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斩首时周围老百姓拍手叫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一书生


在晚清危在旦夕之时,当时慈禧太后也全然不顾大清的生死存亡,而是一心张罗自己的六十大寿,不仅如此,当时清朝可用的大臣也没有多少,为数不多的几位名臣也都受慈禧太后的调派。而且清朝末年,有慈禧在,大清王朝的皇帝只能是形同虚设。在这样的形式下,清朝的亡国之路已经渐渐清晰了,而当时的穷苦百姓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下,对局势根本就没有清楚的判断,更加接受不了改变,所以戊戌六君子的出现对于当时的清朝百姓来说,并不是幸事而是一种灾难。

戊戌六君子都接受过西方教育,他们虽然出生在封建社会,但是通过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洗礼,已经开始觉醒,并意识到清朝统治的腐败和无能,如果再不及时拯救国家将会危在旦夕。因为有相同的爱国之情,所以戊戌六君子马上就达成了一致,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变法让国家重获新生。这个时候戊戌六君子也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光绪皇帝支持戊戌六君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光绪皇帝也推崇西方先进思想,所以他认为变法可行。其二光绪皇帝长期在慈禧太后的压迫下,他希望通过变法来推翻慈禧的统治地位。所以在光绪皇帝的主张下,戊戌变法开始计划实施。

但是这场变法却以失败而告终,在变法经历了一百零三天之后,和戊戌变法有关的人物都受到了制裁,当时戊戌六君子被抓到菜市口,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砍掉了脑袋,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起来,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也不能再干涉政事。

当时戊戌六君子要在菜市口被砍头时,有很多百姓都纷纷围观,而这些百姓们一点都不感到悲哀,甚至认为戊戌六君子是该死的,百姓还拍手叫好,当时的场面让戊戌六君子彻底心寒了。因为戊戌六变法的发动是为了拯救国家,没想到变法失败了,还成为了众人口中的罪人。

不过也不能怪当时的百姓,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太深,所以他们只听大清统治者的话,大清统治者说戊戌六君子是反叛分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百姓们就认为是对的。当时支持戊戌变法的只有少数人,他们无法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做对抗,也斗不过固守利益的统治阶层,因此只能落得凄惨结局。


历史课课代表


因为康有为、谭嗣同为了筹改革所需经费要卖掉“新疆、西藏、青海、蒙古、甚至东北” 。

他们要效仿当年俄罗斯卖阿拉斯加给美国换取金钱。康有为等人便建议把西藏卖给英国,把新疆卖给俄罗斯。

谭嗣同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是汉地十八省,其它的不重要,东北卖了也可以”。

谭嗣同给老师欧阳中鹄的信件中说:“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当近十万万。”


看来谭嗣同“湖广熟天下足”的思想根深蒂固。


清朝慈禧掌权前割让土地:

康熙 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尼布楚条约。

雍正 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恰克图条约。

乾隆 库叶岛,俄国吞并。

道光 属邦哈萨克,俄国占领。

道光 属邦布鲁特,俄国占领。

咸丰 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俄帝侵占,瑷珲条约。

慈禧掌权:

光绪 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俄国吞并。

光绪 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伊犁条约。

《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后被赎回,《南京条约》租借香港。

康熙至咸丰割让了大片领土,慈禧收复新疆,当然不能让光绪再把新疆西藏卖了。

各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愤青,北京菜市口一点不远!

如果你在当时的清朝北京菜市口,你会拍手称快吗?


