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20万,却为何打不过史思明?

琴陶


759年,3月,邺城。云集了郭子仪、李光弼等最优秀将领和绝对优势兵力的唐军,居然被史思明一举击败!

仔细我们回顾这场军事灾难,让人受益良多。

克复两京,曙光再现,趁胜追击,却犯下了很有创意的错误

大唐在度过安史之乱初期的慌乱后,逐渐稳定了下来。在郭子仪、李光弼等良将,以及外族友军的配合下,连续击败叛乱,收复了长安、洛阳。


而叛军方面,安禄山死后,出现了动摇。史思明等人降唐又复叛,但此时安史叛军内部的分裂已经十分严重,安庆绪和史思明事实上已经分裂成了两股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集结了几乎所有可以调用的资源,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攻势,试图一举讨灭安庆绪势力。(对此战兵力,争议很大,但唐军有绝对优势毫无疑问。)

此战中,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李嗣业,几乎所有当时拿得出手的将领都参战了。可是,大唐却没有指定主帅人选,只是以宦官鱼朝恩观军容,督促各军。——这是此战,以及后来大唐与叛军、割据军作战进展不顺的最关键因素!


不过,当对手还不够出色的时候,隐忧,就仅仅只是隐忧。安庆绪就被打得连续败退,只得困守邺城,派人装孙子去找史思明求救。

围攻邺城,一个坏创意,杀死了一堆好创意和一个好将军

围攻邺城开始后,唐军的名将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军事素养,好创意层出不穷。

郭子仪在城外筑垒百重,封锁邺内外联系;

随后,唐军引漳河水灌入邺城。邺城里的井水


喷涌而出淹没街道,叛军和居民都只能居住到屋顶休息。

此时,邺城城内粮食已尽,一只老鼠卖四千钱,城中人只能吃马,甚至马粪!苦不堪言。

这样的城池,按常理应该不难攻克呀,可是,唐军却硬是打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

这还得说到那个坏创意——没有主帅了。



唐军四面围攻,却没有统一指挥,各打各的,“进退无所禀”。安军得以随时调拨力量加强险处,因此,邺城常常惊而不危。

唐军著名猛人李嗣业纵横天下这么多年,可丢不起这人!亲自带队攻城!结果···中箭身亡。


让无数男儿心向往之的猛人李嗣业,死得窝囊!

这样,唐军一堆名将扎堆,从758年10月打到759年2月,就是啃不下邺!

史思明:有条不紊的部署

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一方面,双方是竞争关系,都有理由早晚灭掉对手;另一方面,又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安庆绪被灭了下个就是他!


因此,史思明一开始不急不慢,只派李归仁军前往,但也仅仅就是做个拉拉队,遥相呼应。

史思明在救援前,要拿下魏州。他巧用反间计,离间魏州唐军猛将和守将的关系,猛将被自己人杀害,史思明一鼓作气拿下了魏州。

拿下魏州后,史思明称皇帝,不远不近地注视着邺城战场,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否定李光弼策略,唐军错失先手

对于史思明的威胁,唐军这些良将当然不可能无视!尤其是他的老对手李光弼。


李光弼提出:“史思明在魏州却按兵不进,是在等待我军疲敝,用精锐突袭我们!现在,请让我带朔方军,一起去干他。他干不过我,一定会躲在魏州不出。这样,我们拿下邺再一起来干他!”

围攻邺,确实不需要那么多兵。分兵把史思明这条毒蛇看起来,,是稳妥的建议!


可是,鱼公公拒绝了,“我只是来监督你们打仗的,好好打!”

史思明,骚扰大师

鱼公公拒绝老李的建议,可能也是觉得:“老子这么多人,就在这一起,他史思明敢来吗?来了又能咋滴?”

史思明不久就来了。他进军到邺城外五十里处扎营。

当然,老史现在还不敢直接上去决战。

老史看出了唐军的命门,开始了骚扰大师的史诗级表演。

(1)、不让你休息:他在军中置大鼓三百,不时击鼓威胁唐军。又每营精选骑兵五百,每天都去骚扰唐军。

唐军是木头吗?任由他骚扰?呵呵。


要是有统一指挥,早就集结起来,一锅端了老
史了,谁还在这听他敲鼓!

