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两三千的“体制内”人士,为何还不辞职?他们究竟在等什么?

工作5年多,我身边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的收入都比毕业时翻了2-4倍,但是很多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的朋友,他们的收入还在原地踏步。

我也常常在想:他们为什么还不辞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跟这样的一些朋友交流过,后来找到了这样几个答案:

月入两三千的“体制内”人士,为何还不辞职?他们究竟在等什么?

1. 对有些人而言,“稳定”、“体面”比高收入更重要。

在国企里如果只能拿到两三千块,一般也都是三线以下的小城市了吧?

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的竞争少、压力小,但是相应的工作机会也不多,像互联网、金融等高薪又体面的行业几乎是没有招聘需求的,赚得多的基本上就是搞培训的、做销售的。

一部分学历不错但却退居小城市的人,一般特别看重稳定和体面。

像国企等体制内的工资虽然低,但是社会地位却比较高,是家长和亲戚眼中值得炫耀的“铁饭碗”,没什么大过错一般很难被辞退。

有些人是自己好面子,有些人是为了家人的面子,所以最后即便薪水低也愿意继续待着。

月入两三千的“体制内”人士,为何还不辞职?他们究竟在等什么?

2. 收入虽然低,但是“性价比”却很高。

国企(或其他体制内单位)的月薪两三千,跟普通民营企业的月薪两三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首先,体制内单位的五险一金一般交得比较多,有些人买了房子,房贷要靠公积金,而体制内的月薪两三千的公积金可能对应着体制外月薪五六千的公积金。更不用说养老和医疗部分了。

其次,很多体制内单位都有食堂、班车、宿舍,一日三餐和每月交通、房租都被单位承包了。对于一些日常开销不大的人来说,月薪基本都能存下来。而这一点对于体制外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除了月收入,还有一些你看不到的福利待遇,比如过节的福利,年末的年终奖等等。虽然现在政府管控很严格了,但是很多国企的常规福利,仍然是民营企业比不了的。

比如朋友的单位,每到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甚至清明这样的节日,都会发一些米面粮油或者购物卡,年末至少也有三五万的年终奖。

最后一点,普通小公司的月收入两三千可能需要忙成狗,或者经常加班。但是不少体制内人士,一般很少遇到加班,甚至日常工作也格外清闲,有大把大把的消遣时间,工作压力也很小

再算上以上的种种福利,收入虽然低,但是整体性价比却很高啊!

月入两三千的“体制内”人士,为何还不辞职?他们究竟在等什么?

3. 最重要的一点是,长期“温水煮青蛙”,很多人已经失去辞职的资本了。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体面、安逸、清闲,很多人工作了三五年、甚至十几年,能力不仅一点都没有提升,甚至各方面知识和技能都慢慢退化了。

我的某一位同学,毕业后就进入事业单位,当时我们的薪资水平是一样的,她的福利待遇还更好一些。现在我们的收入都翻番了,她看着也眼馋,但是能力已经完全没办法跟我们比了。

再加上她已经在当地买房定居,基本不可能换到大城市发展,本地的求职机会又相当有限。

一只在温水里待久了的青蛙,已经丧失了辞职的勇气和能力。就算他们对自己的低收入越来越不满,却也很难走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