘备的战斗已经结束,刘备逃得无影无踪。曹操安营扎寨,在大帐听取各路主将汇报战况,赵云遇到的都是武力值不高的副将,正带领士兵打扫战场,曹军不是战斗队形,战后神经已经放松,疏于防备,应变能力很差,既没有形成有力的进攻,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反而被各个击破。赵云则是漫无目的地寻找阿斗,既不是主动叫阵,所以没一个敌将应战,也不是冲阵挑衅,所以也没有人拼死抵抗,主将都在山顶围观看热闹,曹仁也只是奉命下山问了一下姓名,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唯一遇到的一个主将张郃,还是穰山之战中的手下败将,本想狐假虎威借机追杀赵云,找回穰山之战丢失的面子,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毫无斗志,遇阻即退。

相反,穰山之战,曹操事先布置好了包围圈,曹军出动参战的都是名将,赵云后面要挡住追兵,前面要突破阻截,首尾还得兼顾,保证刘备安全。这一战是最能体现赵云武力值的一场战役,赵云几乎是一个人在忙前忙后对抗曹军诸将。在不同战场环境下,赵云的战场节奏都把控得恰到好处,面对不同的对手,能灵活运用迟滞、秒杀、击退等不同的战略战术,达到不同的战略目标。不像张飞在当阳桥时为战而战,画蛇添足地拆桥,偏离了作战目标,忘记了战略大方向。在战场上赵云从不会逞口舌之快,耽误时间,贻误战机,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正阳资讯


赵云与马超差不多,马超战许褚230合两人都体力透支了!随便加一个李典,乐进之类,马超扛不住!所以赵云力战许褚、李典、乐进三将,并未战多少合,然后去追赶刘备。能抗群殴的只有吕布,所以赵云比吕布还是差一些的。


黄风怪


估计是的 许褚于禁李典联手拿不下赵云

也没说输赢 估计刘备见赵云无法打退三人

自己先跑路了 无奈遇到了高览 高览太厉害 刘备手下没有能打败他的 刘备准备力拼高览

谁知高览后军大乱 高览就被刺死 能够同时打许褚于禁李典三人 还有体力突围过来 秒高览真是厉害了 然后又去独战张合 此时已经杀了一夜体力严重下降 还能30回合打败张合 能做的就是赵云了 吕布估计没那么好的耐力


赵泰然1


最能体现赵云武力的穰山之战,许褚、李典、于禁围殴赵云,赵云赢了吗?



这要看怎么说。从战术角度说,赵云被许褚、李典、于禁围殴,没有缠斗,只简单应付几合,摆脱纠缠,就赶紧寻找失散的刘备,似乎是败走了。但从保护刘备安全撤出,延续蜀汉事业角度看,赵云是大胜利。因为刘备拒绝曹操返回许都命令,让许褚带兵白白空跑一趟,如果在穰山被杀、或者被擒,那后面的蜀国能不能建立,就很难说。



赵云在建安五年(200)自卧牛山跟上刘备,到穰山之战刚一年左右。这也是赵云投奔刘备后的第一仗,除了晚上保刘备突围,还包括几天前,随刘备正面应战许褚,那次二人战过三十合,不分胜负。但当时关羽、张飞都在,事先刘备作足了准备,关羽、张飞分别埋伏在东南和西南,以逸待劳应战自西北而来的曹军。那时候的曹军,刚刚打完官渡之战,虽然胜利之后,士气很高,但长途奔袭,消耗很大,面对准备充分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三面夹攻,曹军被一战打败。



而提问说的许褚、李典、于禁围殴,是因为曹军虽败,实力未受大损失,也没有撤退情况下,曹操改变策略,派出夏侯渊等,分几路袭击刘备根据地汝南、以及运粮队,这下暴露了刘备软肋,赶紧令关羽、张飞分路去救援。刘备一分兵,立马捉襟见肘,赶紧布置虚扎营盘、整装待发,准备乘夜撤退。



到了晚上,刘备作好伪装,赵云在前开路,刘备紧随其后,悄悄撤出是非之地。可这岂能瞒过曹操?刚走不远,赵云就被许褚、李典、于禁给截住了,刘备眼见赵云一时半会难脱身,带着贴身护卫,溜进一条山沟,想借助复杂地形逃出穰山。



