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喜欢钻牛角尖,想多了就越来越焦虑,然后就心发慌,有缓解的办法吗?真心求教?

硬核皮皮


题主你好!

看来我和你是天涯沦落人,我曾经有段时间,感觉整个社会都对我充满敌意,一件寻常的小事,我会钻牛角尖,过分解读,结果是自己的错误思想把自己气的半死。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是正常的,但自己心里脆弱,承受不住,加重了戾气。

最近我一直在反省,试图改变,一个人想活的快乐,想健康长寿,就要努让脑子清零,不顺心的事不去想,否则我们活的会特别累,迟早自己把自己拖垮,那岂不是太傻了,没被别人打倒,先自己把自己打倒了。

这个世界能让我们积极向上的东西有很多。你我,共勉



碎花褂


你属于偏执型人格。

我身边有位朋友也是这样,凡是爱钻牛角尖,比较偏执,还爱抬杠。

想要缓解这种心理,必须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偏执型人格产生的原因

①幼年缺爱,依恋关系没有处理好

缺乏母爱,或者是在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指责,家庭中常常的不到肯定,自己内心的想法常常不能实现。

②连续被打击,受到委屈无法诉说

在原生家庭中很常见,小时候身体弱小,父母经常碍于面子,做事不分青红皂白把错误推给孩子,孩子错了批评指责,自己错了不道歉反而还是埋怨孩子。

③自我要求高,但又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

似乎是一对矛盾体,只能接受自己的优点,无法承受自己的过失,所以钻牛角尖偏执自己的观点,无法面对旁人的建议。

以上三点,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时,内心能量无法释放,就会导致内心能量的挤压,父母如果不能观察到这一点,没有及时做心理疏导,孩子就会很容易想法偏执、极端。


缓解的方法

①认知心理学书籍,进行自我治愈

现在的认知体系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导致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总是很狭隘,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其他方面的意见和见解。

认知心理学试着改变已有的观念,跳出现在的思想牢笼,在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建立新的认知体系,之后你处理身边的事情时,会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就会有其他的收获。

②交朋友多接触一些积极向上、活泼类型的

周围环境给我们提供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思维活跃的朋友,能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看到一些问题,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交际环境。

如果前两种方式自己无法走出来,那么就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忙,他们会有一整套的体系,来帮助你走出心理阴影,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你的精神问题。

④多运动,提高免疫力,缓解焦虑

总而言之:面对心理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哪里,自己也要通过一些书籍来为自己疗愈,因为心理问题都是长期持久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慢慢走出来,期间也要求助于外界的帮助,一起是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因为分享,所以更强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分析


钻牛角尖不是坏事,看你怎么看,钻牛角的人都很聪明,善于思考,喜欢计划和细节,愿意按部就班做事,喜欢策略性游戏,比如棋类,推理类,数独等,定好的事不喜欢改变,跟这样人在一起,出门拿包就走,因为他都替你想好了!

说这些就是给你两个字――接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也许你是一个天生的数据分析师。

如果不想钻了,就很好办,做一件事就是――做,做,做。

做什么都行,动起来,行动起来,因为行动滋养心灵!💎

你试试,挑战自己这个方面,你就会轻松啦!


心理咨询瑾莹


您好,谢谢您的主动提问。总喜欢钻牛角尖,想多了就越来越焦虑,然后就心发慌,希望有缓解的办法,关于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很多人在遇事情的开端都会钻一会儿牛角尖,然后产生焦虑,意识到要从这样的感受走出来,不然就会开始心慌恐惧。这种感受能懂,也许会有种心慌感,就像人被“囚”着漆黑一片找不到方向感受,无力恐惧。然而现在的您已经离光明近一大步了,因为您的主动提问,积极走出因焦虑而萌生的“囚”牢,寻求突破重围,会使您更加有勇气相信自己可以走出来,后面让我们一起探索出口吧。

首先,我们先调整情绪,缓解焦虑,走出心慌的壁垒。当意识到情绪不稳,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尝试允许自己做“放空”练习,意思是把在墙角不安的自己带出来在半空,抽离那个迷失的状态。当心慌不安时,我们可以尝试“呼吸放松法”调整呼吸,可以让我们短时间内回到当下。我们要知道人在好的情绪、好的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处理事情。

其次,认识焦虑,接纳焦虑,从而看见自己内心需求。当情绪稳定后,我们一起回想,什么样的事情自己会特别钻牛角尖?哪些事情是不会的?从中我们能得知自己内在的在乎是什么,需求是什么。跳出钻牛角尖的方法思考其它方法去满足这个需求,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模式,走出这“囚”,让自己能有力量有能力面对难题。

最后,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学会爱自己,整装待发重新迎接新的挑战。总的来说,当我们遇到问题,在钻牛角尖时其实就像被自己逼着自己到墙角,看不到出口,在一个位置挣扎,当然会越来越焦虑,时间一久因为翻来覆去的思绪,引起恐惧担心过去不去这个坎,产生心慌。因此我们须要走出这面墙,而怎么样走出这面墙,就是掉走叫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相信自己有转身的力量,相信自己情绪稳定后思绪更清晰,更能把握问题的根。

走出自“囚”,前方疑无路,希望在转角。

谢谢观看,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绘心瞄fafa


你这属于“撞南墙不回头”的角色,最后还把自己搭进去!说一千到一万,有句话说到“变则通”,万事万物皆一个“变”字!有些事情没有那么复杂,简单些,灵活些,变通些,再加上“吃亏是福”的精神,一定能有所改观!



