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相關部門迴應“仍在制定中”,但汽車股已聞風高漲

3月24日,商務部官網發佈消息稱,針對突發疫情對消費市場的衝擊,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

北京将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相关部门回应“仍在制定中”,但汽车股已闻风高涨

具體來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儘快推出高排放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政策,釋放一部分老舊車存量指標,通過設置補貼獎勵及購車時限,在年內轉化為新購汽車消費貢獻;二是針對本市無車且在輪候範圍的新能源車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促進剛需家庭購車消費,預計在今年內可迅速轉化為消費增量,將新增社零額200億元左右;三是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區行駛的專用小客車號牌,不納入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調控指標,有效滿足郊區家庭購車出行需求的同時,有序引導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協同發展。

北京将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相关部门回应“仍在制定中”,但汽车股已闻风高涨

不過,隨後商務部官網將該消息刪除。3月24日下午,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該政策仍在制定和商討之中,如果確定下來北京市交通委會發布相關信息。”

資本市場已聞風而動。截至當天收盤,長城汽車(601633,SH)、北汽藍谷(600733,SH)紛紛漲停,長安汽車(000625,SZ)、上汽集團(600104,SH)、宇通客車(600066,SH)等漲幅超過7%。港股方面,長城汽車(02333,HK)、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和吉利汽車(00175,HK)漲幅均超過10%。

或將拉動上千億汽車消費

提振汽車消費,對北京市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汽車類消費是其商品消費中佔比最大的商品品類。數據顯示,2019年佔社零額比重13.8%的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0%(全國同期增速為-0.8%),下拉北京市社零額增速1.3個百分點。

雖然商務部刪除了以上信息,但仍有多位汽車行業人士認為,該政策應該是真實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我覺得政策發佈出來應該是有這事,但是還沒到傳播的時機。”知名汽車分析師顏景輝也認為,商務部此次發佈信息大概率是由於該政策已經到了決策層面。

若北京市上半年再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成真,這一調整力度將超出業內預期。崔東樹預計,如果該政策能在2020年實施,將拉動上千億元的汽車消費。其中,報廢更新的政策拉動效果估計25萬臺,拉動消費規模約500億元;新能源車增量10萬臺約拉動200億元的汽車消費規模;而如果北京市採取郊區牌照政策,預計每年拉動汽車增量20萬臺,同時可拉動300億元以上的汽車消費規模。

“以上三項政策對車市的貢獻巨大,總體拉動年度1000億元消費額,同時估計拉動55萬臺增量,拉動全國車市增速近3個百分點。”崔東樹稱。

北京将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相关部门回应“仍在制定中”,但汽车股已闻风高涨

顏景輝則認為:“北京市新增及存量更新車輛從汽車限購前的90萬輛/年,銳減到限購初期的40萬輛/年,近五年年均滾動增加基本保持在60萬輛/年規模。此前,北京汽車實行總量控制,剛性增長很難突破10萬輛/年,新增資源增長艱難,存量資源蓄水乏力。如果以上三項政策實施,將在增加剛性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拉動車輛置換市場。”

“以上三項政策兼顧到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增量,總體來看會大幅拉動新能源車的消費增長。”顏景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郊區增加小客車指標在滿足郊區居民用車需求的同時,也不會增加市區的交通擁堵,對消費者來說是政策利好。”

北京實施多年的購車搖號政策將發生變化早有跡象可尋。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曾在1月11日的北京兩會政務諮詢會上透露,“下一步,北京小客車搖號政策將關注無車家庭,而且更關注家庭成員數更多的家庭,讓小客車指標的配置更加精準。”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相關方案正在制定中,以解決北京市用車痛點問題。

汽車消費正在復甦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發佈的今年首期小客車指標配置情況,今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4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共計5.42萬個。今年2月,北京市的新能源指標已經一次性派發完畢。

北京将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相关部门回应“仍在制定中”,但汽车股已闻风高涨

圖片來源: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

為了能提前“鎖定”這批客戶,各大車企從年前就開始重點籌備,並紛紛推出了“誘人”的購車方案,開啟“搶人”大作戰。有觀點認為,如果北京市再次新增10個新能源指標,將會打亂廠商原有的生產和銷售計劃,預計會出現個別車型供應不足的情況。對消費者來說,可能面臨加價提車的情況。

對此,崔東樹認為,“目前北京市的汽車消費仍是受到抑制的狀態,指標的增加預計還會使得車企加大措施和力度來促進銷量。”

事實上,北京市發佈促進汽車消費政策並不意外。疫情發生以來,汽車產業鏈供需兩端均受到影響。為了提振汽車消費,自2月16日以來,相關部門先後多次發文要求各地提振汽車市場消費,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指標。

北京将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相关部门回应“仍在制定中”,但汽车股已闻风高涨

目前,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系列政策試圖刺激汽車消費。例如,廣州從鼓勵新車生產消費、增加中小客車指標數量、刺激汽車消費三個方面支持汽車產業發展;湖南省鼓勵各地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同時鼓勵車企和經銷商在湖南省內組織開展“汽車下鄉”促銷活動,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浙江省政府發佈《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實施意見》也提及,釋放城鄉汽車消費潛力,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等內容。

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國內汽車市場正在進一步復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車市發現,奔馳、奧迪、寶馬、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經銷商,均在週末迎來了“客流小高峰”。甚至有的品牌4S店內人頭攢動,同一時間段看車的客戶至少在20人以上。

在調查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各豪華品牌紛紛採取大幅度降價促銷等方式,儘可能將消費者的購車意願轉化成銷售數量。例如,奔馳GLC全系優惠3萬元,C級全系優惠6萬元,奧迪部分主銷車型的優惠幅度達到了8萬元,相當於新車打了7.8折的折扣。一位寶馬的銷售人員稱,現在週末一天可以賣出20多輛新車,消費者購車意願強烈。

當前,多數汽車品牌已復工復產。3月24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全國31個省市汽車、二手車協(商)會提供的1271家二手車市場及駐場商家復工情況的調查顯示,截至3月23日,交易市場開市復工率達97.56,駐場商家復工率為98%。

“政策的積極引導和號召將會促進汽車消費,如果以上三項政策能夠最終實施,對車企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大禮包。”崔東樹認為。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