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什麼用?說了些什麼?

閱讀知識會


老子的《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也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來源。《道德經》的偉大之處,在於為後世讀者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思考空間,數千年來人們不斷從種得到新的體悟。在下認為,《道德經》對生活的現實意義,至少可以包含以下幾方面:

一、修身。老子要求人們既要放寬心胸,如大道一般包羅萬象,又警示人們不要沉迷於感官享受,過度娛樂會傷害身心。《道德經》有利於人們樹立一個健康的生活態度:溫和不爭,虛懷若谷,渾樸純正。

二、養民。《道德經》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以民為本等思想,被歷代統治者直接或間接的當做安邦定國的重要手段。

三、處世。《道德經》裡的每一句話,都可以看作一個蘊含深意的處世金句。譬如“物極必反”可以從中體悟到做人做事要留有餘地;也可以反映出接人待物,還可以從反面入手。

四、審美。《道德經》是一部閃爍著美的古代智慧經典,在文藝美學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把自然大美當做藝術的極致。





嶺頭雲803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 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經典。那麼《道德經》都講了些什麼內容,揭示了些什麼道理,能歷經兩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範圍內都備受推崇呢?



一、宇宙觀


在人們還流行聽天由命,普遍崇拜神靈的時代,老子已經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他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一個叫做“道”的東西造生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麼“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執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著求助於鬼神。

二、處世之道


這裡的處世之道,包括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人與事、物的相處方式。與之相對應,老子提出了“嗇”、“柔”、“小”、“樸”四個概念。

任何難,都成長於易;任何大,都成長於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處理困難的問題,要在它還很容易解決的時候就開始處理;治理大的問題,要在局面還沒有發展至混亂的時候就開始治理;成就大的功業,要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所以聖人從來不會等小事變成大事之後才開始有所作為,故而最終能取得大的成就。



三、治國方略


治國,取天下,也是《道德經》中比較突出的主題了。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運轉規律存在,如果隨意去幹涉,就必然會遭受失敗。所以“以無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烹製小魚一樣,不能隨意的翻來翻去,否則一來二去小魚就被翻爛了。


故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無所作為,但實際上它無所不為,萬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來治理天下,萬物將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長。


四、個人修養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聖人不會為自己爭奪利益,而是用來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廣博;聖人不會為自己累積財貨,而是用來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傷害他們;聖人造福於萬民,而不會與人相爭。


史海閒聊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讀道德經的好處:

修身養性:當人遇到煩惱事,或者有什麼委屈想不通的時候,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下《道德經》,老子的智慧言語會讓人找到自我安慰的良藥。

提高待人接物能力: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為人處事很繁雜,天天要與人接觸,要人家做事,別人不聽話,就與別人爭吵不休,搞得自己心亂如麻,理不出頭緒。如果靜下來背誦《道德經》,心裡就明白了遇事要處下、不爭、順其自然。


做婚禮的權哥


老子的《道德經》其實解釋了易經的萬事萬物兩面性的哲學,也告訴了我們修身是如何的。而其它後來的百家爭鳴,無不是以老子修身的理論為基石的。我們至今都在以“事物具有兩面性”的哲學思想來指導自己,這也成為現代哲學的標誌性里程碑。

他認為人是遵循地理環境的法則的,地理環境是遵循宇宙法則的,宇宙是遵循規律的,規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注意他並沒有把道歸結為神的主宰,而是認為道是一種自然現象。老子講的道就是科學所發現的諸多規律。老子論述的其他內容就是他在經驗上總結出來的諸多規律,並希望人類能夠按照這些規律去生存,而不是打破規律自尋煩惱。

道生萬物,萬物相互對立,大與小,強與弱,有與無,雄與雌,盈與虧,福與禍....而這些相互對立的又循環往復,就如塞翁失馬,福禍相互轉化。智慧書中,也提及了,事物就像一把劍,有劍刃,也有劍柄。西塞羅說過,看問題不能只看一面,只有把相反的兩方觀點都瞭解,才能全面瞭解事物。

總之對於現代人來說這其中的邊界,在於自己內心思想是否有一粒種子。有的人這粒種子是從雙魚轉圈追逐悟到的,有的是從鐘擺悟到,有的是從水波悟到的,我的這粒種子是從種子生長悟到的無為而治。《道德經》在給我的種子施肥澆水,讓它不斷成長。如果沒有《道德經》,我也會一直沿著這個路攀登,但是《道德經》就像給我的路打開了地圖。


