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没忍住在父母面前哭了出来,并且说了一些我心里的话,然后父母的态度忽然变得对我特别好不适应怎么办

WS8384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每时每刻想起来我都觉得心酸。从我记事起印象里父母都更向哥哥,直到我外出上学,直到我在外面受伤无人诉说时,我才意识到父母的爱,藏在日常生活里。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的表达方式也会不同。作为孩子我们也需要理解平凡的父母,因为人的性格不同,父母的性格可能大大咧咧亦或心思细腻,父母也有他们那个年龄段所要面对的事情,有时候会忽略我们的感受也属正常。

不妨我们经常跟父母谈谈心,告诉父母自己内心的感受,良好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剂,对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样适用。由诉说内心的委屈之后父母突然对自己很关心,也说明了平时我们的沟通较少。

我从17年才意识到我跟父母沟通的次数太少,一月打两次电话说说家长里短就结束了通话。前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我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父母的内心,每天的视频通话让我跟他们的距离拉的很近。

欣然接受父母的爱,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多多付出自己的爱给双亲,不留遗憾。


默默默沿


我在前婆婆面前掉过眼泪,远嫁,刚结婚那会儿,当她是母亲,可是月子里太多的不容易,那会儿不知不觉在前婆婆面前掉下了眼泪。我没有哭,只是这个眼泪扑扑往下掉,而我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眼泪是我的心声。婚姻太累。然后她坐在我面前看到了这一幕,然后对我态度好了,会烧菜给我吃坐月子。但是后来她还是原样了,因为我也做不到她期待中的那样,她对我失望。外人面前不轻易哭,哭了就是想放弃了。十年后,我终于拿到了离婚证,不容易啊。其实大家都不容易。前婆婆,前夫和我,我们都不容易,但是仿佛就像战国时期的三国,总之思想难以统一。好累,去年放手了。


樱花蜜桃1


这个我有发言权,我们家有哥哥和我两个孩子,但因为哥哥从小经常生病所以我的父母照顾哥哥多一些,但是小时候的我非常不理解甚至怀疑我是捡来的孩子,常常独自伤心。我把我这些难过的想法写在日记里,突然有一天我的日记被我妈偷看到了,看到我写的这些话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知道我受了很多委屈,她眼睛也哭红了,找机会跟我说其实他们爱我和哥哥,都是一样的爱,只是哥哥从小生病多所以关注他多一些。从那以后爸妈的重心都转移到我身上来了。其实,你的爸妈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不是心理学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跟他们说开以后他们自然会明白,也会关注你在意的问题。相信你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你很幸运,他们已经为了你而改变说明他们有多爱你啊!


豆腐脑加糖不加盐




迷糊的龙凤宝妈


最近抖音有一句已经刷屏:孩子,你这么懂事,想来一定很辛苦吧。

这句话其实也只是一杯鸡汤而已,但是却戳中不少人的痛点,让人泪流不止。

所谓懂事和辛苦根本毫不相干,或者二者的联系并不大,只是人都需要感情的宣泄,这句话只是开了一道口子而已。

话题好像有点扯远了,下面咱就说说题主的问答。

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越来越不愿跟自己的父母谈心说爱了,就算有心思也会藏在心里,不愿示人。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家庭情感关系吧。

我们一直都是一个感情内敛的民族,小的时候还好,向父母撒娇,抱着脖子说爱,纯真天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别说是跟自己的父母说爱,就算是坐下来好好谈心都有点小心翼翼,生怕会流露出太多情感。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知道这种现象,却不知道其中的因由。

但这却直接影响了我们和父母的感情沟通,所以平时里跟父母都是客客气气,或者是有话也不愿谈。

我真怕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也会如此。

越是懂事的孩子,其实内心越是敏感,越是需要情感的关心和慰藉。

从题主描述来看,你真是我上面说的那个懂事的孩子;因为懂事,因为不用操心你也可以做到最好,也可以过得很好,所以父母对你就不太用心。

但是其实呢,因为懂事太多,因为心里知道父母的不易,所以自己就特别坚强;但是也因为懂事太多,所以在情感上会更渴望能得到父母的关心,只是因为考虑的太多,所以就可以隐藏自己的情感需要。

父母一直以为你很开心,你很自主,但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坚强和懂事不过是伪装,内心里还是渴望父母的情感关怀的。

这样以来,两方彼此都是自以为是,谁也不明白谁的内心真正需要,所以才会造成如此误会。

既然窗户纸已经捅破,其实也早就应该捅破,父母和自己坦诚相见,明白彼此的需要,这不正是好事一桩吗?

题主因为感情流露,在父母面前又流了眼泪,说了心里话,所以感觉有些难为情。

而题主父母因为一直忽视了题主的感情需要,所以便心有歉疚,感觉对自己的孩子太不了解,没有给够足够的关怀,所以就想着将功补过。

题主说不太适应,但是我想题主心里一定是很开心吧,这也不正是题主想要的吗?现在已经达成了心愿,不适应就不适应,时间长了就适应了。

再说了,题主一场哭泣和心里话就换来了父母与自己更好的相处,更好的家庭关系,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已的事情,也是多少人都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希望题主以后就按照这种模式继续下去,我相信你们一家人会越来越幸福的。


东凌情感说不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从你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独立,平常不怎么需要父母操心的孩子。

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有几个孩子,父母的爱就会有偏差。我的原生家庭有三个孩子。我的姐姐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是家庭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我的弟弟呢,是在父母的期待中降生的,对他的宠爱程度自然不在话下。与姐姐和弟弟相比,我就像这个家庭多出来的孩子一样。尤其是跟父亲关系变的越来越差,谁看谁都不顺眼。后来早早的就出去打工了,逃离了那个不欢迎我的家庭。

