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德州的神婆


旧时德州的神婆

神婆,(又称巫婆、神妈妈道妈妈),干此行当者系中老年妇女。她们以看病为名,用求神拜仙,上供焚香,祈祷许愿、神仙显灵附体,驱除妖邪之方,骗人钱物。她们家中都设有小佛堂,供奉关老爷和五大仙胡(狐狸)、黄(黄鼬)、长(长蛇)、白(刺猬)、灰(老鼠)。

旧时德州的神婆

旧时市民家庭妇女,迷信神鬼,家有病人祈求神婆,装神弄鬼,驱邪消灾。求神者自带供果香纸去佛堂上供,焚香烧纸。佛堂内光线昏暗,烟雾弥漫,神婆盘腿坐正面,双眼微闭。求神者在下方跪着,两手胸前合十,不准说话,不准观看,态度虔诚,静听神婆祈祷:“天门开,地门开,各路神仙来尝斋。胡仙喜肥肉,长仙爱鸡蛋,黄仙食母鸡,鲜果供白仙,灰仙吃馍馍,弟子有了病,仙家来消灾。”“天冥冥,地冥冥,各路神仙来相逢,吃罢酒菜显灵圣,弟子病好再上供,挂帐子,把钱送,保你一家享太平.....”神婆煞有介事地数落一番之后,双手一扬打个哈欠,睁开双眼,伸手将香炉里的香灰抓一把撒在供桌茶叶上,包几包神茶,让求神者回家给病人沏神茶喝。如果没茶叶,包几包香灰,说是神药,回家给病人灌下。这桌供果归了神婆,如果求神者没带供来,神婆给了神药后,须交香钱。并说:“你家某某是某大仙怪着哩,回家晚上在大门外某方向再烧点香纸。”这是一般人家求神婆看病过程。州城大宅门上层人家,有事派黄包车来接,到主人家佛堂祈祷神明的神婆衣袋里装上几包中药丸(回春丹、如意丹、七珍丹等,大人孩子服用皆可有益无害)。祈祷请神,显灵附体,没有什么新花样,只是把衣袋里中药丸与香灰混合包几包,交于主人,万无一失。有的主人家并没有病人,女主人请神婆来自家佛堂“修神”。神婆把一个个蒲包(蒲草编织装礼品用,杂货店有售),塞满籽棉,蒲包中插一根二尺长的秫秸或木棍,用彩纸剪成长纸条,扎在秫秸或木棍上,顶部剪糊一个纸神头(胡仙用金纸,黄仙用黄纸,长仙用花纸,白仙用白纸,灰仙用灰纸),五大仙神像修好,供奉女主人家佛堂内,神婆大功告成。走时丰盛的供果带着,另再赏钱,用黄包车送回。女主人愚昧崇神,神婆子狡黠敛财。

旧时德州的神婆


昔日小巫,城乡都有,较有名气的大巫却不多。日伪时期德城杨家圈有一许氏,神通广大,名扬四方,她家中设一大佛堂,香烟缭绕,烟火不断。当时伪德县县长太太,伪警察局局长太太,都是她的信徒,那些富有的高门大户,许多亦是推门而进。她与小巫不同,供品她是不收的,请她须送数目可观的酬金,黄包车接送。许氏每年古历三月三(传说王母娘娘生日),这天她家举行“打醮”活动(事先下请帖),仿佛大办喜庆之事一样,城乡信众,纷纷前去上香礼拜,男女老幼云集,院内高搭席棚,信众交上香(礼)钱,中午素席款待(白菜、豆房、粉条素杂烩一碗、馒头随便),许氏每年借“打醮"之名,可捞一大宗票子。

旧时德州的神婆

神婆是我国古代巫术的产物,已有几千年历史,可谓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魏文候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向之民所疾苦。长老日: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故事说:战国时,魏王派西门豹赴邺(今河北临漳县)为县令,豹到任后,问老年人,此为何人少而贫。老人答百姓苦于河伯娶妇。漳河每年闹水,巫婆说:河伯要媳妇,故发大水。官绅听信巫盲,每年给河神送一姑娘,闹的百姓有女者外逃,无女者出钱,官绅巫婆勾结害民。西门豹是个清官,命巫婆为河神妇送往河中,并废除此陋习。这则故事说明,从古至今,神婆对社会对人民,危害是多么的大。

旧时德州的神婆

旧官府视民愚,为治批之便,故放纵,此巫兴不衰之因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