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華:共飲一江水(徵文)

許國華:共飲一江水(徵文)


“共飲一江水,克艱一條心”,新冠疫情牽掛著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湖北在長江上中游,我們在長江下游,身在後方的我們理應要為疫區分點憂、解點難。我們社區在緊張的抗疫防控排查的同時,還發動社區居民捐贈物資給武漢疫區。捐贈物資的外包裝紙箱上寫什麼贈言呢?社區自然將這項差事交給平時愛舞文弄墨的我。
還是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吧。我立即在社區微信群發佈消息:“我們社區將有一批物資捐贈武漢,外包裝上寫上什麼贈言最為合適,想請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挑選若干既貼切又暖心的中華古詩句,給武漢加油,給湖北加油,給中國加油!”
頓時,原本噓寒問暖、人聲鼎沸的微信群鴉雀無聲,顯然被突如其來的社區“詩詞大會”震住了。
前段時期,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再到“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照兩鄉”……一衣帶水的鄰邦巧借古詩,用凝練的詩句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讀著這些優美雋永又暖心貼切的詩詞,我們為祖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感到自豪的同時,也為日本友人活學活用古典詩詞感到震驚。


自從捐贈物資上的詩詞在網上爆紅後,一時間,查出處、考典故、挖背景的網文鋪天蓋地,讓我們知道了這些精美詩句的出處、典故和其中蘊藏的故事。“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些國人躍躍欲試,引經據典,尋章摘句,禮尚往來地用古詩詞“回覆”日本友人。
也許受古詩詞“言簡意美”的魅力感召,國內一些單位和個人在捐贈物資的留言上,開始放棄千篇一律的“加油”式口號,嘗試寫上一些情深暖心的古詩句。這不,我們社區這則徵集暖心貼切的古詩詞消息,目的就是在捐贈物資支援武漢的同時,也送上精神力量的安慰與勉勵。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素有“老夫子”之譽的退休教師張老師開了頭炮,在微信群裡亮出了第一招。此句出自明代劉基的《郁離子》,是“萬眾一心,中國必勝”的古版本。
“與彼共之,予何所惜。”在讀大三新聞專業的大學生小承亮出了三國嵇康的《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句,這是“鼎力相助,在所不惜”的文言文說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微信群裡“拋”了兩“磚”後,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東坡迷”的社區居民小強自然亮出了東坡的詩詞招式。此句出自北宋蘇軾《水調歌頭》詞,大家耳熟能詳,與網紅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照兩鄉”有同工異曲之妙。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大家的詩詞情懷被激活了,爭相亮出招式,愛好戲文的中國大媽芳阿姨也拋上了這一句。此句出自北宋李之儀《卜算子》詞,借用於此,抒寫了“共飲一江水,同為一家人”的同胞之情,同時也巧妙地點明瞭受贈方與捐贈方同為長江流域。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群裡不乏飽讀詩書之士,工科男小宇拋出了《詩經•小雅•常棣》的詩句,意思是花萼花蒂同根生,今生今世兄弟親。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我也交上了“作業”。此句出自漢朝無名氏的《別詩》,寫出了“骨肉緣枝葉”的兄弟之情和患難與共的兄弟之義。“疫”難當前,沒有局外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病毒無情,同胞有義”,與湖北共飲一江水的我們,把這些精心選出的暖心詩句,打印後貼在外包裝紙箱上,但願這些暖心深意的詩句,無聲勝有聲,撫慰那些倍受病毒煎熬的心靈,溫暖那些鏗鏘前行迎接春天的腳步。
作者介紹:許國華 ,江蘇張家港人,系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