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脫貧豬”致富有奔頭

近日,在西安市長安區下鳴犢街道黎明村養殖大戶鄒小信的養豬場,記者看到,3000多平米的養豬場內乾淨整潔,鄒小信正忙著給豬槽添料、清圈、消毒,這已經是疫情期間他每天早上要做的“固定動作”。

“眼下豬值錢,尤其這段時間,每天早上先清圈,清理完糞便,再用火鹼石灰、消毒液酸鹼搭配,給豬舍裡裡外外徹底消毒,一天三次絕不能馬虎。”鄒小信一臉嚴肅地說,“目前豬場建了4個豬舍,有300多頭豬。”鄒小信說。

“豬飼料要營養搭配,苞谷、麥麩、魚粉、豆餅、葡萄糖、氨基酸等等缺一不可,定期還要給豬進行醫療保健,注射疫苗,嚴格消殺消毒,提高豬的免疫力。說起養豬的門道,鄒小信滔滔不絕。“豬價今年比去年高,疫情期間,陸續賣了200多頭出欄肉豬供應市場,一頭4000多元,總共賣了80多萬元呢。”鄒小信高興得合不攏嘴。

據瞭解,鄒小信是黎明村的養豬大戶,積極響應國家鼓勵農民發展養豬產業的號召,從2012年開始養豬,最多的時候達到500多頭。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鄒小信參加了長安區職業農民培訓班,掌握了更專業的養殖技術,取得了職業農民資格證書。申請了8萬元創業無息貸款,擴建了豬舍,擴大了養殖規模,新建了沼氣池、晾糞廠,幹糞堆積發酵後直接賣給獼猴桃種植戶,液體部分經過沼氣池發酵,既可以做肥料,產生的清潔燃料還可用於生產生活,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諧統一。近年來,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農民自主創業,通過金融幫扶、產業扶持、無息貸款、職業農民培訓等多種方式給予政策傾斜,真正讓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來源:農業科技報;作者:記者 靳民;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