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有的死得早?

瑜公子说历史


古代皇帝之所以不长命,至少有四个原因,前两个最常见。

1、纵欲过度

“饱暖思淫欲”对于皇帝来说也适用,但是由于医疗条件和医学知识不足,许多皇帝纵欲过度之后救不过来。因而许多君王在男女之事上面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导致英年早逝。这样死的皇帝比如"一月天子"朱常洛,十九岁染花柳病身亡的清朝同治帝,被赵飞燕迷死的汉成帝,还有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睿。

2、炼丹致死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许多皇帝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到处寻访方士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作为的长生不老药就是从朱砂中炼制出来的含汞的药丸,毒性极强,吃下去很容易中毒身亡。历史上的秦始皇、唐太宗、嘉靖帝、雍正帝都是吃仙丹而死的。不吃反正能活久一些,真的是讽刺啊。

3、少不更事

有些皇帝是被时代的洪流挤上皇位的,自身并没有任何主导权,当时还是个婴儿,就成为别人的手中的工具,死活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比如汉冲帝,刘炳,当了一年皇帝,两岁去世;汉殇帝,刘隆,死的时候只有八个月大,史称“八月皇帝”;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在位53个月,死时只有7岁。

4、营养过剩

许多专家认为,皇帝早死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因为营养过剩,人参之类的大补品吃得太多,又成天处理国事,缺少锻炼,抵抗力变弱,经不起风寒,因而体弱多病。比如秦二世胡亥、宋英宗赵曙、咸丰帝奕詝。


乾隆算是皇帝中最长命的,活到了89岁。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即使是皇帝活到这个年纪也很不容易,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传奇。后人分析乾隆的生活,发现他长寿的真实原因是两个字,“自律”。他从二十五岁登基到临死前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皇帝该做的事情,从来不放纵自己,相传,乾隆皇帝每天早上凌晨四点钟起床,起得非常早,关键是从不例外,这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更别说皇帝了。

乾隆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面对诱惑仍然能够坚持自律,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和效仿。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采纳!


海贼说历史


俗话说:“树大招风。”古代历代皇帝因为宝座常有小人觊觎,此外加上皇帝本身的纵欲过度,所以死得早不在少数!为何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用数据来说话吧!


据《帝王生活》第一章《帝王无寿》记载,自汉高祖到清德宗,这两千多年里一共诞生了208位皇帝。其中在24岁到40岁之间死亡的最多,大概占了帝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41岁到60岁死亡的皇帝数量其次,约占三分之一,甚至未活到满20岁的皇帝竟然有三分之二,而60岁以上的仅仅只有五分之一,在这208位皇帝中,他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38岁。

那么有哪些皇帝是长寿的呢?

80岁的有五位皇帝:清高宗乾隆帝(88岁)、南北朝梁武帝(86岁)、南宋高宗(81岁)、元世祖(80岁)、武则天(83岁)。

70岁的有七位皇帝:汉武帝(70岁)、三国吴大帝(71岁)、唐高祖(71岁)、唐玄宗(77岁)、辽道宗(70岁)、西夏仁宗(70岁)、明太祖(70岁)。

以上的数据足够说明古代皇帝整体寿命的低下,这些皇帝的死亡之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除了日理万机、案牍劳形和篡位之外,美酒佳肴和后宫佳丽的疲于应付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吧!

明思宗在煤山自尽前,他逼迫皇后自尽,挥剑断长公主臂,长叹道:“汝为何生我家?”足可见古代帝王也不是好做的,假如给你一个做皇帝的机会,看完这篇文章后,你还会选择做皇帝吗?

(爱生活,爱历史。敬请关注:小鲲论史)

(Love life, love history. Attention: the history of small kun)


小鲲论坛


题主应该搞错了吧,如果按照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来说的话,可以说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长寿的。当然也有个别的,也有很多短命的,比如东汉时期有好几个皇帝都只有两三岁就夭折了。当然按照我们人的寿命来说的话,那么古代的皇帝除了极个别的,确实都是很短命。当然现在的医学条件这么发达了,不能用现在的寿命来对比,只能以当时的人的寿命来对比。

先来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夏商时期只有18岁,是不是很恐怖。春秋战国时期只有20岁。汉22岁,唐代才有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才只有35岁。新中国城里之后1957年 也只有51岁,到了1981年的时候达到了68岁。这些数据都是来自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再来看看古代的皇帝寿命有多长,当然中国古代皇帝太多了,历史记载的就有五百多个,所以也不能一一列举了。

