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散養土豬飛上城市餐桌,讓老百姓養土豬有利可圖,有錢賺!


有些城裡人跑到農村買土豬肉,農戶散養土豬真比養豬場的好嗎?如何銷售到城裡呢?


第一,農村農戶散養土豬肉味道確實更好,因為規模化養殖場都是大批量飼養,各種飼料魚目混珠,甚至為了增肥不惜用一些特別的辦法催長,養殖的週期特別短,這樣以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養殖雖然以量取勝,但抗病毒和瘟疫防治難度會更大,導致產出的豬肉質量不高,口感也與農村散養的土豬肉無法媲美,這幾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兩者養殖的目的以及養殖的方式完全不同。在規模化養殖場裡面,養殖大戶主要考慮經濟效益,所以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豬增肥到可以出欄的重量,況且養殖場裡面的豬大部分都是吃飼料餵養出來的,運動量和活動量不夠,所以豬肉的肉質不是特別好。而農村散養的土豬,雖然也吃一部分玉米,還是農民自己種植的糧食,特別是像穀糠和番薯苗這樣的糧食為主,養殖的時間比較長,豬少可活動的空間大,運動量就足夠,加上農村散養的土豬品種跟養殖場養殖的品種也完全不同。所以在肉質方面肯定是農村散養戶的土豬肉更好。


第二,以前城市人到農村買豬肉是一種常見現象,過去村子裡面家家戶戶都養豬,就有不少省城的人專門聯絡,到了秋冬天的時候就到農村來殺豬,買豬肉。這些年,我也每年都要在農村購買幾頭農村散養的土豬,宰殺之後送給城裡的朋友和客戶,說實話,每次送給他們都高興得不得了。所以每年到村子裡來買土豬肉的城裡人很多,有一些農民專門就自己多養土豬用來賣錢。


第三,可現在到農村裡來買土豬的城市人已經很少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村裡面沒有人再養土豬。由於受疫情影響,最後也被撲殺,所以村子裡面一頭豬都沒有,今年所有豬肉的價格比過去都翻了兩番,實在貴的有些離譜。前年過年的時候,豬肉才10塊多錢一斤,而今年最便宜也要35元。這讓很多人望而生畏,而且農村養殖土豬的數量也少,很多人只夠自己家裡食用,沒有多餘的豬肉可以賣給別人。

2019年我國豬肉漲價是讓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現在農村散養土豬的的人越來越少,雖然相關部門在不斷的鼓勵和支持農戶發展養殖產業,但是在可以想見的未來,農村養豬的情況可能還會持續的減少。

黃哥從小在農村出生長大,後在城市安居,深深懂得家鄉情懷和戀鄉情結,更加懷念那幼時農村土豬肉那股濃濃的香味,所以現在每每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總看看有沒有土豬肉賣,雖然有些攤位招牌廣告為某地土豬專賣,但大多是掛羊頭賣狗肉,沒有能形成真正有品牌的土豬肉專賣店,所以黃哥根據市場調查和分析,確定可以從多方面完善打造農村土豬專賣店,讓更好的模式把農村土豬肉高大上的走進城市餐桌,讓更多老百姓敢於養土豬且有錢賺願意養,從而讓農村散養土豬產業普及全國百姓,進一步提高老百姓收入。

下期黃哥繼續給大家分享如何養如何塑造品牌如何賣如何賺錢,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