荷花小评


当年戊戌六君子被杀,观看的人有的喊好,有人说群众愚昧。其实不是愚昧,而是人类的本能,客观决定主观。

先看一下自己的身边,有的人减肥,说喝凉水长胖。真是这样吗?肯定不是!还是嘴管不住自己。是管不住吗?肉就在面前,如果不吃才怪。有的人为什么不吃呢?显示出了意志吗?那也是外力,比如疾病,比如财富,比如其他压力在施压。

观看六君子被杀的也是这样,当时六君子是被看作反叛的,动了他们奶酪的人,六人被杀,能不喊好吗?所以就反映出一个问题,所谓的君主立宪制,老百姓并不知道,是宣传不到位。老百姓感受不到其中的好处,没有任何好处,当然只能做看客,甚至做打手,这是不足为奇的。就像现在的有些民主,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好多都用脚投票,因为他们觉得与己无关,于是就高高挂起。

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活着,不管他承认不承认,因为人是为成就感而活,人都是这样。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人们恨日本鬼子,但反过来想一想,中国人自己呢?杀与被杀之间,中国人有多少的反抗?数字上30万中国人被杀,应该还要多,很多后人经常质问,中国为什么不反抗?有人说是麻木,在生命面前没有麻木的,因为他觉得有人可能来救,或者日本鬼子停止了等等这样的从众心理。

这不是中国人的天性,而是人类的共性,包括动物们。所以,改变的不是愚昧,而是改变的体外部条件。那是来改变呢,还是这些人,告诉他们,改变比不改变好,有几个人起来了,就会有从众心理 ,就会越来越多。这一点,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的特别明白,愿做中国为改变流血第一人,他要做旗帜用鲜血祭旗第一人,他们都是民族的壮士烈士!



大志远思想空间


戊戌变法,最终还是以惨败结束!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只是可惜了戊戌六君子,壮志未酬身先死,成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替罪羊!

为何当年的菜市口刑场,面对着押赴刑场即将斩首的戊戌六君子,不但没有唤起老百姓丝毫的同情,反而受到周围老百姓的深恶痛绝,拍手称快!

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老百姓的麻木不仁,还是老百姓冥顽不化与愚昧无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短暂的一百零三天时间,就已经弄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尽管推行的新政和制度适应时代的潮流,对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有利,可终究还是遭到保守派的极力反对,也终究没有等到老百姓觉醒过来!

中国人历来讲究自己的传统文化,固步自封和守旧观念长期以来笼罩着民族的灵魂!中国人视外来物种如洪水猛兽,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戊戌六君子,以慷慨赴义来唤起国人的觉醒,以鲜血和生命来拯救国家的命运?可这一切来的实在太突然,也太快了。一时半会,老百姓又怎么能够理解和接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让我们永远的记住烈士们的慷慨悲歌吧,这才是真正的民族魂!




用户22954642155


巜人血馒头》北有六君子,南有鉴湖女侠秋瑾。临行刑时的情景都一样,倾城而出,人山人海,如同正月十五闹元宵。皇帝与民同乐,一派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兴兴向荣的景象。我国自盘古开天地始,人世间即分富贵贫贱,有钱人熟读巜山海经》无钱人目不识丁,二者云泥之别,判若泾渭。读书人通晓古今中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知书达理,精于世故,在他们眼中,六君子与和秋瑾都是某王篡位的十恶不赦异已分子,应五马分尸,实行车裂。满门抄斩灭九族。目不识丁者,个个无一例外,处在阴暗潮湿,污秽不堪的社会最底层。天天如蝼蚁一样为一日三餐而奔于非命。今天千载难逢的杀头大戏,怎容错过?更何况家中还有奄奄一息的患者卧在病榻。冲啊!为了病儿我得冲锋陷阵抢的先机。一个自封为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传承的泱泱大国,你正天高声咏读儒家思想的书籍,高唱人之初,心本善。但一遇到北京菜市口和绍兴轩亭口,你这正人君子还不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踮起脚尖看热闹!、


一滴水1118


六君子被斩首之时百姓纷纷叫好的画面,就算放在今天,也依旧如此。这就是国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特色。

鲁迅先生曾痛斥国人的这种劣根性,但很遗憾,这种劣根性一直延续,从未改变。

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尽管在今天看来是力图冲破阻碍,剔除顽疾,变法图强的有志之士。但在那个年代,这些人就是百姓眼中的乱党分子。老百姓根本不会为这些人死感到一丝悲怆和惋惜,反倒因为能看他们被杀头而感到兴奋。