而骚扰时,思明的士兵是经过挑选的,彼此都认识。唐军兄弟来自五湖四海,都不认识。

因此,在骚扰时,叛军都做唐军打扮等唐军反应过来时,叛军已经走了。唐军再追除去,就认不出友军和叛军了。

(2)、不让你吃饭:当时,唐军大军云集,粮草运输络绎不绝。

老史派人假扮做唐军,拿了粮食后,责备运粮太慢了,杀几个人,放其他人走。这样,船夫们都不敢运粮了,要钱不要命的行当我们不干!


老史又派人找到唐军船队舟船所聚的地方,防火就烧了。

唐军还真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史军又是彼此都认识,他们扮作老百姓,烧了就散开,找个地方又聚上,宛如犯罪团伙!

就这样,在老史的一番骚扰下,唐军已经又累又困!出现了败相!

风呀风呀,请你给大唐一个说明

在疲敝唐军的目的差不多达到后,老史决定出击了——毕竟,邺城真丢了,他也要完蛋!


史思明带军靠近唐营。

大家应该记得,老史自从来了附近后,就没消停过,天天骚扰唐军,而且:经常虚张声势。

所以,唐军似乎已经对敌军靠近有了“免疫力”,没怎么在意···

看来,一群天才在一个傻子的指挥下,也会变成傻子!

随后,史思明发起了攻击!

唐军意识到不对,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马上冲上去打!郭子仪,率军为继。


李光弼等人是仓促迎战,叛军射伤了鲁炅。

郭子仪军迅速靠近,两军接战起来!

此时,唐军站稳了阵脚,如果长期打下去,史思明可能要吃亏了。

正在此时,大风突起!大风遮云蔽日,双方将士都睁不开眼,各自散去!

这“公平的一散”,却把大唐军队彻底打散了!

郭子仪的乌龙,导致了大溃败

坦率地说,大风是公平的,他中止了一场激战,却没有让你唐军散去呀!

都赖郭子仪!


天下兵马副元帅(虽然不是本次战役主帅)郭子仪“先退”,各节度使才退!

郭子仪为啥要退呢?

原来,当初史思明造反时,郭子仪身边的将领吴思礼说:“胡人就是胡人,怎么可能会尽心为国呢?早晚必反!”说这话的时候,吴思礼用鄙夷的眼神看着在一旁的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当场无语,但仇恨是记下了!

决战这天,仆固怀恩刚击败了史思明一部,正遇大风,回军时正好遇到了吴思礼。现在,大家都乱了,这个时候不报仇,什么时候报仇?于是,一箭射死了吴思礼,然后大声高呼:“吴思礼被杀了,你们当兵的跟我走!”

这个时候杀将收兵?仆固怀恩要干什么?郭子仪此时疑心仆固怀恩已经造反,于是率部暂时先退了。

郭子仪虽然不是主帅,却是唐军的主心骨。因此,随后···是连锁反应!大军各回本藩。

可是,要全赖郭子仪也不对。毕竟,如果有统一指挥的话,大家退一退,也还能再回头呀!


比如,对面的史思明,人家跑起来也没很在意面子,人家也一口气跑到沙河,得知唐军跑散了,这才喜出望外,回了邺城!

这一战的影响,一直被低估了。尽管此后,唐军依然平定了安史之乱。

但是,此战后,大唐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彻底从根本上扫除叛军了。最终,精疲力尽的大唐只得姑息养奸,而以叛军余部为代表的河朔三镇,逐渐跋扈,开启了持续的,愈演愈烈的战乱时代!

很多人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小编以为略有夸张)

从此战,也能依稀看出这个转折的气息。

(1)、不设主帅,以宦官“观军容”。


担心主帅威权过重,不惜降低军事效率。中华帝国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在这种思路下吃了不少亏。

(2)、热情奔放的热血时代结束了

当郭子仪、仆固怀恩、吴思礼彼此猜忌时,盛唐“独爱之如一家”的开放胸襟一去不返了。

如果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那么,潼关之战和邺之战,就是扭动转折点的两个扳手。两把扳手,把原本平常的叛乱,拉成了一条分界线,横埂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在互相猜忌的环境下,在没有了密切地配合和组织的情况下,即使您是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良将,也无能为也!

