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回血”微行動,讓善意的種子生根發芽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淘寶和網商銀行近日在國內推出免費的“0賬期”服務——商家只要一發貨,網商銀行就會為消費者提供信用擔保,墊資2000億元,讓商家第一時間獲得貨款。

讓人暖心的是,淘寶這份對中小商家的善意,也傳遞給了消費者——消費者主動點擊“確認收貨”,也能幫助商家立刻拿回貨款。淘寶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全國有2.66億消費者在收到貨之後,在淘寶上主動點擊了“確認收貨”。在疫情之下,這意味著商家能及時拿到貨款,獲得現金流,對於中小商家們來說,這就是“救命錢”“及時雨”。

买家“回血”微行动,让善意的种子生根发芽

疫情中的商鋪 南都記者譚慶駒 攝

常言道:日行一善,手有餘香。輕輕點擊一下鼠標、觸碰一下手機界面,看似小事,但“小善”集腋成裘也能匯成“大愛”。尤其在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中小賣家做生意的節奏改變了,而上下游供應鏈、快遞鏈,乃至攸關無數小本生意者“生死存亡”的現金流,都在收緊。

錢早一天到賬,熬過消費嚴冬的希望也就增加一分。淘寶買家那裡一塊兩塊的小錢,雖然不起眼,但無數改變“剁手黨”消費習慣的“微行動”形成合力,卻也能產生巨大影響,甚至改變中小賣家佔絕大多數的電商行業的生態和走向。

過去說起“互聯網+”,常常強調的是它為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助力,這一次,大家卻史無前例地感受到它在激發社會良善方面的巨大作用,這樣的新聞,讓讀到它的每一位讀者都感到安慰。

大災大難之時,或者是特定的社會新聞事件背後,人們總會憑著樸素的良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善意。

這樣的行善“微行動”,應該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線上可以,線下也可以;對熟人可以,對周圍鄰里、陌生人,同樣可以發揮巧思,表達善意。

我在網上看到英國社區居民在隔離期間發起的一個行動,志願者給整條街道居民家裡窗戶上都貼上綠紙。如果它變成紅色,就意味著屋裡的人需要幫助(如購物、藥品、運輸),見到“綠燈變紅”,立刻就有人出手相助。

此外,這段時間整條街的鄰居都互留了聯繫方式,大家相約每天下午5點統一打開門,站到外面隔著距離打個招呼⋯⋯這樣的社區“微行動”,物質上互相支援,精神上守望相助,關鍵時刻能救人救己。

援引英國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實際上善意和善行是需要互相激發的。日常人際交往,我們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表達善意也是如此。

正如電商平臺建立早期,大家試著在網上買東西,跟賣家溝通、瀏覽評價,又通過平臺擔保,逐步走出傳統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消費心理“舒適區”,適應了網購的方式,並建立起陌生人買賣的信任感;希望此次“主動確認收貨”的小小善舉/公益行動,也能促成網購買賣雙方之間的善意與互讓互諒。

疫情的嚴冬終會過去,而善意的種子將在萬物復甦的春天發芽,不斷生長。

□果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