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在面对外族入侵时,蒋介石在庐山江湖中,号召全国军民共同抗日,抵御外族侵略。但是私下里,他又给国民党内部下了另一道密令,那就是所有打着抗日旗号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一律逮捕,就地枪毙。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如此,就是在告诉大家,抗日只是国民党的事情,别人都不要插手。这跟他号召全民抗日,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老蒋最怕的就是大权旁落。在国民党内部,派系分明,凡是嫡系部队,不管做错了什么,老蒋都可以顾念旧情,但是如果不是出身嫡系,就算是拼到最后,也不会进入老蒋的核心范围。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打击异己,在蒋介石的人生中向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这样的领导者,也难怪下面的军官都是抢着争功,到危急关头却又抢着逃跑了。国民党军官中,抗日名将也有不少,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不敌我军,就是因为他们的小心思太多了,动不动就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而不顾友军甚至百姓的死活。如此一支队伍,必然是要走向失败的。

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是一场影响最大的战役,通过这一次战役,中国大局就基本定下来了。老蒋再也没有了与我军叫板的资本,只能仓皇逃到台湾去了。那么在淮海战役中,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为什么会失利呢?其中有两个关键性的人物,一个是李延年,另一个叫做刘汝明。正是这两人的无能和猜忌,推动和加速了国民党军的失败。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淮海战役爆发之前,李延年奉命带领第6军团,与刘汝明的第8军团一起驻守蚌埠。按照蒋介石的安排,他们在蚌埠随时准备支援友军。而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两人却根本没有按照老蒋的安排行事。他们长期观望,互相推诿,犹豫不决,以至于黄维军团全军覆没。

因为这一次失利,蒋介石对李延年心怀怨恨,判了他十年监禁。可是李延年真的是如此无能之辈吗?答案并非如此。他毕业于黄埔一期,25岁便成为少将,27岁成为中将,身经百战,在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等多次战役中,战功赫赫,歼敌无数。

在抗战期间,李延年的表现可圈可点,老蒋对他也颇为满意。可是,到了淮海战役时,这位战斗经验丰富,杀起鬼子来利落果断的抗日名将,为什么又显得这么无能呢?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一点,李延年当时率领的是重组不久的绥靖军改编而成的部队,其官兵来源复杂,没有经受过大战,所以战斗力根本没法与他之前的队伍相比较。这是第一点,如果说这是客观原因,那么这第二点,老蒋就根本没法原谅了。

淮海战役时,黄维军团被我军围困住,按照老蒋的安排,李延年和刘汝明应该火速率部增援。可是,国民党军中向来是拉帮结派,争功夺名的,所以双方都担心对方去得慢了,到时候自己消耗得多了不说,功劳还要分给对方一半。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所以,两支队伍起初急行军,速度很快,可是越接近围困地点,两人越是慢,甚至还停了下来。当时老蒋的总指挥是刘峙,他坐镇徐州,刘汝明给刘峙打电话,说李延年如何如何耽误时机,让他给李延年下命令,让他加速前进。刘峙依言给李延年下令,但是李延年根本不听,还是继续墨迹。结果,黄维兵团被我军全歼。

这一次失利,让老蒋对李延年意见很大。但是毕竟他的部队确实战斗力不强,而且他也有过不少战功,更何况当时老蒋也无人可用,所以也就暂时谅解了。接下来,李延年没有守住福建,这就让老蒋彻底镇怒了。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当时老蒋要跑到台湾,李延年奉命守福建,就是给老蒋做准备的。可是当时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人人都想赶紧跑,以至于士兵们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我军取得了胜利,李延年没能完成老蒋的任务。

后来,老蒋让陈诚彻查福建失守的原因,李延年责无旁贷。陈诚的意见是直接枪毙,但是老蒋又一次顾念旧情,判了他10年监禁。而且后来,他心一软,只关了一年就把李延年放了出来。

他打日军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一次失利就被冷落,晚年吃盐水馒头

李延年的晚年十分凄惨,一无所有的他只能靠着亲友救济,吃盐水馒头。直到1974年去世,那一年他7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