祝君如鱼得水,战无不胜!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这应该指的是安史之乱中的邺城之战。

战争经过如下: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鲁灵、李奥、许叔冀、李嗣业、季广探、崔光 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 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以弓弩 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7万援军,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 先遣步骑1万进驻涤阳(今河北磁县),遥为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 (今大名北)后,按兵观望。二年正月(759年),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史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率部向唐军逼进,并截断唐军粮运。三月初六,号称60万之唐军,布阵于安阳河(今河南安阳北)之北。史思明亲领 精兵5万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双方伤亡甚重。郭子仪率军继至,未及列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南撤却一退不可收拾,郭部退保洛阳。其余各节度使兵退归本镇。

为何没打赢,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军无主帅,九大节度使各自为战,还偏偏派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做监军,不采纳李光弼的正确意见。又给了叛军足够的备战时间,围城近一年而不克,士气难免衰退。决战之时,又遇沙暴。但这些都是外因。

最深层的原因是,安史之乱后,皇帝明显对统兵将领不放心,担心其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所以不设统帅而设监军。而此时唐军占优,各大节度使或多或少存有私心,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以致步调不一致,一直给叛军喘息时间。而叛军长期被围,反而精诚团结,此消彼长,唐军故而战败。


自嗨自乐


从贞观之治到安史之乱

大唐王朝从李渊开国,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盛世,再到后来女皇武则天执政,传到唐玄宗李隆基手里的时候前期也是很不错,创造了著名的开元之治,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后期即发生了安史之乱。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和十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随后史思明也投降归顺,被封归义王,至此,安史之乱似乎马上就要彻底平定了,胜利的曙光开始显现。

错失战机,形势不利

但是,唐军并没有抓住机会彻底消灭安庆绪。安庆绪逃回邺城后收拢兵力,实力大大增强。一直到将近一年后,唐朝廷才组织大军讨伐安庆绪,随后在卫州大败安庆绪军,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唐朝大军开始围攻安庆绪的老巢邺城。



但此时安庆绪的实力已经得到很大恢复,同时在唐军围攻安庆绪的同时,史思明已经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军在攻城的同时时刻也面临着史思明援军来袭的风险。

攻打坚城的同时要防备强大的外部援军,唐朝军队在军事上的形势是相当不利的。

邺城之战,九节度使溃败

从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到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军五个多月时间的攻城虽然让安庆绪处境相当困难,但最终也没有攻下邺城。长期攻城不下,损失很大,唐军的士气也受到很大影响。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唐军名将率领的九节度共计20万大军,联合围剿史思明,却在邺城为史思明所败,诸军皆溃,成为唐军在安史之乱中的一次战略性惨败。这次失败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叛军重新势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丧失了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能力。

失败原因的分析

唐军在这次关键战役中的惨败,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组织围攻邺城时间过晚,让安庆绪恢复了实力,唐军围城久攻不下士气低下,将士疲劳。

二是唐军举国之兵但是缺乏统一指挥,导致关键时刻各部之间不能有效配合,各自为政。

三是安禄山叛乱起来特别是史思明再次叛乱后,唐军中的胡汉矛盾和对立在关键时刻严重影响了唐军战斗力。

邺城惨败对大唐国运的影响

邺城惨败后,鱼朝恩将兵败的责任推至郭子仪头上,唐肃宗将郭子仪召回长安,夺了他的兵权,委任闲差,监视了起来。

唐朝猜忌重将的做法,给李光弼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也是导致他最后郁郁而终的重要原因。

邺城之战后,唐肃宗李亨开始收拢兵权,扩充禁军,并将禁军军权交予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之手,宦官势力渐渐做大,李辅国后官至宰相,朝中大事尽由宦官定夺。这也是晚唐时期,宦官把持朝政,甚至能动辄废立皇帝的缘起。



邺城会战是唐军以武力彻底平定这场大规模叛乱的最后机会,终因大败而成为空谈,唐朝也失去了中兴的机会,就此沉沦下去。


鸣沙古今


安史之乱,发生在中国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公元755至763年)

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节点,此后大唐王朝便一路江河日下风光不再,虽然此后几度挣扎但无力回天。

安史之乱,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因此叫做“安史之乱”,又因为发生在天宝年间又被称为“天宝之乱”

提问的内容是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为何不敌史思明五万大军。

这场战役史称“邺城之战”。

他的背景是至德二载十月安庆绪在陕郡之战后逃亡邺城,后被唐军围困,史思明率军来援。

为什么是安庆绪?陕郡之战是什么情况?

