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年轻人如果想以农民为职业,怎么能养家糊口?有前途吗?

伊人间


农村年轻人想以农民为职业,能否养家糊口,这是典型的歧视农民,87年我从农职中专回到家里,那时乡镇一级的政府,粮所,供销社系统,基本无事可做,也无心去那里混日子,就在家种地,养殖。

麦季收割完后,种上玉米、大豆,当时的专业用到农业上,就像玩一样,庄稼长得奇好,雨后施化肥,撒化肥,不覆盖,给村开了个先例,秋后收成超过庄稼把式。

秋分后种小麦,冬雪将融时,去地里撒化肥,也是开了村的先例,来年6月份收割的小麦,脱粒后被村民当作种粮买走。

88年四月份开始养殖,一开始订的鸡苗是蛋鸡,结果鸡场给了混合雏,没分拣,本是吃亏的事,鸡场理亏,又多给些小公雏,几百个,全全部给拿了回来,当年养殖千余只,那年形势特好,家里刚腾出的老土屋用上了。土坑育雏特好。

天气逐渐暖和,将鸡分类,那年的收获的玉米当作饲料,大豆全送到了油坊,兑换成花生油与大豆饼,油坊的小业主是同时毕业的同学,一切故事般顺利。

给鸡防疫时,到市畜牧局买的疫苗,一支1.5元,买了三支,按当时鸡的数量2支不夠,一支可用500只鸡,自己的鸡防疫完后,免费给村里的鸡防了一遍,那一年我杜绝了村的鸡瘟,现在村的人见了我,还津津乐道。

接近九月,将公鸡一并卖掉,那年也巧,居然是高价位,当时玉米价一角八分,鸡蛋二元八角,毛鸡三元二角,买了近500个公鸡,蛋鸡余有400多只,九月份几乎全部产蛋。

秋种时,畜粪全部用作肥料,种小麦时,有个万事不求人的本村能人,坐下来与我闲聊,聊了聊种地,养殖情况,我一五一十的说了通,末了他说了一句:还行,能挣钱。第二天一早,又找到我,说了一句让我吃惊的话,那老兄回家帮我算了一笔帐,我年底会纯收入过万。于是没到年底我成了村的名人,那年我二十一岁。

从农职中专出来,种地、养殖,勤勤恳恳干着,但是从没放弃学习,90年拿到了复旦大学管理学的录取通知书。


无为6777599135


在农村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年轻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很少,那么如果农村年轻人把农民作为一种职业,是否可以做到养家糊口,是否有前途呢?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上一直都有很多政策支持,农业生产中也蕴藏着很多发财致富的机会,而且农民职业化这件事国家也一直在推进,每年都有一批人通过职业农民评选,获得高级职业农民称号,这个可不是谁都可以获得的。

对于农村年轻人来说,扎根于农村发展,有其优势,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在种植技术和市场运营方面有优势,因此农村年轻人以农民为职业也不是说绝对不行,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我建议农村年轻人在农村可以尝试搞特色农业种植、实现规模化种植,以优质高品赢得市场,而不是搞传统的农业种植,因为传统的农业种植利润少,想养家糊口还真有难度。那么搞哪些特色农业呢?比如甜玉米、荷兰豆等等,这些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做好产销对接,规模化种植下自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农村年轻人以农民为职业,可以说勇气可嘉,但也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努力学习科学的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知识,农产品品牌管理等内容,要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高级职业农民,这样才有机会富自家的同时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洞察三农万象


现在的新型农业已经和传统农业有了非常大的区别,农民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俗称为“新农人”,或者是职业农人,这个些称呼和传统的农民还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农民。

以前的农民是因为户口在农村,或者无法在城市生活,现在的职业农民就不同了,现在的农民也可以是城市户口或者是大老板或者企业家。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时代要想靠自己的几亩责任地养活一家人是不可能的了。

新型农业和新农人还是有条件要求的,就像任何行业一样,农业既然变成一个行业,优胜劣汰的规则一直存在。起码要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故乡远方


你好,我是农村人,30来岁不知道算不算年轻人[捂脸]。

我就讲一下我从打工到经商最后回到农村老家的经历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记得在2000年的时候,我在高中毕业后家里经济不怎么样,家人也不鼓励我再读书,然后就回家干活,当时家里也种有几亩柑橘,水田就种水稻,一年种两道。那时我妈还要管理两块菜园地,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人的蔬菜需求。柑橘那时记得是早柑,几毛钱一斤,也有村民种植椪柑,不多,价钱和早柑差不多,稍微贵一些,在一块多点。刚出校园,什么都不懂,慢慢的就想出去打工,打工又没文凭,也没手艺,只能打死工,记得我那时在市里面找了个做电缆的工作,没干多久,发现自己不适合这样的工作,人际关系太复杂了。后来托老爸的关系在一个汽车修理厂找了个学徒工,最初每个月50块零花钱,老板包吃住,因为可以学到修理技术,所以对钱不是很在乎,就这样一年过去了。

