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古人之"攻心术",才能填平人心欲望这个无底洞


引言:世界上最难懂的是人心,最坚定的也是人心,最复杂的也是人心。人心分善恶,人心有欲望,这两者是人心中最不容易坚守的,一念之间可以被万人称颂,一念之间也可以遗臭万年。

人心的欲望是靠着外界的一切来满足个人的爱好或者目的的要求。

学会古人之


《史记·殷本纪》中载,在夏朝末年有一名圣贤之人,名叫伊尹,在有莘国这个地方耕田。商汤王听说了他的贤明就下定决心要聘请伊尹做自己的得力助手。商汤王派人经过了三次诚邀,伊尹才接受聘礼,来到商都,决心辅助商汤王兴国。

有了伊尹的帮助,商国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大,这让夏桀心中也有点害怕了。这事被夏桀身边一佞臣赵梁得知了,就对夏桀献计,让商汤来朝拜,把商汤囚禁在夏台这个地方。商汤被夏桀囚禁以后,商国没有了领头人,商国的众人变得十分焦虑,摩拳擦掌想要动用武力去救商汤。伊尹知国力不足,时机未到,便阻止住众人。伊尹明白此时不是动武力的好时候,而此时最迫切的要求是满足夏桀和构陷商汤的赵梁的欲望,才能救出商汤。

学会古人之


伊尹搜尽国内珍宝,文绣百件,美女百人,青铜精镂的器皿,白玉雕刻的玩好,派了能言会语的人送到夏桀桀那里。正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伊尹又预先用一部分金玉货币贿赂赵梁,请赵梁替汤说些些好话。那赵梁劝夏桀囚了汤,也不过献媚讨好,想得些封赏,现在一见金玉,自然眉开跟笑,满口应允。桀看见许多美女货物,心也软了,就把汤放了回去。

学会古人之


其他诸侯国见夏桀无故囚禁汤,又收了人家许多东西才肯放回,都替汤不平。反更归服于汤,商的势力更大了。伊尹此做法为"攻欲",攻人心之欲。

人心的欲望就是这样,在满足了自己的爱好后就对原先的事情变了一个态度,欲望这个东西是作为人最应该控制的,欲望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办出来的事情的结果却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控制住不应该有的过分的欲望,才能让原本好的事情顺利发展而不至于变得更糟。

人的欲望来源于人的本能,也是人心的不断变化,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欲望,攻"心"为上。

学会古人之


春秋时期,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发兵镇压,保周襄王还朝。周王叙功,将原城、阳樊、温原和攒矛等四座城赏赐给了晋文公。

原城本是周朝大臣原伯贯的封地。在内乱时,周襄王命令他平乱,原伯贯不但没有将内乱平息下去,反而当了俘虏。被释放回来的原伯贯听说周王将原城赐给了晋文公,就派人到原城煽动、造谣,说晋人一进城就要杀人抢掠,千方不要归顺晋文公。原城人信以为真,自然不肯归顺晋国,死死守住城池,欲决一死战。

学会古人之


面对此种情况晋文公不慌不忙与大臣赵衰商议对策。赵衰说:"此时不宜用武力强攻,如果强攻,就中了原伯贯的奸计了。"听了赵衰的话,晋文公思忖了片刻,便下命令说:"所有将士都只许带三天的口粮,围住原城三天,三天不开城门就解围而去。"结果到了第三天,原城城门还未打开,晋文公毫不犹疑的下令撤离。属下将士纷纷说城里已经支持不下去了,不如再坚持几天,城池就到手了。晋文公说:"我不能失信于民,因为一旦失去信义,民众就不再会相信我了。"坚决的传令撤军。

原城的百姓得知晋文公如此有信义,便开城投降了,归顺了晋文公,晋文公此举为"攻心"。

"攻心"是消除敌对势力对己方的戒心与误会,让敌人明白己方所做的事情是对的,不是错的,更不是为了伤害他们,更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而是为了他们过得比原来更好。

"攻心"和"攻欲",不是毫无联系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攻心"既是"攻欲",如果一个人能够摸准敌人的心思,就能够清楚的知道敌人的欲望是什么,想要什么,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这就是"攻心术",在古代打仗时时最高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在现代,"攻心术"能让你在商场、职场上顺风顺水,如履平地。

结语:无论是"攻欲"还是"攻心"都面对的是人的最基本的本能,只要让别人的心偏向自己,满足别人的欲望,就能让很多事情朝着你说想的方向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