同年二月安庆绪将自己的老爹安禄山给杀掉了,后来被郭子仪给带兵揍了一顿。然后就逃去邺城了,然后就被困了。

唐军这边的背景呢,是当时的肃宗因为忙着接回自己老子,没空搭理这群叛军,再加上肃宗的脑子被门给夹了一下就这么华丽丽败了。

当时肃宗就让郭子仪,鲁灵,李奥,许叔冀,李嗣业,季光探,崔光远七大节度使以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兵二十万主公安庆绪。

另外还有李光弼,王思远两大节度使助攻!!(这就一共十位大将了,兵马号称六十万。)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唐朝还有一个大元帅制度,用来战时统兵,也就是当头头,他说了算。

可是问题是,肃宗这个二货竟然让一个太监鱼朝恩来当这个管事的人。

还美名其曰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让外行指导内行的后果大家都知道,太监指导军队的结局也都不陌生。(毕竟宋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开始郭子仪到打了几场胜仗,给安庆绪揍得在邺城不敢出来。

然后安庆绪就这么华丽丽的被困了,被困了咋办?得找人救啊!

就这样史思明登场了,当时的史思明是领十三万大军南下的,当年的年底先把崔光远给揍了一顿。

因为冬天到了大家就都先猫冬,等冬天过了咱再打。

就这样乾元二年二月,李光弼建议分兵击破史思明。

鱼朝恩那个二百五不同意,没办法只能耗着,久困不下士气必然低落。

然后就被史思明给逮着机会了,一顿三下五除二就把唐军的粮草给劫了。

本来就士气不高,这下又没了粮食,唐军的军心也就彻底的乱了。

然后双方就开始火拼,最后全都伤亡惨重,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唐军这一撤,这场仗就彻底的败了。(史思明带着五万精兵)

最后郭子仪退守洛阳,其它几位节度使各回各家。

史思明携大胜之威弄死了安庆绪,留下自己的儿子守着邺城就回了范阳。

最后史思明和他的老兄弟安禄山一样都被自己儿子弄死了。

难兄难弟,真可怜!

为什么没打过,还不是因为肃宗的脑袋不灵光,使的二十万大军统合不起来。

毕竟十个同级别的大佬谁也不服谁,还让一个太监来恶心人。

反观人家,安史之乱的两位领头人之一,还趁着唐军不注意的时候给来了这么一下子。

总得来说就是双方的兵力差不多,但是唐军没有一个合格的统帅。


东方小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即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公元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为安禄山与史思明,因此事件被冠名以安史之乱,又因为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就是提问者,说为什么9个节度使却打不赢此仗的重要原因,因为安史之乱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应。 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二是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19年,他在职期间排除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徇私误国之人,他公开行贿,忌贤妒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更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其二,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招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上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到了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49万人占全国总兵数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到15万人,而中央军则人数不仅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战争不是个人英雄行为,而是除了将帅有才之外,还要有强大的军团支撑,中央军并无任何精锐之师,皆是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而且没有经过训练,何有不败之理?再加上天宝14年,即公元755年11月,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招杨国忠来商议,而杨国忠却不谋国,而寻私,导致了郭子仪李光弼,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的主张于不顾,逼得哥舒翰只得出战。最终连连战败,最终丢了长安。



抢先精彩预告润公子


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邺城之战,这场战役唐军兵多将广,相对于史思明叛军,有明显的优势,但为何遭致惨败?其一是天灾。双方激战时,突然刮了一场暴风,不管多厉害的将军和士兵,面对天灾也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比如后来元朝时忽必烈的10万大军攻伐日本,就曾被巨大的台风所灭。

但是天灾是对于双方的,大风不是只刮唐军,而为何唐军惨败,而史思明军却损失很小甚至获胜?所以大风这不是唐军失败的根本理由。失败还是人为的原因。大风来临,唐军的撤退没有章法,一溃千里,遭致自相践踏,为何出现这种局面,还是因为各路人马指挥的问题。

第二是战略上的失误。邺城之战,唐军占有兵力上的很大优势,这场战斗本该速战速决,但却拖了数月之久。而唐军是攻方,敌军是守方。战争讲究一鼓作气,时间拖得越长,其实对于攻方越不利,唐军被拖了数月,士兵的精气神和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

事实上在759年正月时,唐军就有一次扭转战局的机会。当时唐军久攻邺城不下,史思明攻下魏州时还在犹豫观望,他不想尽力援助安庆绪。这时,久经沙场、足智多谋的李光弼提出了唐军的战略规划。他说,“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

按照李光弼分析,史思明按兵不动意在麻痹唐军,企图乘隙袭击。所以他建议自己同郭子仪两部精锐分兵魏州,迫史思明出战。史思明鉴于嘉山之败(当时史思明曾惨败于郭子仪、李光弼),必不敢战;况且,当时因为史思明处于观望态度,作战并不坚决,所以唐军若对之进行突然攻击,打败他的可能性非常大;还有,当时史思明大军距邺城还比较远,有60里路,如果在60里外阻挡史思明大军,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那么安庆绪怎么着也死定了。这样,安庆绪一被解决,也解除了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再合兵一处专对史思明,一举拿下还有什么疑问?