后来,慢慢的自己就对汽车越来越感兴趣,买了一些汽修的书,特别对电器感兴趣,还有车上的音响。就这样在这样的摸索中不知不觉又度过了一年。

慢慢的技术水平提高了,老板也加到800块一个月,那时在县城算高的了。后来老板为了增加汽车音响这个项目,当时厂里面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我是这方面最有研究的人,所以老板决定由我负责这个项目,然后带我到广州呆了几天,了解器材和基本的安装方法。然后进了一批货回来,就这样好像又过一年多吧。

后来厂里面新招来几个新员工,工资不高,也懂一些汽车音响,可能是汽校毕业的吧,学了一些东西,当然还是没我那么熟练,然后老板就感觉给多钱给我了,又不好降工资,所以经常找茬,慢慢的我就有了离开的想法。

两个月后,我去了另外一个店,是做汽车美容的,不久又去了广州,听说那边工资高。那边是比较难混的,各种心酸。在广州三年就这样过去了。

最后回来回到家乡,在县城开了个店,也是做汽车音响,用品什么的,起初比较困难,因为没多少钱,也没关系,起步难。后来慢慢有了一点钱,然后又投进去,慢慢店就扩大了,认识的人多了,赊账的就来了,就难做了。最后两年一个县城开了很多这样的店,竞争不是一般的大,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慢慢的就没什么钱赚了,在哪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平时,逢年过节前可以捞一把,就算是一年的收入了。

我们这很多农村人家里种了柑橘,都发财了,受同学影响,也有了打算回农村种柑橘的想法,拖了两年,实在不想做生意了。于是回家种起了砂糖橘。起初小树苗,田地租金,花了一笔钱,加上没没经验,花了一些学费。好不容易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然后第二年,要投资,还要生活费,于是我妻子就在附近找了份工,小孩也上小学了,就这样我管果园。一年下来,积蓄全花完了。第三年果树可以挂果了,就借了银行贷款,然后妻子继续打工,我起早贪黑在果园,有时间就陪小孩。很快一年就到头了,卖果,得了一些钱,盖了两层房子,然后投资果园,基本就这样没什么钱了。然后又等卖果,遇到价钱不好,就只能回本,所剩无几。希望来年价钱好点吧。

前途肯定是有的,就是农业很需要决心和坚持。不能亏了就丢。像同学的沃柑,和种砂糖橘比较早的那些,都在县城买了房,开豪车的也不在少数。

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荔浦小李


农村年轻人想以农民为职业怎么养家糊口? 说实话,这个真的很难。作为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的我,实际摆在眼前,是不可能的。从我爷爷说起吧,我爸是60后,家里七个兄弟姐妹,那时候物价那么低,但依然无法吃饱肚子,更别说别的了。家里一亩三分地,天天土里刨食,吃不饱饭是每顿的必须。想读书就更别想了,所以我爸他们全部都没有什么文化,好的小学读了几年,有些连小学都没有读过。我爸结婚后,有了我和我弟弟,为了一日三餐,没有办法只能到河边去帮人挑沙,一天几毛钱就为了养活我们。那时候的农民真的太难了。更别想为此当职业,只能选择到处做小工,维持一家老小生活。现在,生活好了,但物价也高的离谱。不出去打工,靠种地也不能维持生活。当农民只能做为副业。或者如果自己有钱,也可能以农民当职业,承包土地,种大棚蔬菜,搞乡下旅游……就要看,你项目怎么样了?前期投入会用很多钱。就要看你钱包鼓不鼓了。


祖祖辈辈乡下人


主要看自己有多少钱,可以承包土地,种玉米,黄豆,大豆,也可以种药。

我们村的刘二龙,念完初中就不念了,因为他没父亲,母亲还有轻微精神病,在这个年代,人家砖房都不住了,都住楼房了,可他家还住土房那,一到冬天,房子里四墙结霜,也是怕母亲想不开,怕她自杀,再说二龙当年才十六岁,他就没出去,和母亲相依为命。

二龙选择了,去給养牛大户放牛,那时一年是七千,二龙带着母亲上了山,二龙和母亲一边放牛一边挖药,那时娘俩也没啥花销,东家供吃的,衣服东家也给买,娘俩用放牛钱,也买了牛,放在东家牛群里,过来几年,二龙的牛也发展成了牛群,现在他家已经七十多头牛了。

