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契爾洛貝利》劇情分析

1、發電原理:中子撞擊鈾235產生鋇碎片及氪碎片和3箇中子,中子撞擊更多鈾235產生鏈式反應,反應過程稱為核裂變。根據質能方程,反應過程中質量發生虧損,放出熱量加熱水,產生蒸汽帶動汽輪機發電。石墨作為中子減速裝置,目的讓鈾235更容易捕獲中子,硼棒作用為吸收中子,用於控制反應堆反應速度。因此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為石墨沸水反應堆。

2、爆炸:實驗過程中,電站功率由1600兆瓦降至700兆瓦過程中發生反應堆毒化,產生大量氙135吃掉中子,反應放緩直至反應停止,最後功率降至30兆瓦。現場違規操作,關閉自動控制、拔出硼棒、關閉循環水泵電源。反應堆產生熱量、產生氣泡、短時能量聚集功率激增,現場按下AZ5緊急停止按鈕(反應原理為硼棒插入反應堆吸收中子停止核裂變反應),反應未停止因為設計缺陷硼棒底部為石墨,加速反應。而且硼棒由於反應堆高溫變形卡住無法繼續插入。進而爆炸,反應堆額度功率為3200兆瓦,爆炸時功率為33000兆瓦。

3、當局掩蓋事實真相的黑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