思想思想的思想


當今社會我們學老子《道德經》對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有非常重要意義。老子《道德經》深刻的心靈像太陽和月亮一樣,總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時至今日,老子《道德經》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共同的精神遺產。老子《道德經》可以是現代人的知識、生存智慧以及管理藝術,可以是成功者的冷靜藥方,也可以是遭遇挫折時的心靈慰藉。在現代人的解讀之下,老子《道德經》在當代中國也會發揮重要的作用。老子《道德經》對我們現實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很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環境保護,和諧文化、現代管理等。這裡重點學習老子《道德經》對我們個人自身修養的提高。

老子的《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上下兩個部分,合起來稱之為《道德經》,也稱為《老子》。《道德經》主要論述“道”和“德”。其中“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同時也是世間萬物,宇宙的本原。總之,“道”作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那麼,“德”究竟是什麼呢?

當然,這裡的“德”並非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而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如果說“道”反應了自然規律,那麼“德”就反應了一種社會法則。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對“德”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上德的人,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對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無德了。因為上德的人,與道同體,道是無所為而為,所以他也是無所為而為。而下德的人,有心為道,反而有許多地方卻做不到了。

上仁的人,雖然是為,卻是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儘管是為,卻是有所為而為;上禮的人,就更過分了,他自己先行禮,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來,引著人家強就於禮。由此看來,失去了道然後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後才有仁,失去了義然後才有禮。

可見,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中,“上德”和“道之德”是一樣的,和我們通常理解的“仁義道德”是不一樣的,差別在哪裡呢?在於“有為”和“無為”。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範,有一種“無為”的特徵。而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範。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

莊子說“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

真正的道,不能靠人給予,真正的德不能由外部而來。仁可以靠有所作為來達成,義可以靠有所作為來實踐,禮只是相互虛偽的來往。這和老子說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講,道家的“德”和儒家的“仁義道德”是完全不一樣,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是人為規定的“德”,一個是尊重自然的稟賦的“德”。

所以,儒家孔子所推崇的“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範疇,是屬於人為規範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反而是最大的德。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我們如何在世俗的社會中保持“上德”呢?莊子在這一篇《莊子·知北遊》中,給了我們一個智慧“外化而內不化”,通俗理解就是“隨外物變化,而內心保持不變”。這裡莊子通過顏淵和孔子的一段對話闡釋了這個道理。

顏淵問孔子說:“我曾聽先生說過:‘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請問先生,一個人應該如何生活在社會呢?”

孔子回答說:古時候的人,外表適應環境變化,但內心保持不變,現在的人,內心多變,而外表又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隨應外物變化的人,必定內心持守不變而不離散遊移。對於變化與不變化都能安然聽任,安閒自得地跟外在環境相順應,必定會與外物一道變化而不有所偏移。

狶韋氏的苑囿,黃帝的果林,虞舜的宮室,商湯、周武王的房舍,都是他們養心任物的好地方。那些自稱君子的人,就連儒家、墨家之流,都以是非好壞來相互詆譭,何況一般人呢!聖人與外物相處卻不損傷外物。不傷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會傷害他。正因為無所傷害,因而能夠與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不管是山林還是曠野,都能讓我們快樂;不管是喜去還是悲來,我們都能安然接受,不能阻擋。

孔子接著說“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 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

可悲的是,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外物臨時棲息的旅舍罷了。人們知道遇上了什麼,卻不知道遇不上什麼,能夠做自己能做的,而不能做自己做不到的。所不知道的,和所不能夠的,本來就是我們不可迴避的,一定要避開自己所不能避開的事,難道不可悲嗎!

以上莊子通過孔子之口,來闡述了得道之人,在社會中的處世哲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外化而內不化”。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能力邊界,知所為,也知所不為,就像莊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就是說,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邊界的,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個很重要。我們無法避免所不能避免的,當然我們也無法做到不能做到的。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是這個道理。這其實也是道家思想,尊重每個人的自然稟賦的一種體現,所以莊子說“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最好的言論是什麼也沒說,最好的行動是什麼也沒做。平凡人所知道的一切,實在是太淺陋了。





Andrew讀書


當今社會我們學老子《道德經》並不是因為它產生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失去了價值。老子《道德經》深刻的心靈像太陽和月亮一樣,總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時至今日,老子《道德經》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共同的精神遺產。老子《道德經》可以是現代人的知識、生存智慧以及管理藝術,可以是成功者的冷靜藥方,也可以是遭遇挫折時的心靈慰藉。在現代人的解讀之下,老子《道德經》在當代中國也會發揮重要的作用。老子《道德經》對我們現實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很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環境保護,和諧文化、現代管理等。這裡重點學習老子《道德經》對我們個人自身修養的提高。

老子《道德經》中的自身品德修養方面的道德標準完全不同於我們平常說的“仁、義、禮、智、信”,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中說道:“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智、仁義、巧利,在老子眼中都是虛妄的東西,是造成民亂的禍首,因而老子主張棄絕。《道德經》中老子關於個人修養的中就是四個字:去欲行善。在當今物質生活高度發達的社會,很多人拼命地去賺取金錢,好多大學生都成為了“房奴”,他們把買到一棟好房子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然而這一切真的那麼有意義嗎?過上奢侈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嗎?

