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是什么?

砖家聊电影


一个好的电影首先是要讲好一个故事,画面只是电影的一部分。电影在特效方面确实下了功夫,但是在讲故事方面出现了问题。

从影片内容来讲,主要就是说年轻人为寻找新的家园,展开以秒计时的生死之战,展现出为了共同的敌人,全人类团结在一起拯救地球家园的事情,也展现出今天科技力量的强大。当然更多的还是表现出人类在面对共同危及时的团结。

从奉献的层面来说,这里是正面突出了中国科研工匠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和家人分离异地的辛酸和无奈,对于家人和孩子这些科学家他们是不称职的,真正的诠释了中国科研工匠的无私牺牲精神,也展现了遇到困难时的坚毅精神,我想当很多人看到这一场面时,内心是无比感动、激动、自傲的,这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深的感谢他们,我们将以你们为学习的榜样。

也正是因为随波逐流,才有特立独行的未来。试想“流浪地球”计划的失败,假若不是科学家的失误,而是被像刘培强的儿子这样的普通人,或另一些图谋钱财或个人享乐的坏蛋破坏,或者被木星文明抵御,人类誓死守护,是否更好。科幻片需要有情感才有深度,但只是拉扯一些儿女情长就略显肤浅了。中国自古就有英雄不为儿女情长所左右,他们从来都不是无情人。


咸鱼追剧


个人觉得起码有以下4点精华:

1,开创了中国电影科幻大片的起源。

2,这部作品并不是简单科幻电影,也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拥有拍摄科幻大片能力。

3,科幻为何称为科幻,那就是对未来的想象,这也体现出中国编剧的实力。

4,视觉效果堪称盛宴。



小飞侠纸裤子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2018年郭帆执导。

由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 这部科幻电影主将的是太阳系不在适合人类生存,人们开启了“流浪地球”的计划去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故事。

故事的特效火山喷发,地震,海啸这些灾害做的十分的震撼这无疑不将我国科幻电影又推入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部影片让我觉得中国拍摄,但并没有刻意的把中国的地位写的很突出,反而是把全球的人类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主演吴京饰(刘培强)作为一个系全人类希望的新住所探寻的一员,家庭和全人类他选择了为大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应为在他儿子很小的时候他离家了后来还有放弃了他母亲,这给很小的刘启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他们父子二人的隔阂也越来越大,影片最后刘培强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变成了满天星,在这一瞬间刘启的仇恨瞬间瓦解,他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再也回不来了,内心深处多年尘封的亲情也终究就是敌不过血浓于水,这就是生死的召唤。

这部科幻片是中国科幻片的新的征程起点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蓝桉影视


流浪地球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科幻的先河,尤其是在特效上面,视觉效果可见一斑。特效这一方面恢弘的冰山、浩瀚的宇宙、喷射的蓝光发动机、这些对于流浪地球都是无比震撼的。

影片开端,地球被强行停止自转,进入地下城生活的人方能生活下去,因此地球上人口锐减,主角们机缘巧合踏上了运送火石的任务,拯救世界,这部电影的主角,没有像超人的超能力拯救世界的能力,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不是神仙是凡人,他们靠着人类的智慧点燃了木星,并在点燃木星过程中困难重重,他们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感到了全世界,以至于全世界人们团结一致,为人类生存战斗,坐在屏幕前的我们为他们感动,为他们骄傲,这部电影里没有夸张的显示谁是世界英雄,可又体现了人人都是英雄的主题,最后联合国发布了消息还有七天世界和家人团聚吧这又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最后在生存上的绝望,最后在各国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成功,保存了家园,我觉得影片的精华所在是人类在面对困难绝望之时,人人体现了大无畏精神,就像我们这个国家这次面对疫情一样。


球上幽月


充满厚重史诗质感的场景,电影里把中国人对故土和家的情感在太空彰显出来。电影里中国人类以非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使地球从太阳系启航,让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k哥娱乐


影片中,太阳的衰老和膨胀、万座高耸入云的发动机、点燃木星等等科幻设定,真正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特别是在地球危难之际,是我们中国人挺身而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拯救地球的壮举,更是让我们产生一种勇于担当的民族自豪感。然而遗憾的是,那些重要的科幻设定却没什么科学合理性,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要带上地球去流浪,我们还是要利用真正的科学,而不是仅止于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幻想。


社会奇闻在线观看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地球本来是围绕太阳转的一颗小行星,可是因为太阳即将毁灭将会吞噬地球,同时地球表面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八十几度,宛若整个南极。人类只能住在地表层负一百多层电梯的地球里面,人类决定将整个地球打包走,亡命宇宙。为此人类在全球制造了1万多台很大的推进器和转向机,帮助地球改变转向,用时2500年,到达宇宙里的新家园。

他们在前进的路上碰到了木星,木星有很大的引力,吸引着地球的大气层,而且强大的引力会将地球和木星相撞,并且将地球瓦解掉。人类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地球不撞到木星,很快就要到世界末日了。全球政府也发布通知让各国救援先锋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着地球灭亡时刻的到来。

中国救援队在最绝望的时刻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木星上有很多氢气,点火发射火力到木星上点燃木星氢气,让火力冲爆力推开地球不让地球撞击木星。为此其中几位队友,在执行这个任务中丧命,还有几位身受重伤,历尽千辛万苦,可惜已发射的火力离木星还差五千公里。

就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宇宙飞行员决定点燃宇宙飞船,然后自己带着飞船上的燃料飞到木星上点燃木星,可是国际政府因为那个飞船里有很多重要的文件和人类的文明种子,让他放弃地球。这位飞行员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亿人类还是独自将飞船飞到了木星上,引爆氢气黑洞并且光荣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地球的获救。

看完这个电影,我觉得人类真的很团结一心,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大家都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抖精彩


