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多年後誰過得更舒坦呢?希望過來人解答?

老張談三農


“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是很多農村年輕人和農村老人的困惑。農村年輕人更希望在城裡買房,城裡有更好的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而對農村老人來說,他們更希望“落葉歸根”在農村安度晚年。“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是有先後順序的,城裡有商品房是不能在農村建房的,而農村建房後是可以進城買房的。“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多年以後,肯定是農村有房的人過得更好些。為什麼呢?

1、很多人認為“城裡買房”更好,是真的嗎?

我有個同學在上海工作十年,在上海也買了商品房,可是一直沒有落戶上海。以前在上海只要買了商品房就能落戶,現在買了商品房還得社保積分達到要求才能落戶。同學買房六七年了,還得交滿社保三四年才有可能落戶。還有個上海的同事,他老婆是外地,結婚十年了,他老婆的戶口還沒落戶上海。在上海,沒有上海戶口即使買了商品房,也只是外地人。現在上海落戶條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在上海買房的人卻沒落戶上海的外地人實在是太多了。沒有落戶上海,沒有上海戶口,就是外地人,小孩不能讀公立學校,自己不能享受上海的養老金,和普通的外地人一樣的待遇。

2、“農村蓋房”真的不好嗎?

隨著“一戶一宅”的實施,“農村有房”是可以在城裡買房,“城裡有房”卻不能在農村蓋房。弄清楚了這個,就不會覺得“農村蓋房”不好了。在當地農村,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城裡有房,農村也有房。平時在城市(小縣城)生活,方便孩子就讀縣城的學校,過年過節回農村和農村老人團聚。但符合這樣條件的農村家庭,都是先是農村有房,再在縣城買房。如果縣城買房了是不能在農村建房的,即使你的戶口還在農村,根據“一戶一宅”,你名下有縣城的商品房,是不能建房,而且戶口遷出農村是不能再遷回農村的!

3、現在很多在城裡買房,戶口遷出農村的人,已經回不了農村了

很多農村年輕人在城裡買房,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醫療等資源。現在很多在城裡買房的農村人開始後悔了,後悔把戶口遷出農村,農村老家卻再也回不去了,沒辦法落戶農村了。沒有農村戶口,就沒有宅基地,沒有宅基地就不能在農村建房。沒有農村戶口,也沒有農村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使用權,也沒有農業補貼。現在很多戶口遷出農村的人,是“融不進的城,回不去的農村”。

結語: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使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更加宜居,但這些福利只屬於戶口在農村的人。在城裡買了商品房,戶口遷出了農村,就回不了農村了。不管是從現在還是以後來看,“農村建房”比“城裡買房”更好。


昕瑞生態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本人91年!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出門在外同事都是炫房炫車炫爹孃!作為出來的農村人我每次都是毫不猶豫說我家擁有一片大山,自給自足,樂哉樂哉。。。

13年23歲我帶款21萬!爸爸掏空壓箱底的錢給我首付買了房子,等額本息每月1500!20年期!媳婦陪我經歷過了三年的房奴生活!16年下半年全部還完了!提前還款不知道我這種選擇是不是對的!16年到現在滿滿的手裡又攢了13萬!雖然錢不多,但總想幹點別的!不喜勿噴,月工資 從13年3500到現在5000!努力就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了下一代,加油朋友!

相反,農村環境好,消費也低!今年準備翻新一下舊房子,畢竟老人不習慣住樓房!長開車回家逛逛吧,讓老人們心裡不必孤獨!

不管選擇農村還是城裡!每個人得選擇都有自己的原因!量力而行吧!日子都是越努力越幸運,越幸運越幸福!

不管怎樣感謝看到我信息的朋友們!


