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看来,当初担心自己孩子的前途是多余的?

书画可爱宝贝


最近刚刚和一个高中同学见面了,心里也是很多感慨。

这个同学当时成绩一般,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市里,在他爸爸的企业上班,几年前接手过来,是个小企业家,这次是政府组织到青岛培训。

我本以为他找我只是好奇,或者只是为了叙旧。所以,一开始我并没往心里去,也没打算见面,借口就是“忙”。

因为,毕业后我见过两个异性同学,结果见了都不如不见!

尤其讨厌那种在我面前一直说他自己老婆不好,怀念青葱岁月的调调!无论现在职位或收入多么风光,我依然觉得太无趣!

这样的见面,毁了他们在我心中的印象,也会毁了我的美好回忆。

毕业十几年了,我没参加过一次同学会。

关系好的同学,一直有联系,就足够了。关系没那么好的同学,隔了几年再去见面,也挺尴尬的。

优秀的品质很重要

当这个同学来青岛的第五天、第三次问我是否有时间的时候,我有些被他的真诚感动了。所以,和他见了一面。

可是没想到这一见面,三个小时也没聊够。

他不但把企业发展的很好,而且自己成长的也很快,还特别有想法, 不但聊起了之前上学时的快乐,而且还说了很多他创业的艰辛、现在正在做的智能产业。

而且最让我欣赏的是,他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依然很有家庭责任感,爱老婆爱孩子,很感谢他老婆对家庭的付出。

看着他的这个状态,我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这才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男人应该有的模样!

一边发展事业,一边兼顾家庭,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多好!

那天我也坦诚地告诉他,我之前不太想见面的原因。

同时,我也对他说,如果他下次来青岛我绝不推辞,我还会让我老公一起陪他聊聊。我想,优秀的男人们会惺惺相惜的吧。


他也坦诚地对我说,第三次给我发微信也是鼓了勇气的,他已经察觉到我不想见面了,但是想到十八年没见,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青岛,不见面很遗憾,于是还是又问了一下。

感谢他的真诚和勇气,让我改变了我之前的限制性信念。

他的发展超出了我的意料

我和他在高中有一年是在一个班的,他的性格很好,再加上我们座位距离近,所以相处时间长一些。

当时没觉得他有想法,有抱负,或者有学习能力。(我老公总爱笑我眼光差,看人不准)

他能有这样的成就,肯定与他爸爸给他提供的条件有关系,但是也与他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

他说当时有两年,挺难熬的。产品转型,他们突然间没了订单。

他当时就买了很多专业的书籍,又和朋友找相关老师的电话,自己啃书,找老师咨询,不断试产,一年的时间新产品出来,才又重新进入市场。

我想,高中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潜力。

我们还聊到了一些高中同学。

其中,有两个人成绩都是在中下游的,现在的工作和发展都很不错。

所以,从这些事例上来看,我们过早的担心孩子的未来,是有些多余的。

一个孩子,重要的不是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排到多少名,而是这个孩子要有品德,要有责任感!

因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激发他奋斗的动力,激发他学习的能力!

可是,现在很多父母却顾此失彼,丢了西瓜去捡了芝麻!

父母们总觉得分数最重要,结果,培养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也培养了一批高分却没有什么道德的人!

我之前提到见过的一个异性同学,学习非常优异,知名大学毕业后进入非常好的单位,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但是那次见面我却异常后悔。

因为他毁掉了原来在我心目中的那个他。

成绩不是绝对重要的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分数完全不重要!

我是农村长大的,能考上当时的一中,需要成绩排名在乡镇初中的年级前五。

所以,我当时读的这个高中,本身就是集合了附近所有乡镇和市里的优秀孩子。

明显差异的是,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有出息的比较少,大多数人都是在老家当当临时工,开个小卖部,就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成绩是重要的,注重孩子的学习是应该的。

但是成绩不是绝对重要的!

相比成绩而言,一个人的品质更重要,责任感更重要,学习的能力更重要!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曾经我也是个让父母担心的孩子,如今我也为人父了,所以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冒出两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进了世界500强,那时父母很为我骄傲和自豪,逢人就喜欢说我儿子咋样咋样了(可能不太讨喜哈,不过我现在理解了那种心情),亲戚们也把我当做榜样让孩子们跟我学学。可当时我一心想着创业,想着去改变世界,于是我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借了30万去开店。父母为这事没少跟我吵架,那时我也从来不回家,那时几乎等于是父母的耻辱了,每每别人问到你家孩子现在在做什么,都是回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们说话他也不听之类的。说实话那时我也挺难过的,有时也想和解,干脆就按他们的意思去上班吧,可我坚持下来了,我认为我走的路是对的,我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而总有一天他们也会明白我是对的。结果我那个店倒闭了,一下子欠了几十万的外债,回家是根本没脸的,父母也觉得白养我了,折腾了这么久非但没挣到钱,还欠下了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的外债,在亲戚朋友面前也绝口不提我的名字。

