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两手发力,让水往“高”处流


宁夏:两手发力,让水往“高”处流

宁东化工基地


宁夏:两手发力,让水往“高”处流

丰收的田野


宁夏:两手发力,让水往“高”处流

水权交易


宁夏:两手发力,让水往“高”处流

宁东鸭子荡水库

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也干。

缺水,始终是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个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环绕的干旱省区,虽然久享黄河之利、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但“天上无飞鸟,太阳像火烤,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也是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尤其是西海固地区的真实写照。

宁夏,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1/3的西部内陆省份,却是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在中国节水的宏大版图之上,宁夏做出了浓墨重彩的节水大文章。

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实际,为破解工业发展用水缺乏的困局,自治区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大力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实现水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向“市场主导、政府调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了水资源由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流转,走出了一条干旱地区破解水瓶颈、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新路子。

大力推进水权有偿转换。2004年,为解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开发建设用水指标问题,自治区积极开展以“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让-工业高效用水”为模式的水权转换试点,将农业节约水权有偿转让给工业。

截止目前,累计转换黄河水量1.8亿立方米,协议转换资金18.6亿元,共实施水权转换节水改造项目23个,完成干支渠砌护649公里,走出了一条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振兴的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水流产权制度改革。贯彻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率先将国家分配的可耗用黄河水初始水权分配到市、县(区)和各干渠,建立了区市县三级水权指标管控体系。2014年以来,完成全国水权改革试点,将农业黄河水确权到引黄灌区4293个干渠直开口,确权水量45.64亿立方米,工业用黄河水确权到5个县(区)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60家工业企业,确权水量1.27亿立方米。通过探索推行水权到户,初步形成了精细化管理新格局。2017年,宁夏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水权试点省区。

大力推进水权市场交易。结合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出台了《宁夏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成立了水权收储交易中心,在自流、扬水灌区选择4个典型县(区)先行先试,融合深化水权改革,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探索不同形式水权交易途径。2016年,中宁县政府与宁夏京能中宁电厂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完成宁夏水权交易第一单;2018年,利通区政府与宁夏宝丰集团签订3.82亿元水权交易协议,地方农业节水实现了跨区域、跨行业水权流转和农业、工业、经济社会“多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