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誤區一:考申論就是考語文

很多人在申論複習的時候,總會認為考申論就是考語文,在此,我強調一下:

申論是客觀性考試!如果我們用語文的學習經驗來應對申論,基本就陷入了一個死衚衕。

申論考試雖然以文字材料為載體,但它卻是客觀性考試:每年上百萬考生參加的考試,如果沒有一個客觀的參考標準、統一的尺度把控,很難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

以下是2019年國考和部分地區省考的部分真題:

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作答要求裡面清一色地都會出現兩個字:準確!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準確作答呢?那就是忠實於材料,儘量使用材料當中的原詞原句。如同餐飲廣告中常說的“原汁原味好味道”,申論作答,原汁原味的也是最準確的。

所以,在申論答題中,不要總習慣於用自己的語言去轉述或者去拔高材料的內容,這是考申論,不是考語文,不需要我們去體現自己的文學涵養,把該寫的要點都列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誤區二:申論也搞題海戰術

對於行測,“題海戰術”是可行的,在量上有了一定的積累,就有可能產生質的飛躍。但是對於申論,這套理論是不適用的,匆匆練完5套試卷,如果最後僅僅是對了一下參考答案,這樣的效果還不如把一套試卷反覆做5遍!

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一般來說,我們拿到一套申論試卷,第一遍都是自己做,然後去訂正答案。在訂正答案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不要僅僅關心自己踩中了幾個得分點、能得多少分,更要關注這份參考答案是如何從材料中提取出來的。訂正答案之後,把同一套試卷再反覆練習幾次,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才會對材料的內容信息有更加精準的把握,才會在面對新材料、新題目時也能遊刃有餘。

誤區三:盲目學習優秀範文和時評文章

包括我自己在內,在最初申論複習的時候喜歡背範文,關注申論公眾號、下載申論範文APP。通過學習各種優秀範文,的確有所收穫,牢記了申論套路——五段式文章:總論點+三條分論點+總結,這基本上是大部分申論文章常用格式。但每次在自己動手寫大作文的時候,仍然感覺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同時,也從很多地方知道可以學習人民日報或者半月談文章,自己也天天看,關注了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

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總體來講,人民日報作為政府官媒,關注點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大維度(這也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五大方向)。有大神研究了近幾年國考的申論命題,得出了結論:

個人認知、文化、社會三個方向是近年命題的重點。所以,在我們學習時評文章時,也應該儘可能往這三大方向靠攏。政治性極強的評論或者專業性很強的經濟類評論文一般都不會出現在申論考試中,所以大可直接跳過,充分利用有限的備考時間。

申論複習備考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評論文學習,首先要明確目標:訓練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文字表達、實現積累儲備。

目標明確後,還需要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如果依然靠著死記硬背,即便是看了很多文章,但依然記不住。在這裡,我分享一位大神總結的時評文章學習方法,也是我自己在複習過程中用到的方法:

第一步:明確主題:第一遍瀏覽,把握文章中心主題。

第二步:分析結構:第二遍通讀,提煉文章思路邏輯。

第三步:聚焦段落:第三遍細讀,分析段落內部邏輯、分析論證方法。

第四步:摘抄積累:摘抄精彩生動的表述,萬金油的表達,可作為素材積累。

第五步:活學活用:光看不練假把式,對照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總結梳理,動筆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