于禁、李典都是比较弱的,而许褚眼拙、色盲,三将虽人多勢重,却也立功心切、配合不佳,见一年轻将军杀来,后面的刘备已经掉头,自然松劲。赵云是摆脱纠缠高手,见这情形,指东打西、虚战许褚、实取李于,虽然还没有青釭剑,但赵云银枪劲舞,佩剑风挥,在火把映昭下,许褚眼前金星乱晃,李典、于禁躲躲闪闪,大约五六十合过后,赵云打开缺口,冲出围困。



赵云对地形很重视,记性也很好,在穰山扎营的这一段,赵云知道将有大战,利用曹军未到前闲暇时间,把一些重要通道、路径的标志,牢牢记在心中,这时候派上了用场。虽是夜间,赵云仔细辨认后,很快找到刘备可能拐进的那条山沟,借助微弱的火🔥光,赵云看见高览挥刀,把一位将军砍下马,正背对自己,耀武扬威,赵云见战友被杀,非常愤怒,摧马冲上去,一枪把高览刺于马下,保护刘备杀往前面。拦路的张郃,在赵云前后冲杀、鏖战多时、消耗很大的情况下,与赵云撑过三十合,战败逃走。刘备就此冲破围困,逃出生天。(511)


流誉后


这个当然是赵云算赢了,他们三个人都是三国中的一流武将,结果和赵云一个人交手,没有将赵云打败,反而是让赵云走了,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回合,这个也突出了赵云的厉害,从某个角度上来看赵云就是一个神人。

这个战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赵云就是要帮助刘备逃离,在赵云的工作范围内,他其实就是充当着刘备的保镖。刘备安全了,那么赵云才是真正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算是为刘备死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保护刘备安全的撤退了,赵云一点事情都没有,可想而知刘备是对赵云多么的喜欢。

许褚于禁李典都是曹操最厉害的三个将军,结果都没有将赵云捉住,自然是赵云赢了。

曹操可是非常厉害的,他有很多人才可以帮助他去攻城陷阵,这个是曹操最自豪的事情。但是这也是曹操最自卑的一件事情,他想要的人才都到了刘备这边。想当初他想要关羽为自己效劳的时候,不光是给了金银财宝,还有美女,甚至给了关羽官印,关羽一点都不想要为自己效劳。但是自己给了关羽一个千里马之后,关羽却非常的开心。本来以为能够收服关羽,没想到的就是给了别人好处,那就是关羽能够早一点见到刘备,当时曹操就非常后悔。


再后来曹操见到赵云的时候也非常的心动,不想要杀掉赵云。可是没想到赵云也是非常厉害的,直接从他们的包围圈里逃了出来,本来想要活出他,然后收服这一个人,却没想到若得如此下场。当时曹操手底下的任何一员大将都没有上去和赵云比拼,所以才会让赵云逃走了,而现在赵云和他们进行了打仗,却没想到赵云却依然走了。

在这三个人中,许褚可是曹操最信任的大将。自从典韦死后,许诸可是当上了曹操的保镖,都没有让他去战场上打仗,而且将许褚封为虎侯,可以想而知曹操是对许褚是多么喜欢。于禁和李典也都是曹操手底下的大将,可以说是曹操的左右手,这些人都是战场上能打胜仗的好将军,这三个人却没有赵云这一个人厉害,凭借着他们三个人的力气,就算是关羽也能够打败,却没想到让赵云给逃走了。

虽然赵云只是和他们交战了几个回合,但是他们三个人直接可以将赵云围住。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快的速度,根本也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赵云可是不光是力气特别大,而且武艺也特别的高强,他们想要将赵云困住,这是万万不可能的,赵云最喜欢打这种包围战,无论是任何人包围他,他都可以像一把利刃一样突破一个小口。从他们包围赵云的那一刻起,这一刻都已经注定了,赵云一定会取得胜利。