人為什麼而活,該怎麼活?老子《道德經》很好的解釋這一切。“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是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過於奢侈的生活和妄為多事,都會造成對自然和人性的傷害,五彩斑斕的事物使人心浮氣躁,為此,老子也提出了要克服主觀干擾,堅持客觀態度,便需要人們“致虛極,守靜篤”,將心靜下來之後,這樣人們才會發現,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心中的“欲”。

什麼是欲?老子的“欲”是老子認識論的重要範疇,是人的感知、認知、意志、意識、心理等內容的總和,所謂“有欲”,就是背離道的,主觀私偏的慾念,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昭昭”、“察察”。在老子看來,由於欲是禍亂的元兇。老子說:“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噭。”堅持無慾而觀察,可查萬物內在道的奧妙;堅持有欲而觀察,只能看到萬物如同聲音那樣參差蕪雜的亂中之亂。老子還認為人間一切過錯、罪惡、禍害的根源,戰亂不止、民不聊生的根源,就在於人的不予禁止的慾望。老子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莫不是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橫生膨脹的私慾,使人的認識背離客觀的自然之道,從而禍亂生事,給社會給自身帶來無盡的災難。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一些欲無止境的人,對金錢,對女人,對權力的慾望,導致他們走上了不歸路。去欲很重要,那麼如何才能去欲呢?

老子在《道德經》中首先告訴我們,要學會知足。中國有句古話:“知足常樂”,只有對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感到了滿足,才不會生出太過的慾望,也只有對自己的現狀知足,才會有幸福感,去除掉不應有的慾望。老子說:“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知足的人是富有的,克服主觀慾念,做到知足才能感到快樂。“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愛必有傷,有傷則成愛;有藏者必有失,有失者能藏。懂得了道的不變的道理,就要修養知足、知止的品德。凡事有度,適可而止,不求過欲,不圖盈滿,以積極的理念和態度對待謙、虧。知足是做到清靜無為的前提。

做到了知足,才可以去達到無為。無為就是虛靜任物,就是審時度勢,隨時行事,應物處變。老子《道德經》八章中說:“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居住,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地方。心,像深淵那樣平靜二虛懷任物。利人,能如天那樣無私公允而無怨。言語,能毫無虛妄而有信。主政長於治理,出事善用物之能,行動善於隨時舉事。唯獨無為不爭,能無憂患。對於無為的行為意義,老子說:“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不欲而民自樸。”老子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利用自然。掌握事物的性質、必然走勢和規律,而不是由自己的慾望主宰自己,才能保持自身的長久,才能少犯錯誤而立於不衰不敗。

解決了人不能為慾望而活的問題,但人究竟該為什麼而活呢?為善,我們應該追求真善美,而真理與美是無窮無盡的,那麼我們就應該用有限的生命去及時行善,“行善積德”,行善,可以使人身心愉悅,當你無私的去幫助別人時,你的心是快樂的,“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只有無私,才能長久,行善,

老子告訴我們:對從善的人,以善心對待他;對不從善的人,也以教導向善的善心對待他。日行一善,無私的去幫助別人,對待別人,最終將以無私而成其私,即得到善報。“人之初,性本善”,人在最初的時候都是本性善良的,而人們應該做的就是保持住這顆善心,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誤,故幾


林翰林


要說道德經到底有什麼用,就是問錯了問題。道德經不是拿來用的,而是拿來領悟的。從功利性的“用”去看道德經是看不懂的,道德經提供的是思想境界,提供的是精神靈魂,而不是具體的,功能性的使用價值。

道德經主要反映的是平衡觀。這種平衡是動平衡而非靜平衡,非常微妙,非常難以把握,所以說“道心惟微”。用心體會領悟道德經會讓人在精神靈魂上有所受益,讓人能更有效地觀世界,識人心,知命運。


柳城耿直人戴大


看看!


哈灬哈66096005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小半山人


信仰神聖,才是人生!宏道揚德,人之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