沂源小強


說起這個問題,就我一個農民工想法來說,是農村好了,將來老了,不掙錢了,也不用擔心物業費,停車費房貸等等。城裡買房就不一樣了,今天這費明天那費的,天天花錢,當然城裡也方便。現在的新農村,不是過去交通不便了,出門汽車公交車也挺方便了。老了在農村還可以自己種個小菜園,不用買菜,也不用但心沒錢,農村空氣也好,是我們將來養老的好地方,說起來農村好處很多


在青漂泊的70後


人過得舒坦不舒坦主要在於自己,所以在城市買房還是在農村蓋房,要看那種方式適合你,你就會過得舒坦。

我也是“被逼”在城裡有房,不是因為我有錢,相反,房子的首付錢都是爸媽的辛苦多年存下來的以及找親戚東拼西湊的,現在每個月的房貸佔據我月收入的一大部分。我之所以在城市買房也跟很多人一樣,因為婚姻。

可我並不喜歡在城市裡的那套房住著。在那套房子裡,我有種密不透風的感覺,四周的牆壁,幾乎整天關著的房門,讓我有種壓抑感。不同樓層的見面只是臉熟,同一樓層的見面看幾眼連招呼都不打,偶爾遇到幾個熱心的能講幾句話,但是難掩城市的冷漠感。站在房間的窗戶邊向外望,一眼看不到邊的是還是樓房,鋼筋水泥的堆砌讓人覺得沒有活力。

當然,這只是帶有我個人色彩的在城市居住地感覺,而且我一直生活在農村,自然對農村的生活更加習慣。對於沒有個人明顯傾向的人來說,究竟是選擇在城市買房還是在農村蓋房過得舒坦,我覺得要考慮以下幾點:

在城市買房還是在農村蓋房對於你經濟的影響。如果手裡頭沒有太多富餘的錢,而且收入不是太高,買房會掏空你目前所有的存款,也會造成你以後生活的拮据,這樣一來,你的經濟負擔就加重,生活壓力就大,那麼在未來,你雖然在城市買房,你可能過得並不舒坦。

你未來的工作以城市為主還是以農村為主。如果你在城市工作,沒有住房確實是一件麻煩之事,你可能需要經常為租房而煩惱,居無定所的漂泊感也讓你心神不寧。如果你在農村工作,在城市買房可能會成為你的一項投資,但未來房價如何也不能斷言,而且你的房子你這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居住,與你真的一點情感關聯都沒有。

你的人際關係或者“朋友圈”是否與你居住地匹配。人是群體動物,人不可能脫離人群而獨居。如果你居住在城市,但是你的親戚朋友基本都不在這個城市,那麼即使你經濟上富裕,精神上也會貧乏,人生活的好壞也不光看有錢沒錢。即使你不是十分有錢人,但是有事沒事能夠經常和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生活的也會不亦樂乎。

當然,你也有可能向我一樣被逼在城市或者農村二者之一有房,比如考慮到婚姻問題、孩子上學問題等,有些時候真不是個人能夠做的了主的。

生活沒有定性,過得怎麼樣,完全看你是怎麼個過法,不管在城市買房還是在農村蓋房,都要努力去適應生活,然後才能過得好生活。


華哥的三農


個人覺得還是蓋的房子住的舒心,因為蓋的房子面積大,住著舒服,還有院子,院子裡還可以種菜,種些花花草草什麼的,買的房子都是樓房,天天出來買菜還要上下樓,就算有電梯也覺的不方便,一天不知道要坐多少次電梯,像我做電梯都會頭暈,年輕人可能不覺的有什麼,可是老年人都不願意住樓房的,就說我公公和我婆婆他們都不願意住樓房,都願意住在老家蓋的房子,一出門還能在院子裡走走,還能在門口種些菜什麼的,還可以去鄰居家裡串門子,聊聊天,說說話,畢竟他們住了幾十年了,要是在城裡住樓房他們會覺的很悶的,很拘束,不方便,所以我覺的到老了還是蓋的房子住的舒心


鄉春


這過得舒坦不舒坦,我認為這其實與人們的心境有關,與是在城裡買房或是在農村蓋房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我是屬於在城裡有房,在農村也有房的一部分人,而且在我們這邊,像這種情況的也不在少數。

