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你要不要一直戴口罩?

中国聂大大


新冠疫情的蔓延,带有强制性和自觉性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满城尽带口罩”的“壮观”!小小的口罩让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成为阻隔新冠病毒最给力的“防火墙”也是阻止病毒感染最有效的盾牌!这个面积很小且在价格上能让绝大多数家庭都可以承受的“大器”+自我隔离让全国99.99+的人群避免了病毒的感染甚至死亡的威胁!

目前欧美等国家病毒蔓延的事态非常迅猛,以美国为例3月23日这一天就新增确诊7000余人,也许是空气污染治理有效,美国很多人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的确戴口罩让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呼吸不顺畅等,在病毒爆发期仍然有很多人“坚持”不戴口罩其中包括特朗普!但是鉴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中西医结合+自我隔离+口罩基本控制病毒感染继续蔓延的成功经验让全世界众多国家开始仿效中国的做法并瞬间让价廉物美的口罩成为“奢侈品”!尽管无数个生产口罩的企业24小时开足马力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媒体报道仅美国目前就急需口罩2亿只!可见一只小小的口罩似乎成为我们阻隔病毒的“保护神”!尽管我们日常佩戴的蓝色一次性口罩并不能阻止空气中含有的PM2.5指数过高的杂质,但它的正确佩戴以及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就可以有效抵御各类病毒感染!

目前我国基本控制了新冠病毒的蔓延,口罩作为防疫的“功臣”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的人的”新宠“,因为新冠病毒虽然“稀罕”但流感、空气污染等无时不刻继续与人类“为敌”的威胁还在!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会明显增强,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会长期与口罩“共舞”,就像我们穿袜子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拂晓的泉水


我会一直戴,因为我维修空调,也算是服务行业,每天在市区和乡镇跑,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

不只是新冠肺炎会传染,也会有其他的疾病会传染吧。

另外,我们麻城有中部石材城,开采大量的花岗岩,销往全国各地,石材尾灰很重。

举水河的砂子也一直在开采,扬尘很大。

戴口罩防尘,对于麻城每个人,也是必需的。

总之,于人于己,疫情过后,我会一直戴口罩。





别山举水


我肯定是不带的,因为我近视眼,还对隐形眼镜过敏,戴眼镜带口罩的话,哈气上升,都弄到了眼睛片上,镜片模糊走不成路的......这疫情期间没办法,出门了戴上口罩,就不戴眼镜,黑瞿瞎摸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凑合,如果正常上班工作的话根本无法生活......


辛弘辛弘


因为2020年的这场疫情,咱们全国人民都自觉的戴上了口罩,从开始的各种不习惯,到现在下楼忘记戴口罩的犯错感,这就是习惯成自然,这也说明了2020年兴起的口罩文化。

是的,我自己已经深有感触,只要是出入公共场合和办公场所,只要戴上口罩它就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文明,所以,我想,即便是疫情防控结束,我也会在来回上班的路上戴个口罩,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雾霾和汽车尾气的伤害。如果工作允许,那么戴口罩和当事人沟通交流也避免了很多尴尬的口气和烟酒汗臭味。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继续戴口罩,这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和口罩文化。








一颗自然的心


你好,疫情过后,看是哪个疫情。是指国内还是国外呢?国内的已经接近尾声了,国外正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输入型病例不在少数。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多。内陆交通不发达小城市少。

这个阶段,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大家健康。

请看下面:

01

对于普通人,这些情况不用戴口罩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如果是个人独处或没有密集的人员接触,感染风险很低,完全可以不戴口罩。

关键词:无聚集,通风好

没有人员聚集,通风情况良好,「指引」中明确提出的是「居家 + 户外」。

其实「居家 + 户外」,能涵盖的场景很多,比如说:

健康的人待在家里,不用戴口罩;

去人不多的公园散步、遛狗,不用戴口罩;

到小区楼下取个快递,不用戴口罩;

开车去上班,不用戴口罩。

……

总之,没有近距离(小于 1 米)与人接触,环境没有危险因素,无需过度防护。

02

工作购物等日常生活,需随身携带备用口罩

「指引」中还提到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密集场合,也不需要时时刻刻戴口罩。

比如说购物中心、餐厅、办公室、会议室、车间等场合,备用口罩即可,与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 1 米)才需要戴。

关键词:少于1米,不密集、备用口罩,即可。

如果人员开始变得密集,那么戴着口罩更安全。另外,不建议频繁地摘脱口罩,增加感染风险。

03

两种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对于大众,一些特殊情况必须戴口罩。

其实总结起来也很简单——

关键词:近距离,有症状

近距离,指的是在有风险的公共场所,与人距离较近(小于 1 米);

有症状,是说有咳嗽或打喷嚏症状。

另外,去有风险的场合,比如: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公共交通工具、大楼入口(排队),这些情况建议戴口罩。