大阳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孙恩:


题主您好,“喜欢钻牛角尖”,可能是在思考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想多了越来越焦虑”说明对于这类问题没能获得明确答案,“心发慌”是对于这类问题无法获得确定的答案之后,产生的一个情绪反应。因此缓解的办法还是需要回到题主最初思考的问题上。

说的简单直白一点,很多时候不是外界真的存在多么大的困扰和问题,是我们自己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使自己感觉自己正在面临很大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一个人的信念体系当中,是存在着很多的信念的,最深处的信念叫做核心信念,由核心信念间接产生的信念,叫做中间信念。由中间信念引发的对某些事物的思考,叫做自动化思维。

举例子来说,一个人在跟某人聊天之后,发现对方不是很主动,这个时候他开始想,“是不是跟我聊天很无趣”,这个想法是他在面对这件事情时,产生的自动化思维。这个思维当中蕴含着一条中间信念,“跟我聊天是无趣的”,而核心信念则更隐蔽和深入,这个人的核心信念可能是“我是不被喜欢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可能就会开始钻一个牛角尖,“对方到底喜欢不喜欢跟我聊天”,但是陷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这个钻牛角尖的想法,本身就是被自己的核心信念所驱动的。我们越是相信什么,越是关注什么,并且想要去不断的验证它。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核心信念对一个人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存在一个负面的核心信念,认为“不会有人爱我”,那么这个人会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身边人的行为。比如当身边人有了关心自己爱自己的行为,他就会说,那不过是因为他想证明自己是善良的人,或者那是因为他这样可以得到某种好处,或者那是因为他对每一个人都这么好,这些都不能说明他是爱我的。但如果身边的人出现一个不爱自己的行为,他马上就会得出结果,这个人果然就是不爱我。

一个负面的信念,总是有一整套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继续存在于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当中,这种负面的信念就像是思维当中的病毒,如果不能对其加以识别,自己的想法就经常会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但是一旦可以将其识别出来,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和荒谬。随后自己就可以进一步看清楚这个负面的信念对自己造成过哪些不良的影响,进而帮助自己远离这些负面的信念,重新梳理正向的对自己有帮助的信念。

因此对于题主来说,同样需要找出自己钻牛角尖的问题背后,存在着哪些信念,在影响着自己,这些信念是在何时何地,怎样的经历中形成的,这样找出负面信念的过程,就是自己心理成长的过程。更具体的内容,题主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心之爱心理咨询


从你的描述,爱钻牛角尖的习惯已经让你产生焦虑的情绪。

但你有意识发现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好,在找“缓解”的方法,恭喜你已经开始走在拜托焦虑的路上了。

爱钻牛角尖的人,常常按照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只能这样!就得这样!不这样就错了!”

但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做事情,常常又行不通。所以就跟自己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冲突。

这样的思维模式和内心冲突陪伴我们多年,遇到问题自觉不自觉的就去到那样的“怪圈”里。

虽然你感到不舒服,但是这样的模式已经成为“习惯”!

想改变,就需要我们有“勇气”冲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1、当觉察自己走入“怪圈”时,及时的叫“停!”

2、让自己安静下来,问问自己:“这件事情,我想要的好结果是什么?”

3、从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中出来,找到新的,能拿到自己期许目标的思路,重新规划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4、用实现期许目标,作为自己的引领。不断觉察自己是否在实现“新”目标的路上。

5、发现成效及时鼓励自己,发现“跑偏”了,及时“回到正轨”。

这样不断的遇到事情,不断的挑战自己。慢慢你会加宽自己认知的格局,发现越来越多新的思路。

我是觉心悦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我,愿意与你携手走在共同成熟成长的路上。



觉心悦境


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的这种情绪,应该不仅影响到你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到家人以及周围的人是不是?碰到这种情况,换一下思维方式,或许有更好的结果,不值得事就得过且过,多为他人考虑一下,即成全了别人,还幸福了自己😄千万别去钻牛角尖哈!



雨微159028341


焦虑,是人一辈子的朋友。

恭喜你,与焦虑如此亲密,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下,你俩之间的缘分是怎么来的好吗?

首先,可不可以分享我下,最近你和焦虑的具体一件事情

你说自己“总喜欢钻牛角尖”,请教下,你最近是钻的哪件事?

第二,可否分享下,在钻这件事的过程中,你都想了什么?

你说“想多了”就越来越焦虑,那最近这件事,你在钻牛角尖的过程中,都想了什么?怎么想的?你想的这些和这件事本身有什么关联呢?是和最初的目标接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第三,这件事,想的方面,触碰了你什么?

你说“心发慌”,什么时候你会心发慌?害怕这件事什么方面?害怕的这些方害怕什么?给你带来什么危害吗?

第四,这些潜在的危害,如何解决?

你想到的这些让你心慌的担心或危害,你觉得如何解决好?会有哪些办法?

第五,当心慌的危害解决的时候,你应该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危害解决了,结果也是符合你期待的,这个时候你会什么感觉?开怀大笑?眉开眼笑?乐得蹦起来?高歌一曲?立马吃一顿好吃的?买件新衣服?还是……这种感觉幸福吗?快乐吗?透凉吗?

第六,带着这种感觉,回到事情的最初

看看这个时候,好些了吗?觉得钻进去舒服还是找到方法舒服?对这件事和开始有什么改变吗?抱抱自己可不可以,对对自己笑笑,下次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不可以尝试先体验下好的结果给自己的舒服感觉。

深呼吸3—7次,双胳膊交叉,轻拍自己“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说给自己感觉感觉。

另一件事,又是什么呢?找三件事,然后自己觉察下三件事有什么共同点,自己觉得哪里可以改善?

如果还解决不了,可不可以找下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帮你自己找到答案。


小宇宙心理健康009


如果真的没办法克服的话,那就假设一下如果事情真的到了最坏那一步怎么办?然后你就会发现也就那样,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