赵云的目的就是掩护刘备撤退,赵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所以是赵云赢了

其实赵云并不只是想要和他们打一场仗,这个对于赵云来讲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赵云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在战场上表现非常的少,也不喜欢当上什么厉害的大将军,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好刘备,跟着这一个好主公就可以了。而当时刘备是有危险的,要是大家都被包围住的话,可能刘备就走不了了,然后就被捉住了,这个对于赵云来讲是万万不可以接受的。

这个时候赵云就让刘备先走,自己掩护他撤退,而刘备也非常相信赵云的实力,所以就让赵云去和他们交战,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就像当初刘备不想让赵云去救阿斗一样。赵云可是自己最厉害的将军,当时赵云就是感动的痛哭流涕,对刘备的忠诚,可是越来越厉害了。

你们认为赵云最让你感动的是他的武功还是忠诚?欢迎在下面评论


史研



许褚:关我什么事?

题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穰山之战中,许褚确实与赵云交过手,但仅仅只是单挑。而且斗将结果为三十合不分胜负。后被关羽、张飞各引一军搅场,两边才转为了混战。所以没有许褚、于禁、李典夹攻赵云。

之后确实有赵云以一敌多的战役,但曹军方面的主角为张辽、于禁、李典三人。至于对战结果,赵子龙一人一马被围在垓心,最终成功突出重围。

接下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场战役……

一战穰山:许褚单挑赵云

刘备脱离袁绍之后,于汝南得刘辟、龚都等数万兵马资助,又闻曹操大军尽出河北,于是打算趁曹操兵出河北之际,趁虚袭击许都。曹魏方面,曹操留曹洪屯军河上,亲提大军,望汝南来剿灭刘备。

刘备闻之,引军于穰山下寨,分三队军马。关羽屯军东南角,张飞屯军西南角,刘备、赵云坐镇中军,互成掎角之势。

两阵对圆处,伴随着一番骂战,曹操大怒,遣许褚出阵厮杀。刘备阵上,赵子龙挺枪骤马而出。二将相交三十余合,彼此胜负难分。忽西南角上鼓声大震,东南角上也金鼓齐鸣,张飞关羽、刘备三处一齐掩杀,曹军不能抵挡,大败而走。

二战穰山:赵云独战张辽、于禁、李典

刘备见打了胜仗,喜不自胜,连日叫赵云引军搦战,曹操终日闭门不出。刘备又叫张飞引军搦战,曹军仍然避战。刘备疑惑不解。忽然小校来报,龚都运粮被围,刘备遣张飞援助。不半日间,又报知汝南已失。张飞、关羽尽皆被围。

不多说,许褚溺战,刘备令赵云拒住不出,打算趁夜突围。是夜,刚行过数里,突然间火鼓喧天,曹操亲领军马,将刘备四面围定。

赵子龙护住刘备,欲杀出一条血路而走。战不多时,张辽忽然杀出,截住赵子龙厮杀。正战间,后方于禁赶到,刘备也骤马提剑而出。不料李典又到,刘备见状,慌忙奔走,匹马逃出重围。

原文如下:

赵云挺枪跃马,杀开走路。玄德掣双股剑后随。鏖战之间,张辽忽至,与赵云相战。背后于禁赶到,玄德助战。肋落中,李典又到。玄德见势危,落荒便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玄德望山深僻路,单马逃生。——参考,“演义”罗本

刘备虽然走了,但文中说了是单马逃生。说明赵子龙仍然在重围中厮杀。由起先的赵云、刘备双战张辽、于禁,变成了赵云独战张辽、于禁、李典三将。



虽然书中没有交代此次对战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赵子龙后来突围了,而且没有受伤。

因为当刘备再度被张郃、高览包围,无计可施的时候,解围救主的,还是赵子龙。赵子龙单骑冲阵,依然神采奕奕,英姿勃发。一枪刺高览于马下,击退千军万马,十余合击败张郃。

赵子龙突出重围,算赢还是输呢?从大的方面来看,刘备全军溃败,赵云是逃跑的一方,应该是输了。但从这场小战役来看,赵子龙的斗将应该是有优势的,毕竟在被张辽、于禁、李典三将围攻的情况下,他还能够突出重围,在斗将方面,他应该是取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