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是什么?

砖家聊电影


《流浪地球》应该是第一部现象级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真正启航之作,中国科幻终于硬了一回。

质量是底色,话题是王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小破球也借此一冲云霄。

首先:宏大设定托盘,硬核科技更硬。

比设定,恐怕没有几个电影能胜过《流浪地球》。毕竟说起大刘的原著那可是洋洋洒洒几千字基本上全是设定都没有多少剧情的。

我们就先从背景设定说起,电影的背景设定在2075年的地球,那时的太阳急剧衰竭即将发生氦闪,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在太阳系内不只是地球,所有类地行星都会被摧毁,人类只有寻找新家园。

这时问题就来了,造飞船逃亡会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原著里形成了飞船派与地球派的争执,最后在争论中“流浪星球”计划脱颖而出。

既能保住母星还能最大限度让人类存活,多好。

但实际上飞船派才是更为实用的计划,电影中的行星推进器根本没法停止地球自转更不必说推动地球。

带着星球去流浪,想想就浪漫。

浪漫却并不代表软科幻,当这些设定成为大背景进行开阔的想象,宏大的场景将为硬科幻提供足够的舞台。

换句话说,电影科幻绝对过硬。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连学界大佬都称赞不已的气塞式行星推进器,以及它所搭载的重聚变发动机,无论是细节还是可行性都经得起推敲。

还有那科幻电影的常客“引力弹弓”的重力助推效应。《星际穿越》中女主角所乘坐的飞船便是利用黑洞边缘的巨大引力弹弓效应完成加速并逃逸。同样的情节在《火星救援》中也出现过,“赫耳墨斯”号飞船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返回火星营救同伴,同样也利用了地球引力的弹弓效应。

此外全语种翻译耳机、机械外骨骼系统、人工智能moss、冬眠技术以及食用蚯蚓技术等科技细节也很有新意,能使观众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未来感又不失真实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嗯!这是一部用心的硬科幻没错啦。

其次:科幻的壳,人文的核

流浪地球真的很美。

它的美不仅仅来自基于原著的科幻美感,还源于它的人文内核,对希望的坚守以及对于家的眷恋。

对于一部末世科幻来说,希望的话题总是老生常谈,但当它合情合理的出现却又会令人仿如初见般珍重,如新瓶装的旧酒醇香悠扬。

更不必说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这样一个信念显得多么关键。2500年的远征100代人的努力,支撑这一切的实际上并不是那一个个贯穿天幕的“山”,恰恰是这个虚无缥缈的希望支撑着这个名叫地球的文明。

更深层次的,在电影中的“希望”实际上具象化为了家。

这是一个极具东方思想的观念,乡土情结被放大至全球上升为全人类的情怀成为支撑这场浩大征程的精神核心。

第三:纵使世界末日,家还在希望就在。

就像电影中广播过后,人们得知世界末日的第一件事是拥抱家人,回家团圆。极具东方的手法有力地成为了全片的内核支撑电影的发展,在淡化处理对好莱坞模式模仿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迎合中国观众的需要以及春节过年的大背景。

所以这是一部非常东方化的科幻,在那科幻外壳包裹下的是温柔的东方人文内核,这内核是希望更是被投射到宇宙图景上的家国情怀、乡土情结,是所有东方人的终极理想。

就像这次疫情一样,面对灾难,全世界人民都在团结起来对抗灾难,而且成果颇丰。

但我们依旧欣喜于见到中国硬科幻的每一次不甚完美的尝试,毕竟,每一个真正的进步,都值得赞许。

我相信《流浪地球》是起点而不是高点,中国科幻的长路依旧漫漫,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未来或许就在不远。

很荣幸,你我能够见证这一切。


ll我的观影报告


充满厚重史诗质感的场景,电影里把中国人对故土和家的情感在太空彰显出来。电影里中国人类以非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使地球从太阳系启航,让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k哥娱乐


流浪地球的精华在于我国对科幻的一次进军和尝试,上线到现在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这让我们又看到了国产的希望!


