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条友们帮忙看看,孩子经常咬指甲,是身体缺啥,还是一种依赖症?

姗姗来迟74912


孩子经常咬指甲。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那么我们要判断。这是一种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来分析。

三岁以前的孩子,偶尔的咬指甲,这些都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如果孩子在咬指甲的过程之中呢?并没有伴随着一种焦虑的情绪,同时,咬指甲出现的时候是在睡觉前、无聊时,那么我们大可以不必太过于担心。并且不要去刻意的去禁止和强化。

因为,孩子在经历口手敏感期的时候,咬指甲几乎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如果父母强制禁止,不允许孩子做这个动作,那么口手的敏感期没有正常度过,以后孩子就会不断的重复这个行为。

认识到这种行为是正常的,有助于父母能正确的去看待咬指甲这件事情。

三岁到5岁之间的孩子,咬指甲的情况很频繁,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伴随有,焦虑,伤心哭泣等情绪状态,那么我们就要小心

很多时候,孩子如果咬指甲,咬得指甲凹凸不平,力度很大,那么这说明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情绪比较焦虑。

对于安全感不足和情绪焦虑的孩子,必须要提升安全感,同时要做好陪伴,让孩子在父母的高品质陪伴下,降低焦虑感,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从而减少甚至是杜绝咬指甲的现象。

如何提升安全感,后面我们再说。


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咬指甲的次数频繁,同时表现出精力不集中,自信心不足,自卑,敏感和胆小,那么就更加能够说明孩子的安全感严重不足

正常来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咬指甲的情况是会逐步的减少,如果年龄渐增,孩子咬指甲的次数还是很多,并且伴随有各种情绪,那么我们就要小心,应该是孩子的安全感非常缺乏。

这时候,咬指甲的情况就需要父母引起重视了,此时的处理,更多需要从根源上来解决。比如安全感和陪伴。


那么父母碰到孩子咬指甲,该怎么处理?

1、在3岁以前,不要刻意的去禁止,让孩子顺利的度过口手敏感期;

2、需要给孩子补充安全感,安全感跟几个因素有关,比如孩子的妈妈情绪要稳定,家庭的氛围不要经常争吵,孩子不会总是受到批评指责,同时,父母是否有做到对孩子的良好陪伴也非常重要。孩子幼年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缺失,往往也会影响到安全感,很多出生后送到老家交给老人们看护的孩子,往往容易安全感缺乏。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庭爸谈育儿


孩子咬指甲一般就三种情况:

1、缺铁、锌、钙。具体可以去医院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测。

2、转移孤独感。如果有比较多时间父母无法陪伴的情况孩子缺乏安全感会有这种现象。

3、焦虑、逃避问题、多动症也会咬指甲,但这个原因一般不会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只会在遇到问题时才会咬指甲。


大雁75885


一种自我安慰。

我的孩子满月后开始吸允手指。特别睡前。不让吸允就睡不着,就哭。我想,睡眠是最重要的事。吸允手指也没什么大的害处,多洗洗手,保持手干净就可以了。

四个月上幼儿园,发现别人家孩子都不吸允手指,只有我的孩子吸允手指。但别人家的孩子都必须睡能摇的小床。我儿子不用摇,就自己睡了。阿姨摇别的孩子睡,很累。不用摇我儿子。我儿子与阿姨唠唠嗑,就睡着了。

实际我看阿姨摇小床,幅度很大,我说,那些孩子哪是摇睡了,是摇晕了吧!

考大学,我儿子也考的比那些孩子好。

所以我想,吸允手指的孩子,神经系统稳定,聪明!


彭如心老师


据此问题,个人就心理学的角度从三点来回答。

1.如果宝贝在一岁半之前,咬指甲是正常的行为。

不知你家宝贝有多大,如果在一岁半以前,咬指甲就是正常的。这时候孩子正处于口欲期,他们通过嘴去感知这个世界,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都往嘴里塞,并非要吃,而是去探索、感知。

刚出生的宝宝,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他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了解这个世界,感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之初只能用嘴来探索,所以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重要的。


2.一岁半之后的宝宝,是安全感不足紧张所致。

如果你家宝贝已经过了这一时期,还咬指甲,说明孩子在口欲期没有被满足,安全感还不稳定,孩子感到紧张就有可能通过咬手指甲来缓解。

在幼小的孩子身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他们见到身边的东西都会放嘴里。如果没有物品,就会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嘴里。看护者认为脏或者坏习惯等原因,阻止孩子这样做,这无疑阻断了孩子的安全需求。宝宝可能不再咬手、咬脚,但没满足的心理依然存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一个人的基本需求没被满足,那么在有需求的时候又会回到那一层需求上,只有被完全满足之后,这种行为才会消失。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咬指甲不是缺少什么,也不是依赖症,而是一种紧张和安全感不足。


3.三个建议,帮助孩子自然过渡。

一是家长不要骂孩子,不要阻止孩子,包括语言上的说教。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加剧孩子的行为。

二是沟通:问孩子,你紧张吗?引起孩子交流,替换咬指甲。

三是请孩子帮忙做点啥,如拿一样东西,或者与孩子玩拍手游戏等等。

运用积极的互动方式,忽略问题的本身,关注优势,慢慢的孩子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


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巧妙妈育儿


我儿子七八岁了,就改不了咬手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