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毀了"孩子,中招的現在改還不晚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庭教育的主導者,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是孩子對於世界認知的第一概念。如果把孩子比作白紙,那麼父母在上面畫下怎樣的圖騰,孩子就會終身帶著這樣的烙印,成長為怎樣的大人。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的方式,一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很可能會在耳濡目染期間,毀了孩子的一生。以下幾種家長千萬別做,各位爸爸媽媽快自我對照一下。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毀了"孩子,中招的現在改還不晚

1、 教育孩子上推卸責任

因為父母分工的原因,很多家庭都是爸爸或者媽媽一方帶孩子。夫妻雙方共同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非常有限。不能常常陪伴孩子的一方因為習慣了工作佔據生活,所以很少和孩子溝通交流,在另一方管教孩子時自然也就產生了懶惰心理。

面對孩子的問題和要求一起玩耍時,很多家長都會表現:去找爸爸(媽媽),我不懂的語言。這種話說出來一方面給孩子形成了既定印象,另一方面也會加劇親子之間的拘留,久而久之不常常陪伴孩子的一方,就會在孩子眼中失去權威,變得無能,變成了什麼都要找媽媽(爸爸)。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2、 教育孩子不捨得,把錢看得太重

雖然孩子教育上花銷可能會不少,但是很多父母過於看重錢,反而會耽誤了孩子的教育。其實,家長要捨得在教育上適當投資,比如孩子想學畫畫、樂器,不僅僅是一時興起,必然會給家庭開支帶來一定的負擔,但僅僅是因為錢的原因,會阻礙孩子學習的興趣。長遠來看,孩子可能就失去了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和上進心。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三、暴力教育

中國有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從懷孕生子到成長上學,父母都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而在這期間,很多家長脾氣比較急躁,偶爾會因為孩子犯錯一時生氣對孩子大聲大嚷,甚至是出手打孩子。如果孩子教育都是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那麼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打罵可能變成了孩子的陰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四、一昧高要求卻不會鼓勵

鼓勵教育是這兩年比較盛行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取得成績或者一定進步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一句"你真棒,繼續努力"可能比嘮叨孩子一百次"怎麼還不行"更管用。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可以,你怎麼不行!"面對孩子偶爾的失誤,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孩子和別人進行比較。但很多時候,不經歷失敗也很難見到彩虹,所以當孩子偶爾失誤時先別急著責怪孩子,幫著孩子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相信孩子下一次一定可以更好。一昧的比較和責罰只會適得其反。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其實教育孩子是門大學問,想把孩子培養的優秀,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成為良好的榜樣。擁有溫暖的心,教會孩子善良、包容的對待世界,工作再忙也花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習字進行交流。恩威並施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寶爸寶媽快對照一下,你是否也偶爾變成上面的家長呢?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
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這幾種家長的教育方式,容易

10冊不過是6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的性格養成與其的情緒是息息相關的,甚至可以說是屬於相互影響的。因此,孩子若是能夠不被情緒所控制,甚至是做情緒的主人,那麼對於其的良好性格養成,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對於"性格彈性差"的這種問題,也就能夠迎刃而解了。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