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辛劳奔波一辈子,至今还耕耘桑田,儿女心里有什么感受?

乡村布衣


这个世界上比所有行业都更辛苦的是为人父母。

从成为父母的那天开始,父母的心就系在了孩子身上,无时无刻不在为孩子操心。24小时为孩子待命,随时准备为孩子奔波成了父母的一种本能,可是

年轻时谁不曾漂亮潇洒,肆意年华,一杯烈酒,三两好友就以为可以浪迹天涯。自从有了孩子后,这些都要放下,你的任性给了孩子,你的闲暇给了孩子,有了对孩子的责任只能逼着自己迅速成熟长大。

曾经白嫩细腻的双手,在永远做不完的家务中日渐粗糙;以往每天仔细呵护的脸庞因长时间缺乏照顾而日渐衰老;勉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你或许都还注意到,昔日挺直的背脊已日渐弯曲。当你为了孩子,为了家庭默默奉献时, 岁月并没有把你忘记,它早已在不知不觉你为你留下时光的印记。

父母为孩子的操心什么时候都不会停止,孩子却不会永远赖在父母身边,

在欣慰之余,父母心中更多的是不舍和忧虑,孩子这就不再需要我了吗?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孩子在外面能不能照顾好自己?这是一种专属于为人父母

诚然新生命是可贵的,他是一个新的希望的来临,一份新的幸福的开始,对于孩子的父母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可贵的珍宝,要千方百计来妥善安放。新生命也像一个时间的闹钟,把你从生活的忙碌中敲醒,叮嘱你时光荏苒中,来日已经不多,长江后浪推前浪,从前的日子按照年来算,以后就该一天天的倒数了。

辛苦一辈子,你早已经受了那些大风大浪,奔走过,无助过,但是幸好都挺了过来,因为生活教会了你坚强和隐忍。

这份被生活打磨出的坚强是你的,在它的帮助下,你才能闯过一道道难关,越过一次次藩篱,在余下的岁月里也能无往而不利。

一个人一生要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幸好,在孤独无依的日子里,还有老伴陪着你。

TA陪着你一起翻阅你们年轻时拍下的相册,陪着你一起回顾一路走来的辛酸与甜蜜,陪着你一起等待孩子空闲时回家的看望,也陪你一起分享子女健康,后辈成长的满足。






淡Dan的烟草味


父母年迈,仍耕耘桑田。一方面,令儿女感到辛酸无奈。另一方面,也令人欣慰满足。

因为,这,一方面,说明父母身心健康、勤劳善良、明理厚道,另一方面,在田野里阳光下适当进行体力劳动,其实十分有益健康。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的老农,大概是不会心情抑郁和心理绝望的吧?抑郁症原因之一应是严重缺乏阳光、空气、泥土的滋养,是体力劳动严重缺乏、心理负担又过于沉重。病从口入,病亦由心生。所以,适当的户外劳动,可接触天地自然,可享受阳光雨露,可放松心灵与精神,可活动舒展肌肉筋骨,其实大有益处。

人在城市,终日困于钢筋混凝土的冰冷森林,远离自然,不见阳光,不接地气,呼吸污染的空气,耳听喧闹的噪音,眼见忙碌的车水马龙,身心俱疲,焉能放松和清静?一颗疲惫的心,何处安放?

如今,农村虽不如城市繁华热闹,似乎处于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但是,这恰恰保护了土地不受工厂和过多人口的污染,让土地和尚留守于土地上的农民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休养生息。而留守在这些土地上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只要身心健康,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在故土古老而宁静的土地上适当耕耘劳作,未尝不是有益的事情。

而且,许多农村老人住惯了自家有大院的宽敞平房,若儿女孝顺将他们接到城市赡养,可是老人们却并不习惯封闭狭小的单元楼的诸多不便,一生辛勤劳作也不喜欢无事可做的过分清闲,往往不久就会怀念故乡。

活到老,学到老,劳动到老,不也是一种幸福吗?闲愁最苦,无事生非。君不见,那些辛勤劳作的人多数心地善良、正直厚道,那些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人长于家长里短、搬弄是非?



跃如博士


父亲由于极度操劳早早的走了,母亲辛苦地将我们带大。母亲一直留在农村,我除了供养母亲的生活,每偿尽量腾出时间回家去看望她老人家,每次回家母亲都显得对我十分地依恋。每次临走,母亲都步履蹒跚地从台阶上走下来,送我到大门口。她一站着,就这么站着,直到望着我的身影从山坡上消失,每到此时我怎么也不能止住眼眶里的泪水。我心里明白,母亲对我有依恋,她需要我的陪伴。

…世人都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父母将我们养大,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奉养老人尽到天年,传统的观念是这样的。小时候,每当父亲早起劈柴回来,见他挑着满满的挑子吃力地走进院子的时候,我每偿都有一个念头,‘’我长大了不会让父亲受这个苦‘’,父亲起早贪黑的抱棍压面供全家人吃饭,我帮父亲推碾的时候在想‘’怎样不让父亲再这样劳苦‘’。我没有达成心愿,原因是父亲没能熬出那艰难困苦的年代,早早地走了!给我留下一个永久的遗憾:没有给我一个补偿他的机会:赡养他老人家天年。

按常理讲,父母为生我们养我们付出了千辛万苦。勿庸多讲,我们的母亲熬过十月怀胎至一朝分娩有多么地不容易,从我们降生那一刻开始我们的小生命就被我们的父母推奉到崇爱的最高点。在以后的十几二十年里,父母便一直兢兢业业地抚养我们,边教边养。细想起来,这一段人生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情深似海。

从襁褓的挣扎,咿呀学语的教养到整个学期的教育阶段,相信哪一对父母都是历尽辛劳拉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因为我们是他们永远的儿女!有希望。但是,我们长大了,我们因为我们的成长离开了我们的父母,我们又用同一种方式开始了我们个自的人生:这时候,我们的父母也已经老了。

倒不是因为做儿女的打拼忽略了父母,因为这时候的我们总感觉很忙:由于生计的需要在终日的奔波。而于此时呢,我们年迈的父母确没有因为我们做儿女的立世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相应的维护与保障。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确是很快。但是,为父母尽孝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这是责任。新生代赶上了好时候。有房,有车,有好的生活。你可想过父母仍然在农村,他们依然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里耕作,每日在重复着他们几十年的劳做模式,在默默的维持着自己。你是否知道他们的无奈?儿女在外,他们有牵挂。他们撂不下这份儿女亲情。

他们有企盼。他们在等待——

2019.11.3.


铭志千年健


父母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且无私的付出的不求回报的,作为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去理解珍惜孝顺父母


朱老七z


只要让父母衣食无忧,老人愿意干点活而不是强迫他干,就不足为奇了!农村老人爱劳动…再说,出门见山,在家也没啥好玩…顺其自然吧!


村庄000


年迈的父母仍在耕耘桑田,是儿女最大的不安和无奈。表面上是父母劳作惯了闲不下来,实际上还是不愿连累儿女,仍在延续着对儿女的爱。我们愧疚没有能力,让父母像城里那些离退休的老人一样去享受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游山玩水的快乐,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如何来安抚他们孤独的心灵,聊一聊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鲜事,买一些他们喜欢的食物,物品。他们年事已高,我们要尽孝心,切莫借口拖延。多留出时间陪陪父母说说转转,才不会给自己将来留下遗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