那时候我心里既有愧疚,也有埋怨,我觉得我已经够难了,你们还来落井下石。后来我才想通了,父母不是真的希望我有多大出息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而是真的希望我过得好,而在他们看来,有稳定高薪的工作就是过得好,只是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不善于表达才造成的这种误会,所以我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过得好的。

而如今我也有了女儿,在跟她相处的时候我也总会有忍不住想管她的时候,包括一些习惯我觉得不好,或是一些行为我觉得欠妥,就比如她特别粘人的时候我担心她长大不够独立,就会跟她说不要这么粘人诸如此类,我常常跟老婆说孩子的哪个习惯我觉得不好,怕将来怎样怎样的,老婆就说我太杞人忧天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操那么多心也没用。我才想通了,我现在的心态就跟我父母是一样的。所以,操那么多心干嘛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便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太过担心你,你先理解他们的心情,然后走自己的路的同时让他们安心;如果你过分担心自己的子女,那你就试着放手,你也管不了他们一世,儿孙自有儿孙福!


互联网自由职业者,从事搜索引擎营销、自媒体营销和实体店营销策划。

连续创业者、获得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奖、拿过百万天使投资、政府奖金津贴。


互联网自由职业者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看来一点儿也不假。我有一位朋友,她望子成龙心切,从儿子小学开始,她就天天晚上陪着儿子做作业,老师布置的做完了,她又给他额外安排了许多,母子俩常常搞到半夜十一二点钟……到了初二,她儿子的叛逆期到了,再也不愿意听从妈妈的安排,而是和她大吵大闹,数次弄得儿子差点跳楼,还有一次她儿子拿着一张凳子直接砸到了我朋友身上……这下我朋友老实了,再也不敢管她儿子。眼看着儿子成绩越来越差,做妈妈的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就是无能为力(因为儿子在妈妈的严格管教下,已经非常厌学了),最后她儿子只考了个最差的专科……就在我朋友伤心失望的时候,她的儿子却迷上了网络直播,就在里面唱起了歌,听说每个月还挣不少钱呢!(具体的我也不懂,我女儿听过,说是唱得很不错)自从自己的歌声受到了粉丝的肯定,她儿子现在是信心百倍,打算多攒一点钱以后,去正规的音乐学院旁听,多学点专业知识,自己将来也做音乐人,听说那才是一条长久之路……自从她儿子干上这行以后,状态还不错,所以我朋友开心多了,虽然我们这些做妈妈的不懂这条路以后咋样,但看着她儿子不再颓废下去,心里就高兴了。所以说我们老家也有一种说法:“算路不由算路来”,不是说你想孩子成为啥,他们就一定能成,顺其自然就好,只要不对孩子放任自流就行!


凤146983974


我和弟弟就是学渣和学霸典型样板!弟弟高二的时候,就经常辅导我这个高三学生作业了!那时候我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丢不丢人!将来你弟弟当大学教授,你就在他家门口卖菜吧!”后来我在弟弟的辅导下考上了普通高校,弟弟则从上交大硕士毕业!但我却留在了北京,而弟弟却因为大学时设计的软件被外企挖到了无锡!那时父母曾偷偷给我攒钱(虽然最后根本没用上),因为在他们看来“北京房价高,我又没本事,这辈子怎么混啊?”而弟弟在他们看来“年少多金,前途无量”!那时弟弟的收入N倍于我!

正因为北京房价高,而我的收入又太低,于是促使我早早决定下岗创业,没本事就多吃苦,没本事就不挑食,不怕生意小就怕做不好,反而赶上了经济增速快车的尾巴,早早解决了买房问题,不仅如此,因为总觉得没本事、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在大家都热衷于股票的那几年,我自己却老老实实地又买了两套房子,因为看得见摸得着!到现在基本解决了温饱!

而弟弟一毕业就“人才落户基金”解决了房子问题,早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就因为手里能抓住的机会多,反而犹豫不决,错失了许多机会!经过几年的浮躁,才慢慢沉下心来,渐渐地他成了集团技术总监,步入小康!

