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餐飲企業寧願繼續關門也不願復工,為何?

菩薩我想對你說


今天已經24號了,從疫情的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大概連個月的時間,餐飲業大部分從1月底開始閉店,現在也有一些餐廳逐漸開門開始營業,但是實際的狀況卻不是很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疫情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隨著國際的擴散,大家對於外面就餐還是抱有懷疑的態度,這就造成了大家寧可上班帶飯也不會去餐廳就餐


因此,餐廳開業此時面臨的什麼,面臨的是少量的就餐人員,然而一家餐廳的運營各個部門都需要人員,開業胡人員工資也需要照常支付這也是一些餐廳不願意開門的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目前開業的餐廳收入的來源已經不僅僅是堂食,更多的是和其他行業進行合作,比如說團餐行業、互聯網行業等等,通過這些新的營運模式來獲得利潤,維持餐廳的正常運轉,但是這些資源不是適用於所有餐廳,而且資源的獲取也是一個需要溝通的過程,這些無資源只能依賴堂食的餐廳除了堂食沒有其他渠道去獲得利潤,所以這也是不願意開門的另外一點

綜合以上的兩點,就能夠得知,為什麼現在餐飲業寧願關門也不遠復工,這都是不想增加額外的開支而且也無其他的營收模式,餐廳無奈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拖下去


五花肉SAS


我就是一個餐飲經營者,現在的堂食基本上沒有人,我的店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以前人熙攘攘車水馬龍的,以前是早中晚夜宵四餐都有人,現在是就中午有幾個人上座率還不能達到50%,外賣大家都在做根本沒有利潤不如不做,沒有03年非典時期疫情解除後的報復性消費,應了現在的話“不開不死心,開了死的心都有”,餐飲業要是真正的恢復要半年的時間,本來就沒有生意在加上工人工資水電氣物業費原材料的損耗,每天都是在賠錢,不開少賠些開了就多賠點!




黑炭6170


目前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準備復工,餐飲行業目前也在陸續開工。最近大家在媒體上看到各地領導去餐館吃飯的新聞,在餐飲業消費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這些領導吃飯其實是一種倡導和引領,為的就是讓消費快速的走出困境,能夠支持經濟向前。

這場疫情可以說給餐飲業帶來了巨大損失,讓餐飲老闆欲哭無淚,那麼好不容易迎來能復工開門營業了,但為何很多老闆還是選擇繼續關門,這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大部分餐飲店選擇繼續關門是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首先符合開工條件的餐飲企業,需要申請復工報告,復工以後企業需要準備消毒設施,防護設施,還有人員登記報告等。

2.復工後餐飲業限制堂食,僅靠外賣無法支撐餐飲店的正常運營費用,進店的客流量達不到預期,開業還不如繼續停業。

3.餐飲企業人最大的擔心是,萬一在店裡出現新冠病毒感染情況,無法脫離監管不力的責任,萬一店裡有感染者,得不償失。

我覺得儘管國內疫情已到收官時刻,但是各地的防護措施還是很嚴格,尤其是對人員聚集性的行業進行重點監控,各地對餐飲業的復工營業防護措施有一定的要求。各地都會有重點檢查餐飲防控工作是否落實到位。

綜上所述:我覺得餐飲企業復工之後,首先要全力配合防控需要,一旦哪個流程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餐飲企業的所有工作流程都會和以前有所區別,在各種條件的限制下,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根本無法實現正常運營,所以餐飲企業要想恢復到正常水平,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渡期。





小石liao美食


這個問題簡直太好理解了,一個投資200萬的餐飲企業好一點,一年的純利潤也就30萬,有很多的餐飲企業,將春節作為全年利潤的至少1/3作為創造收入期間,這個沒了,說明全年沒咋掙著錢,按照餐飲的保守估計算要想用盈利30萬,平均每個月的營業額差不多在20萬,這現在三個月基本上就損失了五六十萬,如果要開業,還牽扯到物料,人工 ,房租。估計投入又是二十萬。一前一後80萬沒了。你覺得他還有翻身的可能嗎?他需要白乾兩三年這個成本才能回來。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你會選擇快速斬倉呢?還是補倉前行啊?


都市某人


開了損失更大,原料,水電,人工,最主要沒有顧客,沒有收益,原料不進沒法開,開了沒人原料也壞了,不開只損失房租,開了沒生意,人工工資是大頭,根本養不活店。營業額冶百病,現金流解幹愁,這兩樣現在看都不好實現,夫妻店,小店還能撐一撐,看能不能熬過去,大河沒水[大笑][大笑][大笑]


梁掌櫃辣子雞


1.成本。備貨,人工,水電。疫情後利潤會不會到這些。

2.品牌印象。疫情過後,如果匆忙營業服務方面是不是能做到原來的品質。

3.影響。如果吃飯的人員中有人是疑是病歷,那營業時間徹底是遙遙無期了。


神在旅途


也不是吧,我店一直在準備復工手續呢,預計25號營業呢。應該少有不願意復工的吧?我感覺不想復工的店面主要是因為當地小區還沒有完全解封等一些原因,怕沒有顧客吧大概


領域7453


因為現在剛剛開始,人流量肯定上不來,原材料,用工成本接受不了!特別是火鍋類,燉煮類依靠聚餐的餐飲業!而且現在剛開始,有關部門也會密切關注!所以!



木易三吉32377459


開工成本高,人工,備貨,有沒有顧客都是需要付出的,堂食不理想,銷售收入低,入不敷出。

餐飲變革已經開始了,大批餐飲人會離開餐飲業,還會有大批新餐飲人加入。

生存的關鍵,是私域流量,健康養生,衛生安全,資源互補。


前沿美食幫


有嗎?不可理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a9b000fc2b7e4eef8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