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对方方的作品比较了解,评一评怎么样?

二叔5418


方方作为一个作家,你这次有点越界了,你实际上是以一种政论时评加新闻报道的方式在写作,你的医学知识、法律素质、新闻素质,说真的,不是太高。你太自以为是了。 

在全民族面对如此惊天大灾的时候,你把天灾死死地咬定为人祸,你把无知未知的错误,没有经验的错误,全部归结为失职渎职的罪责。你现在可以看看各国的表现和死伤规模,就知道自己这么乱咬是多么无知了。

 如果让你现在去写美国日记、意大利日记、法国日记、德国日记,你可能会发现,这些个你心目中优秀无比的国家及其政府,按你的要求都应该全部下跪,其患者的悲惨、医生的悲苦、政府的慌乱,远胜过疫中的、你笔下的武汉。

 你在网络上,面对千万人,毫无道理、毫无根据地污蔑政府毫无作为,你煽动仇恨、贩卖悲情、诋毁政府、抹黑专家,你荒唐到把任何天灾都必须有人死亡的事实,全部栽到政府的头上。 

在国难当头的关头,这样的煽动很容易导致人民离心离德,导致公众愤怒淤积,甚至有可能带来社会的混乱、政局的动荡、乃至国家的倾覆,这样的例子国外已经不少了。所幸今日党更坚强和睿智,人民更成熟和清醒。



周生世界观


大家对《方方日记》的争论点都错了!根本就不是什么“正能量”和“负能量”的问题,而是方方既不懂科学又不尊重科学,早早就把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病毒事件”定性为中国之祸,政府之责,百姓之灾,世界之乱。这才是《方方日记》的出发点和贯穿的主线。与央视主持人阿丘有异曲同工之效。然而,现实是:国际专家团队的共识,武汉并不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源头,中国政府的抗疫速度和成效受到国际主流社会的肯定!俗话说,不怕流氓拳头大,就怕流氓有文化。不懂科学不尊重科学的文人,不就相当于流氓有文化吗?


心随梦远


摘自她大年初三日记中的最后一段,关于口罩的。大年初三口罩缺不缺?全国大部分防疫物资都到哪去了?京东顺丰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到底在做什么?网络都是有记忆的,去查查答案吧。相信她不是有意在给西方媒体输送子弹,只是被人利用了。日记中的其他问题有人已经分析过,我不做复制粘贴者



雨中飞翔的草鱼


我真的认为,能记录下来原汁原味的老百姓真实的感受。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感受。非常时期的感受,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思想文化战线的作品所反应的内容,给人的感觉总是漂在天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分地,下岗,强拆,买房,生病,上学,有几个作品中的内容能和百姓的感受合上拍子的?不要用事后诸葛亮的思路考虑问题。没有意义。不能反应老百姓真实生活的东西,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都是扯蛋。


吴国安世界第三


知道芳芳,也看过她的作品。但就她的武汉日记交给一个美国华女去网络上渲染,很不合适很不理智,看看国际社会那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直想打压排挤抹黑中国,你这是把自家的擀面杖送到敌人手里让别人来杖责你的家人,,老人家,哪个家庭又是十全十美的呢,你这次的行为让我想起说医院伙食差的以及对医护人员呼三喝四的武汉人,,,掉价了


kittymother1


方方,原名汪芳。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发表小说及诗歌。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1987年在《当代作家》发表中篇小说《风景》,被称之为中国“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

方方创作的小说大多与她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她热爱中国古典诗词,钟情于外国现代诗歌,诗歌的创作经历也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方方小说中有大量直接引用和间接延用的诗词在她小说中已成特点,她笔下的人物形象、内心感受是她营造诗性氛围的习惯性方式。“新写实”的特征已不能囊括她小说的整体风格,

近年来,她创作题材和创作风格不断转变,小说中蕴涵着悲剧意绪,存在主义倾向、以及语言幽默机智和哲理智慧的闪现。方方用文学的虚构性,叙述反映现实的生活,折射出真实社会中的恶、美、丑,从而让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更加的深远和独特。


用户言午泽群


看了一点,越看越不爽。假如她现在发布她的日记,即使她写得再伤痕,再不真实,也不会对其有太多的反感,但是在武汉人民惶恐不安战战兢兢、全国人民全力援助向疫情发起冲锋的关键时刻,她的作品那些阴暗的词汇对于所有人的努力有任何帮助吗?只会增加恐慌、带偏方向。


听说名字长点更容易注册成功


我相信赞美方方的很多,而这些人大多数披着作家,文化人或者砖家。但我要说的是,不管你披的外衣再金黄,你说的话,你写的文要有正能量,要挖掘好的一面,不要低着头只写一些社会不好的一面,如果你对好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偏偏爱好些负能量的东西,那你的心里阴暗就太重了,也不用我们这些老百姓琢磨了。好自为之吧——


好心情哥哥6670


方方日记我看了几篇,从各方面来讲,都无懈可击,堪称上上之作。而反观好多攻击方方日记的文字,纯粹是为了攻击而攻击,目的性太明显,太爆露,吃相太难看,每一个正直的人都会从中作出理性的判断。在当前的语言环境下,正当的言论被刻意隐瞒,教训是深刻的,当前的疫情,谁说不是言路不畅所造成的。深刻的教训促使我们深刻的思考。


宋囩


评论一个人,请设身处地,假设你在武汉,假设你是武汉人,假设你的邻居、你的朋友、你的亲人都一个接一个地……你笑得出来?你不需要大哭一场?面对一个沉重的不能再沉重的话题,面对一个个生命的离去,有些人的态度,不值得质疑?如果我们要前进,我们不需要总结沉思?攻击方方的人,内心里藏着什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