如今,我们兄弟两人收入相当,均不止一处房产,甚至我的身家还要更好一些,而他的社会地位比我要好些!母亲生前曾经感慨“总担心老大活得太寒碜,在弟弟面前抬不起头,导致你们兄弟关系疏离现在看来真是多余了”

总结我们俩的经历发现:我因为学历低,机会少,手里筹码少,所以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犹豫,肯放下身段,不怕没面子,从小做起,珍惜每一个机会,因为自己知道没多少机会可供我选择,反而早早解决了温饱;而弟弟在最初的几年总是在“A or B or C”中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反而失去不少!好在醒悟较早,沉心做事!

现在,我们都有了下一代!也开始面临教育问题!其实我们都明白,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和小时候的经历密切相关,但是孩子将来的发展又是性格的哪一方面品质决定了他的成功呢?谁也不知道!这又得和孩子将来的社会情况密切相关!社会快速发展时期,那性格中有敢闯敢干、勇往直前的人就会

更成功;经济缓慢或衰退时,性格中有谨慎小心,保守的人反而会更容易成功!至于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子,恐怕摆脱社会大势的冲击,而大势又有几个人能看清呢?看不清就把它归为“天命”吧!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大概就是这样!


干干34


我两个孩子都上大学,女儿大四,今年保研上海大学。儿子大三,暑假回来说不打算考研,为此我们父子还吵了起来,现在想想,错的是我。孩子大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的生命,我们做父母的任务就是爱与陪伴,孩子的未来要让他们自己来选择。想想我们自己,那时候父母忙,无暇过问我们,我们不也是成家立业过的很好。所以,孩子大了,就不要干涉他们,一切顺其自然吧!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行!


早春二月兰


对孩子过度的弱爱,是害,子不教父之过。

我从不担心孩子将来会饿死,我自己从出社会开始谋生,就是一个人闯天下,本是山区农民子弟,那时还是大集体,走出家门时,身上只有10元钱,进入城市,举目无亲,没有任何人来帮助我,来关心我,在那个年代,全国都很穷,找份工作很难很难,我走过来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寒门出孝子,家宽养少爷。谋生是人的本能。

一个人,只有经过磨练才知道什么是事业,只有经过措折,才知道什么是珍惜,我也爱孩子,更望孑成龙,但从不会随便给孩子钱。孩子走出社会,要用钱,自己去挣。

我养孩子是做人的本能,给孩子应有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让孩子学技术是让他能靠技术谋生。走出校门,我御掉责任。


我终归会老死,我死后谁去关心孩子呢?任何人都要从生到死,家有万贯家财,自然由孩子继承。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最大的财富不是家里能继承多少祖业,而是勤劳和谋生的技能。

我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会饿死,物竞其能,适者生存,我只担心自己的管教方式是否正确。人不可小量,水不可斗量孙孩子只要智力正常,身体强壮,勤劳,就能在社会谋生,我们不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将心比心,孩子明显比我辈强,他感觉凭他的能力,足够养小家,养老人了,孩子的这份自信,很好,很好。


曾宪全110401818


一点都不多余!我是美术培训教师,从事美术高考培训工作。我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跟我学绘画。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发现他因为没有目标,学习没有主动性。就建议他学绘画走艺术生的路,他很反感说不要把我的意志强加于他。我也没办法就由着他,结果到初二时发现他上网打游戏成瘾了!成了真正的“网瘾少年”竟然因为打游戏把他妈妈都打了。这时候我不得不“出手”,并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他“屈从”于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绘画学习,逐渐有了兴趣。竟然有考央美的想法。于是我因势利导,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他才心甘情愿的开始补习文化课。进入高中阶段专业课和文化课都能主动学习了。

高考时统考和单招专业成绩都很优秀,文化课也过了二本线。报志愿的时候因为当年没有平行志愿,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省内一本985.211院校并被录取,反观央美结合文化课成绩也能录取。但是他说不后悔,因为他说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艺术,按他的学习状态即使只学文化课成绩也只能这样,上不了一本院校。更别说双一流院校了!如今孩子大学毕业入职科技公司第二个年头了,年薪也涨到二十多万。虽然当地的房价很高,但是比起月薪四五千别的专业的同学他还是很满足的。现在已经开始学会存钱,不让我们帮他买房。现在也变得很懂事,完全可以自立,不用我们操心了。所以说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点该操心的必须操心!要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点,避免一味的“说教”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老杨 Liven