剪单1点


电影的台词和剧情虽然有些尬,设定也存在着一些硬伤,但是就创意脑洞和特效上来看,逆袭的确当之无愧。

说《流浪地球》是一部反传统灾难片,还体现在其剧情安排上,以往的灾难片基本观众看了开头就知道哪些人马上要死了,哪些人下一步要做什么,而《流浪地球》不同,每一步的剧情推动,你都会觉得猜不透。

这部电影真正的精华所在就我个人而言,就是全人类在最后关头的不放弃。拯救人类的永远是人类自己,一个人是永远没有办法推动整个地球的,哪怕牺牲50万、100万人,但是只要35亿人能够活下去,那就是希望。


绿豆冰儿


《流浪地球》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科幻片,整部影片的特效的效果在国内影片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影片所展现出来的主题也是值得人们深思。在现在人类一味的追求发展,给地球带来了伤害是很大的。这种恶果最终还是人类自己吞下!所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有节制的开发能源!有效的良性发展,才不会让后代生活在地狱之中。个人认为是这部影片想要告诉大家的。

还有吴京在最后的舍生取义,用个人的生命去换取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也是给了自己后代一个得以生存的希望。是一位为识大局,牺牲自我的英雄。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消防员,现在的医护人员等等。他们也都是英雄!真正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偶像!

人生只是一场短暂的旅行,不能为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去破坏掉地球。换来的毁灭只有人类,而不是地球!


CHUN佬电影


刘慈欣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脑洞开得挺大,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而我,更欣赏的是,这部突破性科幻片的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

这部影片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人越是在绝境中,越要抱有希望,这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贵,永恒之光,人类的感情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生生不息,生命之中有爱延续;心有家园,燃烧希望之火。



小黑屋影院


《流浪地球》有着不输好莱坞半分的特效,却有着充满人情味的中国故事;它有着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却有着集体精神的内涵;它继承了阿瑟克拉克的科幻精神,又蕴含着刘慈欣先生的思想精华。从特效看,这一科幻片必不可少的基础来看,《流浪地球》绝不是五毛钱特效的生硬的拼凑,而是不次于任何一家好莱坞科幻大片的视觉盛宴。

其实我觉得除了特效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中国文化厚度的展现,换句话说它是只有中国能拍出的故事,我一直觉得:每个国家有怎样的历史,就决定了他们能拍出什么样的科幻电影。比如美国科技行业的发达,历史上是一个勇于探索、扩张的民族。这种环境让他们有着很合适科幻电影的土壤,也就诞生了无数经典电影,如《星际迷航》、《星际穿越》。而日本可以拍出《EVA》这样的作品,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二战战败,感受更真正的末世和全民皆兵,所以也只有他们才可以把末世感拍的那么精准和精致。

《流浪地球》则拥有完完全全的中国内核。除去显而易见的春节和回家不说,电影里展现出来的国破山河在、家园遭到破环但希望还在、保存火种延续文明、为了保护大部队而牺牲小部人、小我和大我的矛盾等等,对于这些元素作为观众的我们,其实在潜意识里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都可以出现在我们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抗战中对应的地方。这种电影元素的展现,真真切切的让你知道这是一部属于中国科幻的电影。


小七爱剧


流量地球的精华有这些:比如流浪地球计划的五个阶段,比如在不同情境下仍然成功化用的“让人类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这一话语,再比如对原著中无常与荒诞的更充分发挥。


90后剪辑


流浪地球”的时代,希望的种子就是钻石。

小朋友们此刻对文学不感兴趣,不理解强行灌输给他们的东西,夸张地假装自己陶醉于其中,都没关系,将来有机会懂得。

就算将来不懂也没关系。

在人类最危难的时期,仍然有文学,仍然有语文课,仍然有诵读声,这就够了。

在人类最绝望的时刻,被优先保留的信息中有文学,这就够了。

任何一个人的命,跟人类种族文化的延续相比毫无价值。

你我都会死,


积极向上得小时


《流浪地球》这部中国科幻片,讲述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和人类从此踏上了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而《流浪地球》的精华主要在于完美体现了中国精神。

1.舍身取义,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

当地球接近木星时,木星吸收了地球的大气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地球青年刘启挺身而出,太空空间站“领航者”中的刘培强上校也决定牺牲自己和空间站,他们一起拯救了地球,使人类成功逃离太阳系,有了安定的生活

2.众志成城,倾尽所有的集体精神

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以及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助推地球逃离太阳系;面对发动机的突发故障以及地壳运动带来的险恶环境,被强制征用车辆的平民刘启和妹妹韩朵朵从抗拒到主动加入救援任务,最后成为救援行动的主要支援力量之一;面对地球最后生死存亡的关头,离开救援队的纷纷回头,以人力推动硕大沉重的“针”,助力点燃木星逃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