城裡有城裡的便利,農村有農村的樂趣,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咱們就來看一看怎麼樣才能過的舒坦。

我有一個朋友,大家都叫他“冰冰”,他的老家地處我們當地一風景旅遊區,而冰冰也是屬於在城裡有房,家中也有房子這部分人。這不,近幾年人們生活好了,注重休閒遊,城市裡到他們老家山上旅遊爬山的人絡繹不絕。而冰冰則是每到週末,必然回到老家住上兩宿。為的就是爬爬山,找一下兒時的記憶。用他的話說,工作了一個周,週末回到老家,那叫一個舒坦。

我的另一個朋友,是位記者,早些年通過打拼,在市裡買了樓房,但人家農村的房屋一直沒賣。一開始出來那幾年,他覺得離開農村就是舒坦。因為如果在老家,睡到日上三竿那可是要被街坊鄰居笑話的。由於工作原因,白天四處跑新聞,晚上又得加班加點趕稿子,所以早上總想睡個懶覺。這不,搬到城裡住,防盜門一關,誰也不打攪誰,甚至於鄰居之間有的成年兒都不說個話。所以他認為,在城裡居住還真比農村舒坦。

前些日子過中秋節的時候,開車載著老婆孩子回農村老家與老母親一起過節,當接近老家的時候,那鄉間的小路明顯變窄了,於是慢下了車速。兒子搖下車窗,說還是鄉下好啊,聞著這空氣渾身都覺得清爽。說到這裡,還特意做了幾下深呼吸。回到家裡,我特意去母親擺弄的小菜園轉了一圈,看到架子上的熟透的小西紅柿,摘下來直接填進嘴裡,那味道就是不一樣。

母親生日是農曆十月,每年生日過後,我就將老母親接到城裡,因為在農村老家取暖還是靠燒煤,並不是很安全,而到城裡有暖氣,比起農村就舒坦多了。不過,每年一停暖,母親就會要著回農村老家,在她看來,在城裡貓冬是舒坦,但春天一到,她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小菜園。不管怎麼說,人家覺得生活了一輩子的農村老家透露著那股熟悉的味道,往老家土炕上一躺,別提有多舒坦了。

所以說,這住的是否舒坦,是看的是每個人的心境,出發點不同,這種感覺就不同。城市有城市的優點,農村有農村的好處,朋友們如果是你,你會覺得哪裡舒坦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感受,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建行漸遠


怎麼說呢,對於我們來說多年以後還是農村蓋房舒服,因為農村蓋房安全。現在城市都是小區房,安全隱患很大,但是小孩上學在城裡會更好,畢竟城市教育還是好一些,這裡說明一下額,我也不是說農村的不行,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雖然在城市,但是我還是農村人。只是城裡能學的接觸面會更多些!我們希望在孩子自己工作的時候我們就會農村住,相信那時候國家的發達政策農村會比城市更美,到時候城市人估計都要發展到農村去……蓋個不錯的房子,在種點地蔬菜啥的,天天都能吃綠色安全食品,再養點雞鴨想吃就宰……哈哈,這就是我個人的認為!


生活達人木子李


“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同樣是住房子,多年後誰會過的更舒服呢?我認為同樣是住房子,“城裡買房”是現實需要,“農村蓋房”更是無奈之舉。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城裡買房是現實需要

近幾年農村人口逐漸減少,村子裡的好多人都進城打工安家了。在城市生活,首先要解決吃和住的問題,所以就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在城裡買房。

城市生活需要買房,孩子教育需要買房,生病治療也需要買房。所以我認為在城裡買房是一種剛需,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最重要。

雖然好多人不喜歡城市的生活環境,我也不喜歡,但是迫於現實和生活壓力,也只能在城裡買房。城市的生活環境沒有農村風光好,雖然村裡生活條件差點,但無拘無束,心理上舒坦。



