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如人,做人如作品。有哪些品行和作品始终如一的作家或者诗人?

咕噜顾十三


这样的人真的有许多,不过我在这里说说朱自清先生吧。

朱自清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的作品自然清秀,纯正朴实,诗意盎然,高雅洁净,充满正气,充满骨气,当然,也不乏勇气。他的为人也是如此。伟人曾经赞扬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伟人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也有人赞美他的为人“同朱自清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腆厚从平淡中来。”

其实我们从他的作品里,也能看得出来。比如他的《荷塘月色》,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在院子里坐着乘凉,他的心里依然是颇不宁静的。他独自一人走在一条曲折而幽僻的路上,虽然路旁也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但是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那是他生活的黑暗时代的写照,他是孤独的渴望自由的战士,正盼望着光明。

荷塘里,一片孤寂,荷花正奋力生长着,尽情怒放着。无论田田的叶子,还是袅娜的花朵,及至荷塘深处的莲藕,都在抗争,要挣脱束缚。

未来是美好的,同样的荷塘里,依然长着喜人的荷花,人们可以安详而幸福地生活在荷塘周围。青年男女们可以荡着莲舟,下荷塘采莲,她们划着小船,穿行于硕大的荷叶间,分开荷花和荷叶慢悠悠地向前荡去,采摘两旁的莲子。嫌太阳晒人了,姑娘就随手摘下一朵大荷叶,当草帽戴在自己头上,遮阴;渴了,可以捧一捧荷塘里的凉水润喉;饿了,剥开青绿的莲蓬,那白嫩的莲子就可以充饥,偶尔那个姑娘再唱上一首《采莲曲》,那就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啦。这就是先生向往的-我们现在的新生活。

不过风终于来了,送来了缕缕清香,还有那远远的歌声,那是战士渴望已久的战斗的号音。而且月光已经正好,离天亮还会远吗?

而今这样的非常时期,我们更要提倡这样的正气,骨气,志气,和勇气。


西西林林


作品如人,做人如作品,霍达就是一位用人品来写作的优秀作家,用侠骨柔情道出人生真谛,让读者与作品同呼吸共命运。

霍达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大学时认真阅读的经典著作,通过作者写回民玉石匠人用心血雕琢传世精品的执着信念来展现人的奋斗历程,我第一次体会到打造传世精品,要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呼吸共命运,用生命进行雕琢,付出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通过读书,也了解了作者,作为回民女作家,不局限于回民匠人的生活写实,也对社会变迁和人的命运有深刻的理解。读书如读人,大气概写出大作品。正如冰心评价,“她着一身家常便服,随性、朴实、爽朗。说话时,整个人都会变得抑扬顿挫:时而低眉敛目,柔声细语;时而一板一眼,绘声绘色;说到不平处,横眉怒目,声音也高了八度,仿佛随时会拍案而起。”

当时作为一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步入大学校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从趴在书本里苦学走来,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从县城来到大城市读书,感到视野一下子开阔很多,世界真的是很大,和想象的截然不同,究竟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面对这个社会,毕业后以何种精神状态来就业,养活自己甚至是家庭。

我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品格和意志,才能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爱上了人物传记和励志书籍,疯狂地吸收着知识,但重读《穆斯林的葬礼》时,我的思想有了一些升华,似乎她就在那里等着我,告诉我答案。

正如书中所说“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你爱上了一种东西,愿意用全部心血去研究它,掌握它,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永远也舍不得丢弃它,这就是事业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业与乐趣结合起来,有时迫于生计,真的不容易,到任何事情都要研究它,掌握它,最后无限大地创造条件去接近兴趣,因我所爱,所以全身心投入。”

“从来也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透彻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命运,只不过从各不相同的方式和不可知的命运较量而已,或逆来顺受,或奋起拼搏,拼搏的动力不仅来自“自知”,而且来自幻想——美好的幻想往往既是辉煌的人生的起点也是终极目标。人生需要幻想,幻想使人生变得美好是有限的生命变的被无限!”

在新时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都一直在与命运抗争,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实现人生的自由。我经常以飞鱼和蜗牛来激励自己,飞鱼与蜗牛在大自然面前算不得强者,一个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一个是用脆弱的身躯顶起厚重的家,生活本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从早晨起来,每个人都要迎着太阳坚定向前。

命运不会与任何人开玩笑,有得有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可断了奋斗的信念,活着就要奋斗不止,不是给别人看,而是让自己更加从容有余。

“你是一个人,人是大自然最光辉的杰作,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乙烯的宝贵生命!如果看不到明天,今天也就毫不意义;牢牢地抓住今天,明天才能属于你!”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一直陪伴我前行,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飞鱼蜗牛


作品如人,人如作品。然而在文化界品行和作品始终如一的却没有很多。很多人做不到却还要冠冕堂皇的称为诸如寻找灵感、时代所迫。唉,不过一地鸡毛。

说到人和作品始终如一的首推鲁迅。鲁迅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是他人难以逾越的,毛主席也称赞道: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傲骨,作品也如他的人品一样:不畏强权,勇敢的用作品揭露时代问题。大师成为大师是有理由的,鲁迅的文章以至于到今天也在揭露着时代问题,这就是智者的作品。

谈到鲁迅,可能更多人也会提起关于鲁迅婚姻的问题。鲁迅在有原配妻子朱安的情况下喜欢上了许广平并且与后者结了婚。但是这确实是时代造成的问题,当然鲁迅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鲁迅在这种问题上也像许多人一样,人性是复杂的,鲁迅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其他。但是鲁迅人品和作品是没有问题的,鲁迅是时代的智者,用笔展示了时代的悲剧。现在再读鲁迅,更觉得大师的伟大,每一篇作品都可以用字字诛心来形容。

鲁迅用作品给我们带来启示,他在作品中说他写作有三个目的:

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三是他的敌人,“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鲁迅就是作品如人、人如作品的大师,做到了知行合一。因亲人生病难治而出国留学学医,因国家民众未觉醒而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

大师的作品字字诛心:

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且介亭杂文附集》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

最喜欢鲁迅对中国青年的鼓励: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重读鲁迅, 草民小许,与君共勉。


草民小许


著名作家浩然,作品如人,浩然正气,始终如一,著有《金光大道》《艳阳天》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正必压邪


杜甫,苏轼,鲁迅,巴金等。


江山js


古龙,作品如人,,放浪不羁


国医卫士


贾平凹《自在独行》《愿人生从容》 虽然评分一直不算高,但是读过他很多书,觉得他写的东西都能看得到他的内心。作品如人,传递的讯息给人的印象也是如此。


圆脸砂沙美


鲁迅先生就是最典型的这样一个作家。


寇米根


很多作都是这样吧。生活阅历多,个人观点见解就多。


农民工南漂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社会的认知就不一样。所以最后得到的感触与理解也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