秦始皇活了50岁,远远的是超过了当时的平均寿命的,刘邦还活了62岁,比秦始皇还多活了十几年。西汉时期的皇帝都还算是比较长命的,除了刘盈和刘弗陵之外,但是这两个人也活了二十多岁,在当时来说并不算短命。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多岁,甚至是六七十岁的。比如汉文帝46岁,汉武帝70岁。不过到了东汉时期的皇帝就比较短命了,汉殇帝刘隆两岁就死了,汉冲帝 刘炳也三岁就死了。

到了唐朝时期那就更长命了,李世民51岁,在历史上一直说的李治多病但是也活了56岁,李隆基更是活了78岁。

很多人觉得明朝的皇帝短命,但是基本上都是达到了30岁以上的,只有朱允炆26岁,但是他是被赶下台的,下落不明。天启皇帝23岁。其他的基本上都是30岁以上的,嘉靖还活了60岁,万历58岁。

清朝除了顺治和同治皇帝之外比较短命,其余的都算是长命,乾隆活了89岁,就是光绪都活了38岁。

所以看看这些皇帝的寿命和当时的平均寿命来比较的话,除了极个别之外的皇帝,其余的可以说都是很长命的。

当然古代战争比较多,医疗条件有限,特别是战争频繁,所以平均寿命都比较短,但是皇帝不用去打仗啊,除了夭折的之外,其实都还算是长寿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回答这个问题前,皇帝早死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种死法:杀死。

得到江山,成为皇帝,意味着权力,金钱和女人。一旦登基坐上皇帝宝座,即意味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内部管理不善,即有内忧,外部处理不妥,就有外患。因此很多人对皇帝虎视眈眈。历史上很多皇帝因为内部政权的更迭过程中被杀,也有不少是因为外患导致灭国而皇帝被杀。

第二种死法:累死。

做上皇帝后,负责的皇帝日理万机,政务繁忙。而贪图享乐,纵情酒色的皇帝则掏空了身体,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身体被掏空了!历史上很多皇帝就是被累死的。

第三种死法:病死。

虽然皇宫内有御医,但是当时医疗水平有限,一旦患上一些疾病,当时的太医也是束手无策,皇帝再多钱,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只能一命呜呼。

第四种死法:作死。

也是最搞笑的一种死法,有个皇帝居然在跟人比赛举重中受伤而死!天下都是自己的,还争啥呢,哈哈!

以上便是我认为的皇帝大多早早死去的总结。


牛人史馆


第一个原因,皇位的继承制度迫使皇上要多多的繁衍后代,为以后自己家的的江山做打算。说穿了就是一个意思,多生一点,看谁最厉害就把皇位传给谁。皇帝和别人不一样,他有后宫佳丽三千。其实有那么多女人也没有多大的好处,连晚上睡觉的时候去哪头疼的问题。一般的皇帝可能生活稍微检点一点会,但有些皇帝却终日沉迷女色,到最后甚至连早朝都懒得上了。

第二个原因,皇帝虽然每日光鲜亮丽,但仍是一个容易被人盯上的高危职业,“总有刁民想害朕”,刺客进出皇宫也是常有的事,你要是得罪这些刺客,你就得无时无刻的小心翼翼,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能让刺客得逞。在过去有超过一半的古代皇帝不正常死亡。可以说,皇帝们也每天生活在极度恐惧之中。

第三个原因,皇帝每日批奏折处理朝事,还有整个国家事务担心,所以皇帝每天也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啊。古代皇帝都是把所有权利攥在手里,天天担心国家的各种大事,

此外,这一即位基本上是他在王位上的度过余生。如此长时间的高度紧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皇帝患上精神疾病,最终会发疯,不正常地过早死去。因此,这个做皇帝也是一门学问这个皇帝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虽然人人羡慕当皇帝的,当皇帝也很有面子,可是他的命可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什么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死去还不一定呢?