在外面打工的日子,就算是受了委屈,我也从不跟他们讲 ,只是把挣到手的钱,全部寄给她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爸妈对我变好了,甚至比对姐姐弟弟还好。邻居说我爸妈,你家小时候最不受待见的孩子,现在是最孝顺的。

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于童年的那段记忆,我觉得不是父母不爱我,可能是孩子多疏忽了,他们发现的时候,能感觉到有在尽力弥补我。

我的故事和你分享是想说,有时候因为疏忽,或者因为缺少沟通,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父母不爱我们的感觉。但是父母一旦发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态度来个大转折。一下子会让我们感觉受宠容惊,不习惯,但是慢慢适应了他们的改变,就好了。祝你幸福!


小洋洋的一家


我从小就是和我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一直到上初中,和父母关系吧也不是说不好,就是有点隔阂。到初中的时候,在父母面前干什么都很拘谨,就算吃了零食都要考虑好久,怕拿吃的会挨说,这种状态一直到大学吧,等我上大学才开始每周打电话,那时候才感情好点吧,但是有啥事我也不会说。也不是说很叛逆,就是不亲近吧。

我工作后每次回家我都不会空手回去,一般都是买点吃的,我父母对我态度还行吧,现在感情比以前要好了。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尤其是像我这种小时候没在一起的,但是父母毕竟经历比我们多,多多少少会理解一些工作的不容易。我觉得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有什么困难也不会和父母说,父母可能知道一些也不会直接问,不管我们多大年纪在父母面前都是孩子,所以当我们在父母面前表现出遇到的困难,父母肯定不会责怪,毕竟他们更心疼自己的孩子。所以有什么事要和父母说,真的心里很难受的话,该抒发就抒发,对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常小律


看到这个问题 首先我好激动 因为咱两有一模一样疑惑的感受,甚至一样的相同经历 不正好说明了同一个世界同一批家长嘛?

但是对我态度反差萌的是我奶奶

小时候我比较倔 不太听话 她总喜欢呵斥凶我 所以在我认知甚至心理上多少不喜欢奶奶 久而久之就变得不爱说话 疏远和逃避她

现在好啦 她们开始对我们好了 我们反而不适应了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交流互动较少,现实世界面对面交流较少 导致我们不爱对父母吐露心声 无论是开心的或者悲伤的都不爱分享和交流 才会如此生疏

第二:自我敏感和缺乏安全感

第三:换位思考,生活压力较大导致父母忙于生计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这都是常有的现象 又或者父母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对 自己不能接受 就懒得说不爱说 一旦某天突然承受不住委屈了爆发了 所有的矛盾就接踵而来 等等

有些偏题了

但我想说,无论是什么原因 现在父母开始重视关心关爱你了 不是好事嘛?可能刚开始你会有这样的不适应是很正常的现象,

你要知道,父母永远是热爱自己的孩子哒 其实这样的问题 早就该说出来了 一直憋着

第一:你会想不通 变得更加不愿意说话不爱交流 性格还可能有些偏激 这对于你的成长不利哦

第二:及时沟通和交流 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解决 有助于家庭和睦

兄台,希望你日后能乐观的面对父母的好 不要觉得不适应变扭 每个人表达的爱意不同 但是都是爱我们哒

现在的我 跟奶奶相处也挺好的 交流也多了 每到节假日都会回家陪她吃饭 还会送上小礼物逗他开心

再说了 在父母面前哭一场又不丢人 能在亲人面前做真实的自己 我敬你和那些勇于尝试跟父母面对面交流哭诉的人是个汉子 你要知道 现在好多年轻人都不敢或者没有这个机会诉苦呢 最重要的是 你也不亏啊 换来父母对你的关心关爱

慢慢适应 相信你可以的 当然我也在这儿祝你往后幸福快乐安康!


法海请留步


很羡慕你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肯定跟你有同样的父母。有很多事,从来不能跟他们说。而且,他们心特别大,情商特别低,从来不觉得我过得有多难。甚至有时候明示暗示,他们都不会理解。我也很想在他们面前发泄一下,把自己的不顺都说出来。但我估计就算我说了,他们也不会觉得我有多难。除非我死了。他们可能会觉得我确实遇上困难了。你的父母能明白你的困难,对你态度转变,是好事。最起码,你在他们面前,不用再伪装自己了。也不会可怜到没人可以倾诉了。坦然面对吧。


豆腐小王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很多时候,我们长大了,都习惯什么事情都自己憋在心里,或者是跟朋友倾诉,但一般不会跟父母去沟通,可能也是因为长大了,我们跟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了,说心里话的机会也几乎没有了。可能就维持着表面的你想我让我知道,我才能知道的关系。

父母有父母自己的生活压力,有自己的烦恼,一般也不会跟我们说,可能有时候他们自顾不暇,所以看到我们表面上没什么问题,就以为是真的没有问题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没有交流,只会让关系越变越远。这个时候,彼此都感觉陌生了,可能就忘记怎么对对方付出了。

像你这个问题,因为你跟父母说出心里话了,父母可能责怪自己太疏忽了,没有了解你的真实想法,觉得愧疚了,所以想加倍补偿。如果你真觉得不适应,不如找时间跟父母谈谈,聊聊天,像朋友一样去交流,去了解彼此真实的想法,包括对生活的看法,对未来的看法。也让他们没必要特意对你好,告诉他们你会不习惯,你已经不是小孩子,拥有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不用太多于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