应该说李光弼的建议非常正确,可谓一妙招,与当年李世民虎牢一战破窦建德、王世充两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也是王世充被围,窦建德去解救的。

但李光弼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为何?这就是此战失利的第三个原因,即唐军统帅人选的问题。当时唐军并不是郭子仪或李光弼等人说了算,当时唐军没有设元帅一职,却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个职位相当于监军,是唐军的最高指挥官,最高的“统帅”,任此职的是鱼朝恩,他是个宦官,而他却不懂军事。所以当时诸将畏首畏尾,行动并不一致。诸将之中,只有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表现突出,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立功不小,但却不幸中箭而死。

鱼朝恩不采取李光弼的建议,于是唐军继续错误的战略,愚蠢地继续围困邺城,从而为惨败埋下了伏笔。

那么为何唐朝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当监军?朝廷弱智啊,有郭子仪、李光弼等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将帅不用,却重用一宦官?那么鱼朝恩又是谁?他有什么本事来当这个20万大军的监军?这就涉及到第四个原因,即朝廷的原因。

鱼朝恩(722—770),泸州(今四川泸县)人。他本是宫中的一名宦官,他于天宝末年,进入内侍省,开始“干政”。后来他颇受唐肃宗李亨的宠信,是在唐肃宗当政时被重用的。此人也是嚣张跋扈,仗着皇帝的宠信,为所欲为。史载鱼朝恩曾数次攻击郭子仪,招致郭子仪被罢兵权。

《旧唐书》记载道:“上以子仪、光弼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但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之名自此始。”朝廷不让郭子仪或李光弼担任元帅的借口是,二人“难相统属”,二人都是功勋卓著,难以相容,就是互不服气,所以不让他俩当元帅;而这两个人不当元帅,其他人更没有资格了,所以就让一宦官来当老大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朝廷不让郭子仪等当元帅的内在原因是,唐肃宗经过安史之乱,对各地节度使、军事将领已经非常忌惮和不信任,害怕他们位高权重,仿效安禄山谋反。所以,故意不设元帅,令各路节度使互不相属,相互牵制。而大太监鱼朝恩是皇帝的心腹,皇家信得过的人,故安排此人总揽大权,监视各军。

史思明在外围虎视眈眈,鱼朝恩又力主不与史思明交战,只对准安庆绪,这就迫使唐军必须要尽快攻破邺城。然而,安庆绪自洛阳退守邺城已经一年,他准备充分,邺城也是壁垒险固,想攻克,谈何容易!

安庆绪打定了死守邺城的注意。唐军因无统帅,各节度使互相观望,指挥不一,步调不谐。将士们因为对邺城久攻不下,早产生了厌倦、懈怠情绪。在战事胶着之际,九节度使之一,猛将李嗣业因亲自率部攻城,中箭身死,令唐军士气愈加低落。

这一切都在坐山观虎的狡猾的史思明预料之中。看到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史思明果断决定出击。唐军被迫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镇节度使同史思明决战。而这时的唐军似乎已经陷入被动,史思明倒成了主动方。史思明率精兵5万出战,似乎是故意的,他把大军藏了起来,唐军以为他只带了小股部队,于是各部兵马都有点大意。结果双方一交战,唐军以疲兵对精锐,尽管数量上优于对方,但并未占到丝毫便宜。双方伤亡都很重,唐军的节度使鲁炅还中箭受伤,所部溃败。于是郭子仪率军增援,于是就起风了。

结果双方撤军。但唐军因师老兵疲,早已军无斗志,而且各部指挥不一,这一退竟不可收拾。安庆绪见战机已到,乃率军倾巢杀出;史思明亦反身杀回,两军夹击之下,唐军焉能不败?随后,郭子仪退保洛阳,其所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也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两军损失较小,全师而退。

纵观整个邺城之战,失败原因众多,但根本的还是统帅的问题,而宦官鱼朝恩的指挥当然要负重责,但根本还是朝廷的原因。



摯谏


人数多、但是不团结,下面的领军将领各怀私心,都想让别人打头仗,而自己坐享其成。

战争中友军必须团结协作,不然肯定让对手抓住间隙趁势而为,必然要打败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