第二,“農村蓋房”也是無奈之舉

這些年村裡人都掙了錢,再加上有國家補貼,大家都在村裡蓋了房子。但是房子一家比一家漂亮,人卻越來越少。

大家回村裡蓋房子的想法各有不同,有為了將來養老給自己留退路,有為了家中的父母,也有一部分是純粹為了面子。有時候是不想蓋,卻又不得不蓋,確實很無奈。


第三,無論城裡還是農村,舒服與否,在於自己

其實城裡或者農村都有適合自己生存的法子,城裡條件好,卻壓力大,生活不如意。農村條件差,卻心裡自在。舒服不舒服全在於自己,只要自己決定了就是對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無論是城裡買房還是村裡蓋房,只要適合自己,才是最舒服的,沒必要非得限制於地域差異。


杞果果


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多年後誰過得舒坦?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第一,要看是誰在城裡買房和誰在農村蓋房了。如果你都在城裡工作了,不一定是做公務員或老師,而是你在城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老婆孩子都在城裡,那當然是在城裡買房舒坦,難不成在城裡工作、在農村蓋房舒坦?農村蓋房給誰住呀。

第二,要看你長期的生活規劃打算了。如果你在城裡打工只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供小孩讀書,你總有老的一天,而且經濟條件又不允許在城裡買房,還是要回農村蓋房的,不蓋房去哪住?況且,現在農村的條件不斷向好,回農村蓋房是挺不錯的,很多人不都是這樣嗎?在外打工掙錢,回村建房娶媳婦。

第三,要看你的經濟條件和生活需求了。如果你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在城裡買房未嘗不可。在農村老家蓋房子也不是一件壞事,但前提是不要建設浪費,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建來看的。當然了,如果你是一名公務員或老師,在城裡享受政策性住房,就不要回鄉佔地建房了,那是不允許的。

總之,蘿蔔青菜,各有所好,各有各的需求,舒坦不舒坦,只有他自己知道。你認為呢?



我們【三農通訊員】,更多交流請點擊關注。


遇見廣西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作為一個農村人,農村建房與城市買房是一個相同的結果,都是為了有房住;但又是一個不同的方法,農村自建與城市直買。多年後,是城市買房的更加幸福呢?還是農村建房的更加幸福呢?要我說,都會是很幸福的。只是側重點不同,可能體驗會不同而已!



農村建房的好處:宅基地確定後,一般是想咋建就咋建,當然外形要根據當地要求,與大眾保持一致。我們貴州遵義的建築風格是黔北民居式,整齊劃一,非常漂亮。外形根據要求本就很漂亮,自然不會去改動了,但是內部設計可以自己做主,想怎麼建就怎麼建,心隨你動即可。比城市買房自由,都是建設好的,你只有裝修的份兒,沒有改建的權利。再者,從費用上來說,農村建房要便宜得多,花同樣的錢要得到幾層房子,自己建房更划算。農村交通越來越方便,空氣質量越來越好,生活在農村是很舒服的。



城市買房的好處:只要有錢想在城市買房,花錢就能買到高、中、低檔各種類型社區的,不用操心建房之事,買了即可裝修居住。城市交通比農村更方案(擁堵除外),無論火車、飛機、客車,有其便利之處。最關鍵的是城市教育資源豐富、生意門道豐富,要比農村好,這些都是農村人去城市買房時最看中的。當然,城市買房的費用高,代價大,這一點大家心裡也明白。但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在城市做點生意,這也是不錯的想法。



如果要問多年後誰會過得更幸福?我覺得從現在的社會發展看,都會很幸福,只是各自側重點不同,可能在心裡有不同的體驗。作為我,我是喜歡農村的。如果有相同的錢,我會考慮農村建房,而不去城市買房。至於孩子學習的事,可以考慮找個好點兒的學校,讓孩子寄宿學校,週末接送或自行來回。也許孩子寄宿讀書的費用,比城市買房要便宜得多。至於生意之事,現在是網絡時代,網絡無界,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做生意,都不存在障礙。我會更傾向於美麗的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