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一种稀罕的粗粮

亲,请关注我,让我们牵起手,一起行走,一起感悟,一起直面人生,一起接近智慧……

方方日记:一种稀罕的粗粮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最为爆红的文字,无疑非方方日记莫属。

自从女作家方方开始发布武汉封城日记,立即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许多人甚至阅读上瘾,每天翘首以待方方日记。方方日记也吸引了下到普通民众上到官方媒体和作家学者的议论、争吵甚至骂阵。无数人感到新奇,无数人肯定赞扬,许多人否定贬抑,一些人甚至破口大骂。

消遣也好,肯定赞美也好,否定贬抑也好,破口大骂也好,都是方方日记一时爆红的表现形式。

方方日记红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吧:我看到方方在全国第一大自媒体今日头条以“作家方方”为名的账号,截止3月23日下午共发布27篇日记,每篇的阅读量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27篇日记积累的粉丝,已经高达21万。

我不是方方的粉丝。我已经人过五十,虽然只是比方方成就小得多的作家,但是已经不会再轻易做谁的粉丝。关于方方日记,我写过一篇文章《方方日记最大的错误,在于不该在疫情时期发布出来》,其中表达了我对方方日记的一些看法。

这里,我想就方方日记爆红的原因,谈谈自己的观点。

让我用排除法来说吧。

方方日记:一种稀罕的粗粮


方方日记的爆红,不是因为特别具有“正能量”,特别能“引导人鼓舞人”。这个自不待言。

方方日记的爆红,也不是因为日记写得多么文采斐然。相反,写法极为平实,几乎就是如实地记录自己在武汉封城期间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如实地记录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方方尽管是优秀作家,但是该日记真的并没有太多的文采。

方方日记的爆红,也不是因为记录了多么惊人的、离奇的人事,相反,日记只是疫情期间寻常的人、事和消息。

方方日记的走红,不是因为作者故意炒作或别人代为炒作。这个也无需论证。方方作为纯文学作家,在日记中不止一次说自己“不适应这么大数量的阅读”。但是,“事与愿违”,方方日记每天都在被自媒体、个人微信、官方刊物发布、分享、转发或评论。

那么,方方日记爆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在于日记无所回避的真实,在于日记犀利直接的批评。

方方日记:一种稀罕的粗粮


我在这里仍姑且不谈其批评的正确与否,但是,方方日记犀利直接的批评,方方日记的忠诚于自己耳目和心灵的真实,的确令广大受众耳目一新。

说得通俗一点,方方日记爆红的原因,是因为日记实在太稀罕了。就好像一个市场上,从来销售的都是大米白面,都是细粮,人们从来没有吃过玉米豆子之类的粗粮,有一天市场上突然售卖玉米和豆子,人们于是奔走相告,争抢购买,一定要尝个稀罕。

方方日记,就是一种非常稀罕的粗粮。这种粗粮人们实在难得一见,难怪要一哄而上争抢品尝议论纷纷了。

那么,这种粗粮究竟怎么样?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你觉得好也正常,你觉得不好也正常,其实不必要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想要肉搏。

但是有一点,我想,不吃粗粮固然不会死人,但是大米白面之外,适当吃点儿粗粮,的确有助于营养全面。营养学家就是这么说的。

方方日记:一种稀罕的粗粮


谢谢您的欣赏!

文中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贺点松,语文高级教师,作家,从事文学创作30余年,已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著有小小说、诗集两部,并经营文学、观点类微公号“一个人可能发出的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