先讲一个我身边地例子。我的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从小是个学霸,他有个哥哥,从小是个学渣,但是很喜欢鼓捣电子产品。哥哥高考那年,正好赶上非典,那年高考题特别难,好多学霸也遭遇滑铁卢,于是分数线降了很多,哥哥也就阴差阳错得搭上末班车,压着分数线上了一个普通大学。因为喜欢电子产品,哥哥毕业后独身在深圳闯荡,积累了一些经验后,瞄准智能手机得前景,创办了一家开发应用市场的公司,成功抢占市场份额,几年后,赚得盆满钵满。等到弟弟考大学,自然不用说,顺利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后保送北大研究生。找工作时,弟弟在哥哥的带动下,也进入互联网行业,现在直接在给哥哥打工。

所以,父母担心孩子的前途确实是多余的,我认为原因如下:

1、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动态性、信息化的社会,社会提供给人的几乎和岗位也特别多,甚至游戏打得好都可以用来谋生,甚至生活得很好。

3、不能以学生时期的学霸学渣来论英雄。想必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学渣逆转翻盘的例子吧,多年之后,曾经的学霸可能还只是一个国家单位的小科员,而曾经的学渣已经是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了。当然,这也不代表就可以不努力成为一个学霸,因为学霸取得成功的概率肯定要比学渣要高得多,只是作为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是个学渣,就否定他的前途。

3、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知性,以前父母认为的稳定的、有前途的工作,现在可能已经是夕阳产业,或者是被社会淘汰的对象,现在我们认为赚钱的、有前途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说不定以后也将被其取代。所以,不能以当下的认知来判断前途这件事,过多的担心和干预,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作为父母需要做的是,努力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紧跟社会的本领和能力,才是王道。


我是奇妙妈


说说我小姑子吧,普通二本,高考报专业时,选了幼师和教师。

我家公家婆那时不知咋了,非要我指导她报考,要知道,我小叔子小婶子学历都比我高。为了不干扰我们,家公家婆把我6个月大的小孩抱去带了。

我否决了小姑子的两个报考方向。

小姑说她能考个老师,以后就家近,入体制,混吃等死就行。我说年轻人就不能有点志向。我给她二个方向,一法律,以后的社会,无法难行。二金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一行来钱快,不快也比一般人有优势。在她的坚持下保留了教师在第三。

她说她的分上不了法律专业,这专业分不低,我说都二本了,毕业了专业比学校重要,让她自己评估了两个有法学专业的二本学校,报了。

职业是有高低贵贱的,不要被书本骗了,有些工作,你辛苦一辈子,连别的职业的起步点都不及,在我的洗脑下,她接受了。

后来第一志向被法学专业录了。她很开心,家婆说,上学后考个教师资格证,以后就近找个学校,能当个老师就不错了。我表示吐血,这低期望值,娘俩一样的。

上大学真考个教师资格证,我千骗万骗让她考律师资格证,她说她学校,每年平均只有4个考过,我说你就不能是那4个的一个,要进就进公检法,你这性格,就适合混机关单位。相信我,你一定进。小姑一脸懵懂,不知我哪来对她的自信。闭关半年,掉了大半头发,考过了。省考国考公务员都没过,后来报了深圳东莞的法院,几百人中突围,都过了,权衡再三,留在深圳一家法院当合同工,现正在攻国考,看能否进体制。

家婆表示,没指望过有儿女能进公检法工作,特别开心,天天讲她亲戚密友听。

所以,命里有时,齿轮会推你向前。


候鸟8888888


虽然我的孩子还没有成年,一个五年级,一个两岁。但我想说,为人父母,替孩子筹谋,为孩子将来计上一计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将来的发展离不开从小的教育培养,包括性格喜欢。我家大宝十一岁,五年级,胆小,有点自卑,但是善良,我说的善良就是过于善良,不计较。她幼儿时遇到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我总要让她让着别的小朋友,偶尔抢东西,我也不许她跟别人抢,即使是自己的东西也要让着别人,一年级开始挨揍的,我家有个缝纫做活的大板子,就是给衣服量尺寸的那种古老物件,犯了礼貌性错误就记板子,最多打过五下,我一般不动孩子,打就真下手。现在我发现了教育的利弊,好处是孩子心大了,不太计较得失,缺点是不珍惜自己的东西,过于大方,胆小。学习上我还是比较省心的,上学开始就不停的灌输各种为自己学习的论调,不让她依赖父母,现在看到很多辅导孩子作业的父母那叫一个惨,我们很庆幸她的独立。

老二的教育主要跟她姐姐不同之处是不再忍让,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要,只要她不撒手,我坚决不给别人玩。就是不要太熊了,哈哈。将来好保护姐姐啊。

我也步入中年了,目睹了很多很多,多少人走上不归路的,我们能说跟父母的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么?幸亏孩子还小,我已懂得其中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