不要认为只要大清国的百姓如此,今日里若仍有菜市口杀头的事儿,想必依旧人山人海。不能近前观看者则因此而不爽,而看的清楚之人,则在事后大书特书,认为自己是幸运之人,能离得最近看的最清楚。

从古至今,我们常被大人教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啊,死的那个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自己跟这些人既不沾亲也不带故,他们在做什么,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江山社稷,还是为了民生,都跟自己没有关系。我该吃我的卤煮还吃我的卤煮,该喝我的豆汁还喝我的豆汁。长毛来了,英法联军来了,八国联军来了,日本鬼子来了,又能怎样?我这碗卤煮照吃不误,这碗豆汁该怎么吧唧嘴还怎么吧唧嘴。管他什么六君子,七君子,死了活该。没事不好好在家呆着,去鼓捣皇帝维什么新变什么法,死得其所,死不足惜。

这些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话,你对一个起早贪黑卖豆腐脑的谈什么西洋文化、东洋思想,你认为他能听得懂吗?他最关心的是今天买卖好不好,自己这锅老豆腐能不能卖完,一家老小还眼巴巴的等着换钱买米买面呢。你今天变法明天维新,搞得朝廷气氛紧张,搞得百姓人心惶惶,生怕自己跟乱党沾边。你说他们能不恨你吗?杀头的时候能不叫好吗?

不要认为大狮子胡诌白扯,那些在网络上张口闭口大仁大义,声言自己慷慨赴死的都是键盘侠。你太高估自己了,你保不齐就是个送快递,送外卖的,社会的发展和改革靠的不是这些底层人,而是靠极少数的精英。你想变法,你想维新,谁听你的,又知道你是个谁?只有那些最接近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才有可能改变时势,当然,最先牺牲的也是他们。为什么不是你,因为你不够资格!

还是那句话,六君子之死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他们高估了自己,愤青的意气用事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光绪皇帝。他们尊奉康有为为导师,却不知道康有为并非伊藤博文,光绪更非明治天皇!


大狮


戊戌变法死于操之过急,戊戌六君子的死也是那时代的必然结果。

第一、

当时的大部分民众哪知道什么改革创新,经过长时间的奴化思想,他们只知道,当今世上,皇帝最大,朝廷就是法律,就是规矩,朝廷打压的对象就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为此坚信不疑。

他们也没时间去了解这些,他们也看不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只知道不要饿肚子就行。中国人的从老祖宗时代开始就爱看热闹,中国人就爱往人多的地方凑。

第二、

中华民族上奸下愚,部分的权贵人士的权益被触碰到,当时的人们各取所需,钻旧社会的空子,一旦变法,就无利可图,利益体系崩塌,谁也不愿意看到。

那些饱读诗书的士阶层虽然看到国家岌岌可危,看到自己国家被肆意欺凌,他们的思想尚且不能接受大多“戊戌变法”的内容,更何况要废除八股文了这致命一条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要知道读书可是老一辈的最看重的,也是底层人民翻身的最大希望,你若是中了,既使是秀才也能光宗耀祖了,不仅能享受特权,邻里另外来巴结你们一家。

废除科举制这才是他们文人最忌惮的,相对于国家兴亡,自身能不能咸鱼翻身,才是第一位,人的天性总是自私的。

人民只会在自身利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再去凑热闹。

况且即使变法成功,笔者感觉我们也可能过的没现在好,当时的局势的混乱可不是能通过这么一场变法就能改变多少的。


Xanny大人


我是“读史自思”,仅提供个人观点,以期抛砖引玉。请关注!


