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40岁,没必要去参加同学聚会了”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首先要问,你喜欢参加同学聚会吗?

“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子?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现如今,本应纯洁的聚会话题越来越落入俗套,渐渐沦为一个攀比的舞台,成为少数意气风发者的独角戏。

而那些买不起房、开不起车的“穷同学”“穷同事”“穷朋友”,往往只得以各种借口推脱逃避盛情难却的聚会,被扣上“恐聚族”的帽子。

人到中年,越来越多的同学不想参加聚会,因为每次同学聚会可能带来更多是内心的刺激与不平,所以不参加,反而让自己更为幸福。

1.聚会变了味道,对于很多人来说经济力大

我曾见过一句话形容的特别贴切,甜蜜聚会味道变,无钱无势靠边站。票子、房子和车子,成了大家聚会的主要话题。面对昔日“同桌的你”,那些不想参加聚会的人,缺发现再也回不到从前。

不管AA制还是轮流坐庄,一年算下来,对于工薪阶层往往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仔细想来,这“恐聚族”面对巨大的金钱消费,往往会感觉到一种无奈与心酸。

其次,就是 交流的话题,大多数人交流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个关注点。可当下,聚会除了收人、车子和房子,还有什么能激起大家的兴奋?通过聚会,反而是有些人的优越感膨胀了,而一些人的挫折感滋生了,浓浓的同学情、朋友谊慢慢被稀释,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

2.聚会的心态变了,感情也变了

有人在攀比中找到了满足感,有人则陷入了失落。聚会交流的不再是当年浓浓同学感情,而是财富、地位、人际关系,一些人参加聚会的目的,恰恰是通过这些场合加固并扩大自己的关系网,这种势利的关系网让同学聚会多了复杂的因子在里面。

我们曾以为同学聚会是纯真的同学情,但是如今,聚会的心态早就变了。有一位网友甚至调侃道:“那些混得好的同学热衷于开同学会,就是来看别人的落魄和女同学的艳羡;那些混得不好的人总是装得老成持重,因为不懂时尚名牌,怕说错话被笑话,索性不开口。

心理学家曾认为:害怕参加同学聚会的人,由于内心往往预设了很多负面情绪,聚会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蛛丝马迹佐证自己的猜想,觉得其他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这都是我们越来越不喜欢参加聚会的原因。

3.卸下包袱,不比较,才会找到同学聚会的真谛

如果我们不能放下心理落差,那么同学聚会就会成为我们内心的障碍,也会变成了束缚自己的理由。心理学家表示,聚会难免会有人炫富,相信自己也有很多出众的地方,“同学、朋友聚会,就是为了放松叙旧,没有必要让聚会成为大家心理上的负担”。

同学聚会保持一颗平常心最好“混得好”的人不要把聚会当作炫耀的平台,“混得不好”的人也不必执着于比较,要把同学当作生命历程中有共同经历的人来珍惜。

大家在社会上的职业虽然已经千差万别,但同学聚会应该卸下所有“包装”,开展“裸奔”聚会,毕竟聚会更多为的是回忆和分享。

如果我们在聚会中感到话题方向“有误”,“恐聚族”们不妨到时纠正方向,引导话题方向,相信老同学们在一起也愿意多谈及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

其实同学聚会对于人际网络的恢复和维系是很重要的,并不需要说很多话、搞很复杂的活动,老同学们能够聚在一起,这本身就有一种熟悉感、温馨感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