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心声”㊲丨奥力给!走出舒适区

春和景明,很多城市开始恢复生机勃勃的模样。

复工复产之后,很多人迅速进入到比以前更忙碌的工作状态,不知不觉,大家竟然有些怀念居家隔离时的简单生活。

其实,这种“怀念”是走出“舒适区”的必然心理状态,我们要做的,是收拾好情绪和心情,继续前行。3月24号晚,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德燧,作客四川新闻广播直播间,讨论疫情之下复工人群的心理适应问题。

防疫“心声”㊲丨奥力给!走出舒适区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经全面有序复工,专家发现,离开居家“舒适区”,部分复工人群可能因为以下情况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1、作息时间、生活内容的快速改变,工作状态的快速启动。

2、关注点由疫情到工作内容。

3、面对的人群由家人到同事、上下级关系。

4、由家庭到单位的环境改变。

5、工作模式变为防护与职业并重。

总的来说,在疫情的全球发展趋势和经济的全球震荡态势之下,大家都会感觉生活的责任更重了,每个人都要疫情工作两手抓,在情绪、躯体和认知方面,都会有一些小状况:

情绪方面,可能会紧张、烦躁、易怒、郁闷、压抑、猜忌、力不从心;

躯体方面,可能会头昏、头痛、厌食、胸闷气短、乏力;

认知方面,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头脑反应慢、对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下降。

对此,王德燧医生建议大家有的放矢,做到以下几点:

1、规律的起居、合理的膳食;

2、尽量做到每天1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

3、直面并接纳自己的内心与外界的变化,不要一直怀有抗拒感;

4、主动参与人际交往、学习新技能;

5、活在当下,保持与亲戚朋友的交流;

6、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离开“舒适区”,迈出这一步,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防疫“心声”㊲丨奥力给!走出舒适区

在这全民一心、抗击疫情的时光里,为了有效疏导和缓解大家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四川新闻广播FM106.1全新打造心理防疫特别节目《防疫“心声”》,2020年2月17号起每晚21点15到22点,权威的心理专家将做客直播间,为您剖析、疏导与答疑。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心理防疫的问题,欢迎关注“四川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以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发送您的问题,或者每晚在我们节目的直播期间,也就是9点15到10点,拨打85982561,我们将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启了“心理疏导公益计划”,诚邀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加入,希望您通过“四川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让我们一起用声音传播温暖,用温暖救治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