戏说历史趣闻


我是马期门,这个问题我回答。

古代的皇帝有494位皇帝,但很多是短命的,这是个事实,历史上活过80岁的皇帝屈指可数,其中寿命最高的是清高宗乾隆(89岁),还有梁武帝萧衍(86岁)、武则天武曌(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

短命皇帝出现比较密集的是东汉,东汉除了光武帝活过了60岁之外,其他皇帝都没有到。汉冲帝、汉殇帝都没活过3岁。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受限于卫生医疗条件的制约,比较低的农业生产能力,古人的寿命普遍都不高,皇帝不可能跳出时代的限制。所以孔子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但自孔子的春秋时代但清朝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其他各方面也没有明显的进步,人的寿命还是不高。

第二,皇帝虽然能享受当时社会最高的各种资源,但很多人都想当皇帝,这是个全天下人都觊觎的职位,皇帝是最高位的职业,很多皇帝都是非正常死亡的,所以普遍寿命短。

第三,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中央集权制度,全国的大小事务都由皇帝一个人安排,肯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比如:秦始皇,他每天要处理重120斤的公文才会休息;光武帝每日处理政务到深夜,太子劝谏皇帝,皇帝还“乐此不疲”;朱元璋也十分勤政,他起的很早睡得很晚,自己偶尔会抱怨一下,不如做个江南富家翁,日上三竿仍拥被;雍正帝批阅的字有时会比大臣的字还多,经常到深夜,皇帝亲笔朱批数两千万字。

第四,皇帝的权力可以变成他自己享受的工具,皇帝一般都有很多的妃子,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不自律的皇帝是大多数的,持续的放纵自己,使得皇帝们的身体普遍不好。生活条件上的的优越,影响了皇帝们的身形,他们越来越胖,比如:明仁宗朱高炽就是大胖子,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是个大胖子。他们胖到了生活不能自理,也严重影响了健康。

第五,皇帝们的很多欲望都已被满足,他们通常会追求长生不老。比如:秦始皇就经常寻找仙人、仙药;连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也在晚年炼丹吃药,最后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健康。


马期门读历史


中国历代皇帝中有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位皇帝平均寿命39.2岁,大多数都是“四十不活”,比当牛做马的老百姓都短。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1年清朝灭亡2100多年间,经历了大约60多个王朝,除去偏安一隅的小王朝帝王,主要有300多位帝王,相继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在众多的帝王中,活到古稀之年以上的仅有区区10人,即汉武帝刘彻70岁、三国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72岁、梁武帝萧衍86岁、改唐国号为周的武则天81岁、唐玄宗李隆基78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明太祖朱元璋71岁、清高宗乾隆89岁、慈禧太后73岁。   有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过35岁,因此,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低。可是,35岁的平均寿命中包括大量的夭折人口,事实上,古代人均寿命之低主要是由于极高的出生儿死亡率造成的。如果除掉这个因素,人口学家推算,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达57岁。57减去39,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要 低18岁。   

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帝王住的是豪华宫殿,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身边服务的人很多,即使生病,也随时有高水平的专业御医治疗,按理说其寿命应比普通人更长,但事实并非如此。皇帝短寿的原因何在?

  第一,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王朝,包括江山一统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于疾病或者衰老的339人;不得善终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的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

第二,皇帝这个群体的整体生命质量较差,生存压力巨大,因此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几率较常人高许多。翻开二十四史的本纪部分,那些一开始使我们惊愕、恶心,后来使我们麻木、厌烦的发疯变态行为实在是“罄竹难书”。有近四分之一的帝王传记中,记录有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   

第三,内忧外患,积劳成疾。治国无力,天下不平,劳心过度,终致过早地使生命夭折。   

第四,极度的挥霍和无节制的纵欲,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万恶淫为首”,后宫佳丽三千,如果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的话,那三千佳丽岂非不是刀林剑丛吗?印光大师曾说:“世界上因为不知道忌讳而冒昧犯淫的,以及因为贪淫好色而导致死亡的,不晓得有几千万亿。自古以来,皇帝的福气最大,但却往往因纵欲贪淫,而无法长寿。印光常觉得世间人几乎十有八九是直接及间接因为色而丧命的,这是印光所以要流通《寿康宝鉴》的原因。”


废钢铁期货价格行情



关于古代皇帝吃得好穿的好似乎与其寿命长短没有太大关系,我们知道健康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不只是吃的好穿的暖。

那么古代皇帝为何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会寿命那么短?而且天天那么多人为其服侍,帮助其养生,修身。

首先,皇帝吃得好穿的好是事实,但是天天这样大补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会造成营养过剩,给身体器官以重担。



而且吃了如此多的营养品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体育锻炼,这样一来得的病就相应多了。

