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菜市場老闆規範經營 這個座談會特意喊來了出租方

為了讓菜市場老闆規範經營 這個座談會特意喊來了出租方

3月24日,新河街道、開福寺路社區組織門面租賃單位和菜市場經營戶們開了座談會。

为了让菜市场老板规范经营 这个座谈会特意喊来了出租方

座談會後,經營戶們簽署了門前三包承諾書。

为了让菜市场老板规范经营 这个座谈会特意喊来了出租方

考慮到門面小、物資多的現實情況,工作人員為經營戶們規劃出一部分經營空間。

紅網時刻3月24日訊(記者 楊豔)“這麼多年,大家還是頭一次坐在一起聊,我希望我們能一起努力,擺脫髒亂差的帽子。”自從將14個門面出租給毛家橋市場的經營戶以來,長沙湘運物流有限公司經理王孝德總是收到不同的投訴。今日上午,在新河街道、開福寺路社區的安排下,王孝德與經營戶們聚在一起開起了座談會,大家一起暢談困難與解決辦法,在積極復工復產的同時,做到依法依規經營。

興建於1996年的毛家橋市場曾是長沙唯一的水果蔬菜水產批發大市場,因“全長沙最便宜的價格”而受追捧,後來因為硬件設施落後,開福區實施黃興北路棚戶區改造,大部分商戶均搬遷,只留下少部分人堅守,形成了現在的毛家橋菜市場。雖然商戶少了,但整治一直沒有停過。小攤販流動作業、門店超範圍經營、環境衛生差,潘家坪路被堵得水洩不通,附近居民抱怨不斷。2019年,新河街道城管辦、城管執法中隊和社區集合“三單制”——兩單溫馨提醒、一單黃牌警告,對多次勸導無效的店外經營戶進行了處罰。

眼下屬於疫情防控期,既要鼓勵商戶復工復產,又要監督大家依法依規經營。於是,街道和社區聯繫了湘運物流負責人,希望通過聯動,一起來督促市場經營環境。14家經營戶裡,有5家菜店、3家門窗店、2家肉店、1家凍肉店、1家乾貨店、1家服裝店和1家空調修理店,除了1家尚未開業,1家臨時有事,另外12家經營戶均參加了座談會。按照租賃戶管理制度,湘運物流有著督促門面規範經營的責任與義務,而王孝德也居住在毛家橋市場附近的小區,因此更加重視此次座談會,第一時間便趕到了現場。

“總的來說,大家辛苦做生意,價格也優惠,為附近的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經營方式一定要轉型升級。”座談會上,開福寺路社區書記黃勇軍說。為了實現市場良性循環,各方都在努力,3月初,為了讓潘家坪路暢通,在街道的支持下安裝了護欄,實現了人車分流,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也得到解決,但門店仍然存在超範圍經營情況,市場整體衛生環境仍需改善。黃勇軍語氣誠懇地說,路的問題解決了,店裡店外的經營就需要拜託各位,門店保持環境衛生整潔乾淨,垃圾不隨處堆放,並進行乾溼垃圾分類,溼垃圾社區會上門進行統一收集。

同時,為了鼓勵大家經營,開福寺路社區提出,可以按照規定為經營戶提供免息小額貸款。

駐守毛家橋市場10來年的新河街道城管執法中隊指導員黎林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些商戶都是熟悉的面孔,有聽從勸導合法經營的,也有三番五次“喊不信”的。黎林海說,處罰不是目的,只希望每家每戶都做到合法經營,把市場搞活。

“新河這麼大,容得下守法經營的老闆。”分管新河街道城管工作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盤劍華也來到了現場,他說,這些年潘家坪路上發生了很多故事,變化也有目共睹,針對商戶門面小東西多的特點,他表示可以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在不影響市民通行的情況下,為大家規劃出一部分空間擺放物資,“但一定要整整齊齊,讓老百姓買得舒心。”

街道和社區的誠意讓在場的商戶有些感動,大家紛紛簽署了“門前三包”責任書。在毛家橋市場摸爬滾打20年的劉其紅,從小攤販“轉正”後,很珍惜現在的門店經營,他提出一個請求,能否將統一製作廣告招牌,這樣,門面看起來更加規範。這一請求得到了,盤劍華表示可以在溝通後統一設計。

說做就做。下午2時,開福寺路社區工作人員來到毛家橋市場,為14家門店測量距離,準備在店門口的道路上留出1.5米的通行寬度,以確保老百姓出行暢通,同時,也為經營戶留出一部分“自主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