除此之外,如果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的人共同生活,或是与疑似感染者、国外入境者接触,需要戴口罩。

04

科学佩戴口罩,无必要,不滥用

戴口罩对于一些呼吸道传播疾病,戴口罩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但口罩并不是万能的「保险措施」。

口罩的类型、佩戴的方式,都会影响到防护效果。而且,即使是最高级的口罩,面对狡猾的病毒,也难以实现百分之百的预防。

例如此次疫情中,新冠病毒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正确洗手,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同样重要。

千万不要觉得「戴上口罩就没事儿了」。

疫情期间,关于口罩还出现了一个极端现象:时时刻刻都要戴。不仅出门戴,在家也戴、甚至没人的地方也要戴……

其实,我们更提倡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不适症状的人主动佩戴口罩。去没人的地方也戴口罩,其实是一种过度防护。

经过这次疫情,希望大家能够养成三个好习惯:

1、勤洗手,每次洗够 20 秒

2、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时,记得戴口罩

3、咳嗽打喷嚏时,注意「咳嗽礼仪」



摆渡人的各种故事


首先,疫情过后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官方解释是新冠病毒在全国范围内连续28天清零。个人理解是出入任何地方不需要再检测温度和消毒杀毒以及各种申报登记手续,官方解除必须带口罩的要求,自身感觉不会因为不戴口罩而引起危险,或者给他人带来疾病风险。

那么,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排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戴口罩这一约束,而是应该视情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戴口罩本身除了保护自身不受疾病侵害之外,也有不给他人带去麻烦的原因。长期佩戴口罩尤其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反而容易滋生细菌生长,也容易带来呼吸不畅的痛苦,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关商务礼仪,在正式的商务礼仪场所戴上口罩是不礼貌的,因为遮蔽了面部,有隐藏和不坦诚的寓意,和戴帽子一个性质,制服礼帽不在此列,当然,特殊情况下,特殊要求之下,也不会因此而冒犯到谁。只是需要注意到的几点。

在疫情过去之后,根据环境和自身的情况考虑,本人应该会选择不戴口罩,但是遇见以下几种情况会戴上:

1)严重雾霾警报的天气;

2)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

3)自身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的情况;

4)要求戴口罩的官方礼仪场合;

5)其它纯粹为了时尚和服装搭配的情况(可以自我放飞地选择时尚口罩)。







夷陵太极猫


  事实上,现在需要担心的不是口罩的数量够不够,而是戴口罩的习惯能不能坚持。谁说一个行为持续21天就能习惯成自然?这都31天了,我反而越来越容易忘。早上上班,到了楼下感觉不对,脸上空荡荡的,赶紧翻身上楼戴好口罩!


口罩对我这种眼镜人士是很不友好的。有人告诉我,口罩必须严丝合缝地于鼻梁处贴合面部,所以,如果眼镜会有雾气,说明口罩没戴对。如果真是如此,那我惨了,多么宝贵的口罩资源啊,难道就因为可恶的鼻梁长得不合适,就白戴了不成?
口罩对我的职业也是很不友好的。主持节目的时候戴口罩说话很不舒服,不戴口罩又觉得直接对着话筒喷唾沫星子太不卫生,真是太难了。
然而,有弊就有利。
不过,疫情结束以后还能保持戴口罩习惯的人不会很多,毕竟脸上蒙着层不透气的东西,多少有点不舒服。但是,打喷嚏时用胳膊肘遮挡,感冒了戴上口罩,还是很有必要坚持的。
前两天碰到一位朋友,问她口罩够不够用,她说够用,因为平常都是乘地铁上班,即使没有疫情,口罩也是必备物资。她说,人挤人的密闭空间,戴口罩更卫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9e3733f80f748c6b5a5b72fb0b8a337\

楼上浩哥


应该会 心理作用吧



LIZIMO


还是要带一段时间,在人多的时候,比如人非常多的交通工具,和人非常多的商场!三四月份柳絮杨絮飘飞的季节,带口罩也可以防尘防花粉!当然疫情过后心情不必再恐慌,不会再不带口罩出门就感觉像没穿衣服一样的惶恐,不会再看到别人没带口罩就立刻想瞬移二里地一样的紧张。




杨杨记录美好生活


通过此次疫情,大家也看到,生活中的一些好的习惯确实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的感染,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那如果疫情结束了后,是否要一直戴口罩呢?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以下情况下,还是有必要戴口罩的:

1、大型密闭或密集的场所,如医院,超市,大型娱乐场所,农村大集等,在这种场所,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你也不能确定其中是否有传染病患者,比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等传播疾病病毒。戴上口罩可以有效预防被病毒或细菌感染。



2、如果同事或朋友或家人中有传染性疾病,比如流行性感冒等,个人建议戴上口罩。


3、接触动物时,建议也戴上口罩。


4、如果你个人处在免疫力低下的状态,个人建议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有必要戴上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