流浪地球》昨天去看的,我看的时候在拿这部影片和外国同类型的作比较。发现电影还是很不错的,特效和演技都还不错。我现在只是谈谈这部电影让人疑惑的地方和答案,这也是很多人较真的东方。甚至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些不合理的情节给出来极低的评分。我也没看过原著小说,单纯后面回想电影内容和周边解说完善,我也不确定真伪。

1.主角兄妹为何要逃离地下城?影片交代的不是很清楚! 男主角逃离是因为叛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母亲是植物人状态住院,地面环境恶化时,其父亲作为宇航员,他的直系亲属有直接进入地下城居住权利,也就是名额是主角和他的母亲,但是他母亲是植物人,他外公没有直接进入地下城居住的权利。于是他父亲放弃了妻子的治疗,任其死亡,他外公作为监护人和男主进入地下城。所以男主和他外公关系不好,跟他父亲关系更不好,一开始还能忍,但是他父亲在空间站退役,马上就要回到地球,他不想见到自己父亲,所以想逃到其它地下城居住。 女主并不是男主亲妹妹,她想离开地下城并不是逃走,而是想去地面寻找自己父母的遗体。所以在得知哥哥不回来了之后很惊讶的说漏了嘴,害两人差点被黑社会抓住。

2.为什么要带着地球走?坐飞船不是更好吗? 看过机器人总动员的人应该知道,当地球遭到灭亡危机的时候,诺亚方舟式的逃离似乎是欧美同类型的固定思维。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劲带走地球?原著里其实有飞船派和星球派的争辩和冲突,但是电影把这个冲突给细化分散在了电影情节里。电影里的情节作了很多应对方案【能带走地球带走地球---带不走地球空间站和宇航员也要到达目的地--宇航员死光了,飞船携带的DNA和关于地球的一切资料也要到达目的地】但是只有带着地球走,才能最大程度保存下地球的现有生命,不然几艘飞船能带走多少人?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就很具有中国风格。其实作者刘慈欣在采访里也说了,凭那些发射口,根本达不到让地球像电影里一样移动的效果,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地壳板块运动,可能地球会变成椭圆的,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这个BUG就不要去纠结了。

3.火石为什么不在地下城留备用的,而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用卡车运输安装这么麻烦的操作? 其实《流浪地球》世界观里并没有影片中那么和谐,还有一批“叛军”存在。他们根本不相信灾难会到来,就是一群敌视政府的喷子。所以他们也会四处搞破坏,影片中,有架救援机坠毁,主角们去营救时,那群人那么疯狂偏激的自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火石是被另外安放在其他地方的军事基地里严加看管的重要物资。

4.支援杭州的小队,在发现杭州地下城已经被毁的情况下,为了阻止队长继续无意义的救援,为什么要开枪打坏火石?一名队员又为什么会冻死? 火石是需要电力维持基本运行的,当时救援车已经损毁,火石失去了电力维持,当时就只能把防护服的电力分一部分给火石,本来算好电力可以维持到杭州地下城,结果地下城已经被毁,供给火石的队员因为防护服电量过低,恒温系统停止工作,被活活冻死了,如果继续救援,就必须要维持火石的基本电力供应,也就是其他队员也会被相继被分走电力而冻死,为了阻止失去理智的队长继续执行救援任务,所以开枪打坏了火石。而队长失去理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家人,就在杭州地下城,牺牲了这么多好不容易赶到目的地,结果发现一切都是徒劳,队长接受不了,如果救援任务不继续,那之前所有的牺牲都白费了。

5.上海的大峡谷是怎么回事? 那不是大峡谷,那是被冰封的海啸,然后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也就是说,地表在进入冰封时期之前,上海已经被大海给淹了。



初吻给了奶嘴Zzz


2019年开年的鸿篇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截至2月12日的票房已超26亿元人民币,虽然全片剧情以人类生死救援为主, 但还是出现了多种令人眼前一亮的原创武器装备,QBZ47突击步枪。根据影迷考究,也可称为“47式突击步枪”,熟悉国产轻武器命名规则的童鞋可能会感觉十分亲切,片中这种于2047年设计定型的步枪正是沿用了这一规则。尽管外形十分科幻,但从无托式设计,以及命名方式,不难猜出QBZ47的现实原型,其实就是国产95突击步枪。巧合的是,片中的QBZ47步枪与95式一样,均使用5.8毫米步枪弹药。从设计原稿的四个演变方案中,可以看出从原型(95式)到最后片中定型的演变过程,增加了前部握把,枪身上方提把加长,并增加皮卡汀尼导轨。后方弹匣也由半月形,演变为西方科幻电影和游戏中常用的弹匣样式。

单兵六管加特林速射机枪。这型武器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片中由救援队重火力手“锤子”所使用,猜测口径应大于12.7毫米,每分射速6000发,可击穿摩天大楼的多层钢化玻璃及冰层。尽管只在片中使用了两次,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全地形装甲战车。片中战车采用10x10轮式越野底盘, 具有良好的全地形通过能力。火力配备包括一挺遥控机枪(反人员用)和16联装导弹发射器(防空、反载具用)。最大乘员数11人(含8名步兵),片中171-11小队未采用满编配置。据悉,制片人龚格尔是《命令与征服》系列即时战略游戏的粉丝,因此片中出现的地面载具风格都有些许的致敬元素。装甲战车的原型很可能是《红色警戒2、3》中盟军阵营的“多功能步兵战车”,也可能是《命令与征服》系列续作中出现的未来轮式战车。






倾刻回眸的眼泪


精华在于,拯救人类的永远是人类自己,一个人是永远没有办法推动整个地球的,哪怕牺牲50万、100万人,但是只要35亿人能够活下去,那就是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