二龙也和本屯子姑娘结婚了,小孩也已经三岁了,二龙又雇了个牛官,他又在自家地种了,一晌赤芍,倒了转年秋天,他卖赤芍苗,一颗赤芍苗按四角卖的,一晌药苗去了地底的钱,挣了七万。农村是有些辛苦,但发展面还是大的。


恩宠公主1


别说养家糊口,发家致富都有可能。

去年,偶然认识一个自己酿酒的老哥。

非常神奇,不会淘宝,不会推销,没有往外面吆喝卖货,结果人家的酒卖的特别好。

就是因为技术过关,口碑相传,7/8年了,他现在一年轻轻松松十几万。

对农业我一直持有戒心,因为,收入太低了,我去年种了点红薯,2亩地,投入2800,(包括人工),利润是4200快,只相当于我十天的收入,

而且,我去年帮兄弟卖了60只土鸡,他养了120只鸡,80只是母鸡,卖掉的时候,当时差不多30块一斤,一只卖100左右,约6000块,我不知道他鸡蛋产量多少,养鸡周期4个月,一年8个月,我当他的鸡两天生一个蛋,那么一个月80只鸡,能产1200个蛋,8个月9600个,。

就算成本为零,然后把120只鸡全卖了,也就20000来块钱。

但是,我现在又开始有信心了。

除了酿酒哥以外,最近又认识不少搞农业的朋友,

其中有个兄弟,是种药材的,直接跟白云山广药集团签合同,他负责种,广药包收,而且他的地有一千亩,是扶贫项目批的,租金很低,具体收益我不方便说,比我们平均收入两倍还高。

再有一个朋友,是二道贩子,就是倒卖农特产,就是从直播开始,从一个粉丝也没有开始,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然后介绍产品,把土特产带出去,好的时候,一天卖货赚600到1000之间,而且,粉丝高了,平台本身也有收益。

这样的朋友好多个,有兴趣搞农业的朋友,我们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我觉得,做农业,未来可期!你觉得呢?







杨大师0108


您好,我是林哥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现在就是在农村,以前一直在外面上班后来厌倦了那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就回到自己的家乡。现在养了些蜜蜂,都是放山上定点土养的,因为土养相对比较省时间,土法饲养蜂蜜也好卖些。我现在把养蜂当作事业,一年五六万维持家里正常的开销,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以后农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只要把握好机会在农村长期发展是不错的。我们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搞些多元化种植和养殖,早期没什么太多技术经验,投入资本不要太大,有了经验打开了销路再扩大规模。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你。谢谢!




乡村林哥83


年轻人想做农业方面的事,一定是想做出成绩来,想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因此你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1、没有什么技术难点的,大家都会搞做的,这是经济效益最低的,比如种白菜罗卜。劝你不要做。2、要选市场紧俏的种类、经济价值高的种类。比如种植猴头菇,花卉,养黄鳝及其他稀有动物。但这些高经济效益的养殖种殖业,要考虑到技术和销路两个问题。3、从分析自己有什么优势,这点非常重要。如技术强,可选难度大的,经济效益肯定好。如果自己信息灵通,人缘及单位关系好,销路容易打开,则可选择绿化用的花木,只要销得去,这也是一本万利的。如果资金足,可考虑搞反季节的蔬菜大棚或稀有动植物种养。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远景设计院指出其特点是:

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固碳减排,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泥路前方


其实如果城里待着不舒服,农民兄弟们完全可以在农村进行创业,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在农村发展好了依然可以挣大钱。

一、农产品加工行业

农民为什么种地不挣钱?因为他们卖的是最低等级的原材料,在一个商品系列中,原材料的价格是最低的,经过深加工的产品价格才高。举个例子,黄桃和黄桃罐头。我们平时买黄桃,便宜的时候四块钱左右就能买个三个。一瓶1000ml的黄桃罐头里面黄桃的量,大约也是三个黄桃,但它卖15元左右。明明都是黄桃,价格却差了好几倍。

所以在农村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原材料多,可省去原材料的运输费。而且人工成本低,利润多。

二、生态农场

这几年经济发发展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高了,以前是吃饱,现在不仅要吃饱也要吃好。农民兄弟们可以根据需求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场。

三、淘宝电商

互联网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速的上网体验,也带来了购物方式的转变。而且随着思想的转变,城里人对农村特产有了兴趣。农民兄弟们可以借着这个时机,开通电商在网上卖农产品。只要质量好,不愁东西卖不出去。

四,农村二手车买卖

当下的农村,农民对小汽车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新车,一旦资金不足,农民就会将目光投向二手车。所以如果手中资金充足,可以开个二手车专卖店,通过帮人卖二手车赚取差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