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何以定義為「跨性別」

“跨性別”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並且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這個詞最初由美國的維吉妮亞·普林斯在1970年創造的英文trangsgender(跨性別者),主要用來區分transsexual(變性者)這個詞。醫學界經常使用性別焦慮,或性別認同障礙來解釋跨性別者。

有性無別,存在即合理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有性無別》是2016年,由吳葉潤導演指導拍攝的一部有關“跨性別”群體為題材的紀錄片。與大家平日裡所接觸的紀錄片有所不同,這部紀錄片的時長相對較短,僅有寥寥32分鐘左右。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雖然不多,但無一例外都給了好評,在豆瓣的評分為8.5。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此片在形式上最大的亮點是以採訪展開,而採訪者是同樣擁有跨性3別身份的模特汪欣蕾小姐。對於這個採訪者的角色,導演的用意非常明顯:不是每個人都有權說感同深受,只有經歷過,才能真正的懂得這個群體的困境與無奈,看見這些被邊緣化群體內心中深刻的淚與痛。

這種未經加工的真實,才能呈現給觀者震撼的現實力量,從而引發大眾的關注與思考。

汪欣蕾小姐以一段自白作為開篇,她說道:這個事情(指跨性別)一定要有人站出來發聲,可能我的力量只是鳳毛麟角,但總得有人去說,要不然這個社會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事情,不會接受這個事情。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面對鏡頭,汪欣蕾曾經的醫生說:“她們大腦的下丘腦的性別認識中樞,就是個女性的中樞,所考慮的問題都是女性的思維,怎麼可能一定就跟女性不一樣呢?”

帶著這個疑問,汪欣蕾採訪了8位跨性別者以及他們的家人、醫生。他/她們的經歷雖各不相同,但他/她們都面對著一個相同的困境,那就是「社會認同」。比如:他/她們在學校受歧視、 被排擠,找工作被拒,家人的不解與逼迫,如何面對孩子等等…

就拿第一位受訪者絲絲來說,她告訴汪欣蕾:“社會上有很多把我放當成怪物,但並不是因為他們排斥我,而是因為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懂。”“還會有人拿「人妖」來定義我。”

第二位採訪者王嘉敏說:“到現在,我的孩子仍不知道如何開口稱呼我。”“有時我穿女裝出門,回頭率是百分之百。”

還有那位跨性別男性的母親哭著說:

“我救不了我的孩子。”“我不想讓他在社會中被當猴子看。”

這部紀錄片的語調平實,絲毫沒有誇張作秀的痕跡,沒有激烈的爭吵,沒有周圍人的議論紛紛,更沒有跨性別者對待生命的苦大仇深。反而,他/她們選擇了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向大眾訴說這些經歷,讓大家看到這個群體的真實存在,創造著“被社會接受”的微弱可能

就可能性而言,這個社會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坦然接受不那麼一樣的人,但他/她們仍有勇氣站出來,為跨性別發聲。如博主回形針面對此次新冠病毒時,說的那樣: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我們人類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正是這種勇氣,預示著可見的光明。

器官無法定義靈魂

話劇演員絲絲,為讓更多人瞭解到“跨性別”群體,主演了一部名為《陰道說》的話劇。這其中有段臺詞引人深思。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我是一個女人,但是我沒有陰道。我沒有陰道,但我卻是一個女人。雖然我生理上是一名男性,那並不是我的選擇,那並不是真正的我,這個社會太過粗暴,它用身體定義靈魂。究竟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誰規定的?憑什麼?這個世界難道沒有我的容身之地嗎?僅僅是因為我選擇的路是被世俗所嘲笑的。我們之所以是人,難道只是因為我們有一個性器官嗎?

——《陰道說》

他/她們只是靈魂裝錯了軀殼,而我們不應該用身體去定義靈魂。這是來自於『跨性別』者內心深處最坦誠的控訴,一下就打到了人們的心坎裡。

說到底,他/她們什麼都沒有做錯,不過是想做回真正的自己,而在他/她們用盡全力找回自己的過程裡,也並沒有損害過社會或他人的一絲一毫利益。在古代“三綱五常”盛行的年代,男人當皇帝,武則天被認為不正常。而現如今,男性或女性領導國家被多數人認為再正常不過。

不再固化性別,這就是一種進步。

或許,在社會當中每個人的知識體系、經歷、學識等,盡不相同,不理解也正常。但是,在這樣一個文明的人道主義社會當中,即使做不到尊重,也請至少做到無視,不要去攻擊或謾罵,或粗暴的將其定義為“不正常”。這不難辦到

「性」「別」之戰

據醫學統計,每30萬人當中就有一位跨性別者,美國跨性別者人數在75萬~300萬之間,不及總人口數的1%,而印度的跨性別者人數卻有300多萬。

這龐大的數字足以證明,正在苦苦掙扎的「跨性別」者,實際上並不少見,如果他/她們集體發聲,足以引起一場關於「性」「別」的戰爭

其實這場戰爭的號角在暗地裡早已吹響。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早在二十世紀50年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約翰·曼尼提出「性別角色 gender role」這個概念。他認為性別不僅是生理特徵,「性別」還是社會和外部環境塑造的。約翰·曼尼不僅提出概念,1972年的《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書中,介紹他親自實驗把一個男孩改造成女孩。有力地證明了「性別後天說」

再說回現如今:在2014年,Facebook進行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用戶信息改版。它把原本只有男女兩種選擇性別擴展到了56個,後來又一直添加新的選項,到2016年擴充到了71個。這還不止,在2015年,BBC做過一個給孩子的科教片說「性別有100多種」。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於2016年,男女之外的選項,統統變成了「custom」。因為新性別種類太多了,不夠用,2018年的答案已經有112種。

今天的性別分類,更強調的是主觀。主張個人對自身性別的認定,可以是男性、女性或者其他,「其他」可以是介乎男女之間,也可以是男女均有,也可以兩者均不是或頻繁改變。

進步的性別觀在西方已是主流,他們承認:性別是多元的,不只分男女,並將此方面內容設立為必修課程。

就拿英國的性別教育舉例來說:

英國的“No Outsider”課程與LGBT教育 ——“No Outsider”(沒有局外人)是由伯明翰Parkfield Community小學助理校長於2014年設立的一項課程,旨在依據英國《2010年平等法》(Equality Act)的精神來教育孩子,包括不因為性取向和宗教而歧視他人。該校長寫了一本教材,Amazon上可以買到的。

英國教育部發布了RSE(Relationship and Sex Education,關係與性教育)的指南,並且規定在2020年9月之前,將“多樣化家庭”的有關內容作為中小學必修課程,這將涉及到英國2.5萬個學校。

在宇宙範圍內,性別只有自己說了算。

這一項內容也就是俗稱LGBT教育,是為了告訴孩子們:“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以及存在的不同類型的相愛的、健康的關係,要尊重每一個人。”

此舉的重點是引導孩子認識社會的客觀存在,以及尊重不同文化和不同人的價值觀,同時,避免影響他們的心智,導致獵奇心理,甚至對自我產生懷疑。

面對如此複雜的社會學難題,英國邁出了第一步,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一個文明社會的突破性進程,其經驗、教訓都值得各國借鑑。

最後,筆者想說:不是所有問題都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當我們面對無法回答、或明知會做錯的題時,那就先空過去。只要空著,就有答對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