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隔離 感謝上海丨外貿公司老闆廖德兵:善意“隔”不住,安心“等春來”

大年初五凌晨5點,廖德兵帶著父母、妻子和兩個孩子,從重慶老家出發,自駕回上海。20多個小時1000多公里的行程,他和妻子兩人輪流開車,終於在初六早上抵達了位於虹口的家中。

“我們自駕途中經過湖北宜昌、武漢繞城高速。特別是武漢繞城那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心裡很緊張,也很擔心,全程戴著口罩,車裡空氣是內循環。”在入滬的高速道口,廖德兵主動報備了自己的行程,並將記下的道口一應告知。到家後,他第一時間就前往自己所在的飄鷹居委會報到,並自覺開始了為期14天的居家隔離。

為什麼這麼早回來?廖德兵說,一方面孩子要上學,另一方面公司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但更重要的是,上海安全。“不論是醫療資源還是疫情防控,上海的條件都好很多,回來就安心了。”

解除隔離 感謝上海丨外貿公司老闆廖德兵:善意“隔”不住,安心“等春來”

圖說:廖德兵結束隔離後開始工作。毛麗君 攝

臘肉、香腸、蔬菜、水果……雖然帶了滿滿一車生活必需品回來,做好隔離的準備,但廖德兵還是有些意外地接到了飄鷹居委會雷書記的電話。居家隔離那段每天兩次量體溫、口罩預約有人送上門、生活垃圾有人專門回收處理的日子,讓來滬十餘年的廖德兵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我們想著儘量不要麻煩大家,但居委會工作人員很熱情,工作也很認真、負責,經常主動關心我們,有任何需要,他們反應都很快。”感受著來自社區的溫暖,在家“宅”著的廖德兵在陪孩子之餘也沒閒著,因為知道武漢一線防護物資緊缺,他便和復旦大學2018秋EMBA臺旦班裡的同學們開始了“線上籌集”。

“我們這個班一共60個人,其中一位臺灣的同學說有渠道可以買到防護服,我們就籌集了一部分資金,通過吉祥航空把3000套防護服運了回來。2月16號到上海,郵政部門免費幫我們發往武漢,19號已經運抵武漢,分批捐贈給武漢市中醫院、火神山醫院等7家醫院。”籌劃、對接、落實,3000套防護服從臺灣到武漢,不到10天。

解除隔離 感謝上海丨外貿公司老闆廖德兵:善意“隔”不住,安心“等春來”

圖說:廖德兵和同學籌集的3000套防護服已分批送抵武漢7家醫院。採訪對象供圖

如今,廖德兵的上海新瑞達實業有限公司,已經慢慢開始復工。主要做汽車保養設備和工具等外貿生意的他,通過自己的渠道,陸續聯繫到一些口罩資源。“很多供應商和客戶需要口罩,我們幫忙解決一部分,後續到貨,我也打算給居委會捐一部分,他們一直在一線跑,物資也不是很充足,希望儘自己的力量可以給他們提供一點幫助。”話不多,卻很實在,對於居委會的滿滿善意,廖德兵打算用行動回應。

“我去過很多國家和城市,還是覺得上海最好,機會多、夠包容、有人情味。”經過了這個特別的寒冬,廖德兵說,他現在正在“等春來”。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