而且在过去也没有现在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得了重病就基本上没有救了。

其次,大家都知道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甚至上万,每天都当新郎,一个接着一个地翻牌,对女人感兴趣的皇帝肯定是每天都纵欲不加以限制,以至于纵欲过度而亡。


一旦发生皇帝浑身乏力,手脚冰冷的时候,那些并没有科学依据的仙丹神丹就一股脑地给皇帝服下,是药三分毒,何况本来就身体透支成筛子的皇帝,哪能经得起如此的折腾,那肯定是越补越差了。

再者,人体处于开心愉悦轻松寂静的环境之中长期生活,活的时间比那些长期处于压力愤怒之下的人活得久,这些是经过科学的证实的。

而我们可以联想到皇帝每天的工作环境,白天上朝,下朝之后还得抓紧时间批阅一大桌奏折,时间比较紧凑,还得体恤民意,深入调查。当然这些只是为民着想的好皇帝了。可谓是一刻也没闲着,投身于国家发展事业中。


而在晚上又免不了精力的消耗,白天用脑,晚上体力肯定扛不住了,这样长期下来哪有不早亡的道理,就算是机器人也要有休息的时间啊,何况血肉构成的真人呢?


易水不寒


古代的皇帝是权力的最高峰,他们能享受到的待遇,基本超过所有人了。但他们往往活得不是很长时间,甚至有些只当了几年,几个月的皇帝,就离开人世。

这其中固然是有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无外乎都包括了工作繁忙,以及长期处在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

日理万机并不夸张

现在很多的电视剧都讲述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为了老百姓的生活安稳,日理万机,甚至熬夜批奏折,这点并没有夸大。

就好比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就是一个勤政的代表皇帝,据说他一天一般就睡4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几乎用来上朝,批阅奏折等等繁忙的公务。

他在位13年,批阅的文案加起来就超过了30万份,这是何其霸气。

而他的死因也很有可能同长期劳累,外加吃多了丹药这两点。

古代的皇帝都有不少政务,虽然很多的皇帝已经懂得将部分的工作量分给丞相或者别的大臣,但很多时候,皇帝也可能对臣子有猜疑,就直接自己亲自忙活,这也导致他们工作量十分大。

长期处在精神紧绷状态,怕有人造反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事实真的是如此。

历史上的秦朝,魏晋两代,还有隋朝,都没有传几代就被灭亡了,而元朝这般强大王朝,也就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

这些朝代的快速更替,使得很多的皇帝防范他人,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得提防,说不定下一个造反的人就是他了。

皇帝本身生活在宫内,日常的行程安排就已经排得满满了,再加上时刻保持警惕的心态,防止身边人的谋害,也无疑让他们的精神长期处在紧绷的状态,甚至睡觉都睡得不安稳。

当然,皇帝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确实有些皇帝是纵欲过度而死亡,例如司马炎和南宋时期的赵禥。

还有些皇帝死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路上,他们炼制所谓的仙丹,殊不知那些药物重金属超标,吃了之后逐渐富集重金属而死。


小吴阅历史


皇帝在古代算是高寿的群体,我们现在看,觉得皇帝都死的很早,是因为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而且延长太多了。用现代的眼光衡量古代人的寿命,当然觉得古代皇帝都短寿,但是站在古代人的角度来看,皇帝们每天各种顶级享受,而且大多数都是长寿人士。

在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直到民国还在三十来岁附近徘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才开始大幅提高的,到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多。在古代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活到七十的人是很少见的,清朝搞千叟宴,从全国三亿人口里找七十岁的老头参加宴会,全国去参加宴会的人不到一千人,也就是说三亿人口,七十岁以上的男性不足一千人。

在古代,营养不足、各种战乱频发、医疗条件落后、寄生虫和瘟疫等都是人口平均寿命增长的大敌。古代人十三四岁就要结婚,就是因为寿命太短,要尽快完成传宗接代的过程,不像现代人三四十也不结婚生孩子。


中国历代皇帝中有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位皇帝平均寿命39.2岁,但是已经比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寿命要长四到五岁了。皇帝的平均寿命能币普通人高这么多,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毕竟即使是皇帝,他也不可能大规模超越他所处的时代。

皇帝的平均寿命超过普通人,是因为皇帝可以不担心营养不足的问题,但是各种传染病,寄生虫也让皇帝的寿命不能超出普通人太多。


所以我们印象里古代皇帝大多都死的早,是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短,皇帝也不能超越时代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