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火陽村“九個一”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惠水縣崗度鎮火陽村九組通過脫貧攻堅“志智”雙扶,以“九個一”為抓手,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展庭院經濟,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決勝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夯基固本。

  一條幹淨的道路。2017年以前全村都是泥濘路,通過村民種烤煙,達到以資助勞效果,家家戶戶出資7000餘元,實現通村路從主路到村委會的道路硬化;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火陽村村民積極協調本村與鄰村村民實施“組組通”“串戶路”工程,全村通組路硬化2.62萬米,串戶路硬化8480米,實現組組道路硬化,家家腳不沾泥。通過開展智志雙扶,村民不走“回頭路”,實現火陽村道路四通八達,條條幹淨整潔。

  一塊衛生的院壩。2018年火陽村實施庭院硬化工程,完成607戶庭院硬化,通過烤煙產業發展壯大,結合扶貧項目的實施,發展蘭花、花椒等庭院經濟,實現“家家戶戶有花園,庭院經濟能賺錢”。

  一幢安全的房子。通過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老舊房整治及易地扶貧搬遷,拆除舊房29棟,新建平房29棟,實現全村631戶家家有安全住房。特別是在拆除老舊烤煙房時,村民們都落淚了,因為過去的火陽村村民是靠烤煙富起來,發展起來的,對烤煙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烤煙產業的長效發展,國家出資建了新烤煙房,一直使用至今。

  一間整潔的接待室。通過國家政策的幫扶,扶貧項目的實施,勤勞的火陽村村民荷包越來越鼓,生活質量水平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紅火,對自家的生活要求越來越高。有了安全的房子後,每家每戶都將自己家搞得漂漂亮亮,衛生打掃得乾乾淨淨。

  一項穩定增收的骨幹產業。火陽村一直是惠貴龍特色菸葉的產業帶,自2013年以來一直都是烤煙千擔村,每年種植烤煙600畝以上,近年來,火陽村結合扶貧項目實施,利用優越的氣候自然條件,大力發展觀賞蘭、花椒等庭院經濟,既美化環境,又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此外,通過整合集體土地資源,我們還將把傳統梯田水稻種植調整為龍鬚菜、折耳根等精品蔬菜種植,形成500畝以上規模的蔬菜產業園。

  一個運行良好的村集體合作社。通過烤煙產業和扶貧產業的實施,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潤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全力推動“村社合一”,盤活土地經濟,建造了連體鋼架大棚15000平方米,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優化利益聯結機制,過去種包穀,現在種烤煙、辣椒、龍鬚菜、花椒、蘭花、脆紅李等,實現傳統低效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今天的火陽村產業發展起來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民的話語權更多了。

  一個支部一個戰鬥堡壘。村支書領頭、黨支部帶動,群眾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是火陽鄉村振興有效推進的制勝法寶。火陽村黨支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村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發揮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堅持盡銳出戰、掛牌督戰,務求精準、善作善成。2018年火陽村脫貧出列,村黨支部書記吳登林因表現突出,在2019年被評為全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全村51名黨員,發揮先鋒示範帶頭作用,在發展烤煙、佛手瓜、花椒等產業的過程中,黨員帶頭實施種植,在拆除舊房的過程中,黨員帶頭拆除舊房,隨後帶動一家幫一家的拆除舊房。通過攻堅隊員和黨員的帶頭示範和宣傳動員,現在火陽村環境越來越好,村寨越來越美,日子越來越紅火。

  一位村民一張文明名片。發揮黨員、幹部、能人的示範帶動作用,使群眾去陋習、講衛生、重視教育。過去,火陽村環境髒亂差,全村沒有一名大學生,現在家家講衛生,房前屋後乾淨整潔,一家比一家重視教育。目前,全村有大學生63名。今年,大學生還組織村民理頭髮,講文明,樹新風。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火陽村鄉村振興已路在征途,黨員幹部將牢記初心使命,繼續按照脫貧“四個不摘”要求,積極主動履職,緊緊圍繞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把各方能人英才集聚起來,落細抓實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幅“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火陽畫卷”將在這裡鋪展開來,那時候必定山花爛漫、春色滿園、賓朋滿座,我們的群眾更是喜笑開顏。 (楊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