这种现象是长在大部分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鲁迅先生的《药》已经把这点说透彻了。

于此问题,我就浅谈自己的几点感想,欢迎大家拍砖。


01 戊戌六君子误判了当时的形势

满期末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光绪皇帝想通过维新来挽救颓势,所以采用了以康有为为首的一批维新人士的治国策略。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对当时掌握清廷实际权力的慈禧太后集团造成威胁,在对方的武力镇压下,维持百日的维新运动宣告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首先,维新派没有真正掌握清廷的权力的基础上是无法推动真正的改革的,能做的只是隔靴搔痒,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其次,当时参与维新的都是一些热血学子,说白了都是一些政治菜鸟,怎么可能是政坛老鸟们(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实权派)的对手。


最后,维新派未给底层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很多措施只是空中楼阁,得不到底层人民的支持,犹如沙滩上建高楼,大水一来就崩塌。



02 戊戌六君子跟错了老大,被忽悠的头脑发热

百日维新之后,康有为立马逃到了日本,继续过着自己的潇洒日子。戊戌六君子则成了替罪羔羊被押上了菜市口进行斩首。

直到现在的我读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都能感受到他的豪气与为事业的牺牲精神。这才是使我们这个民族历经这么多磨难还能屹立世界的脊梁之一!



最后,透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失败者永远在失败的那刻是最悲惨的,得到的是永远是别人的落井下石并加上一脚。所以,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斩首时周围老百姓拍手叫好的根源还是在于中国人只是敬畏强者,践踏弱者,缺乏真正的理性思考的能力,更缺乏独立的自我判断能力。

读史自思


这个问题,无异于在问“为什么戊戌六君子会被斩首?”

恐怕当时晚清大多数臣民内心里都会这样回答“肯定是他们做了犯上作乱、于国于民不可饶恕罪大恶极之事。”


实际上历代那些目睹了被斩首之人的大多数老百姓,甚至并不清楚所斩首何人,生前何为,无非是被上千年来犯上作乱、明正典刑的统治者牵着思维走而已。而当局为了维护统治,对所斩首之人免不了一番对其“罪不容诛”的舆论包装,大多数百姓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与判断,也便信了,即使不读春秋,两千年儒家忠君思想的熏陶与传承都会让人们视其为大敌,被当局利用了内心的愚忠对异类分子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碎其骨。

比如我们说到戊戌六君子,在刚毅处斩六君子时,已经对六君子对外口诛笔伐了一段日子,极尽抹黑六君子如“蛊惑君主、妖言惑众、愚弄百姓思想、企图颠覆政权致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等。

这样一来,已经被满清文字狱与八股文压抑了几百年的脑袋,早已经缺少了主观理性思考与判断,自然步入一个状态:“偏听偏信”。再加上被封建强权一威吓则深信不疑。

加上朝廷历来以雷霆之法严惩挑战皇权所谓异类份子,没有人愿意和此等人物搭边,甚至沉默也不愿意,深恐被别有用心之人拉下水,不得不站到满清一条线,作深恶痛疾状。


最主要一个原因是,深处最底层老百姓都坚信,那些历代企图挑战皇权兴兵犯上作乱的人,总是会让他们过上家破人亡的日子,让他能连最基本有衣可蔽,有饭可食得日子都过不上,过去太平天国如此,戊戌六君子也正是被当局渲染成了这样的人,也就可以想象他们对六君子心里有多恨了。


不书


戊戌六君子被斩首时,的确有老百姓拍手称快。出现这样的令人痛心的画面,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老百姓自身的因素,还有戊戌变法的主导者们的因素,更有清政府的反动因素在内。这种局面的出现,不仅是老百姓的悲哀,还是资产阶级的悲哀,更是近代中国国家的悲哀。这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在1840年以后自我更新的表现,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少数人政治的一种反抗。


首先,戊戌六君子为什么会被杀?他们做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

第一,戊戌六君子之所以被杀,是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发动了戊戌政变,大肆逮捕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功出逃,但是戊戌六君子却被抓住了,最后被杀掉。也就是说戊戌六君子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第二,慈禧为什么发动戊戌政变?因为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导的戊戌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利益。康有为和梁启超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进行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实际上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的,是进步的。但是在变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的大量撤换政府官员的做法触动了慈禧太后的权力基础。顽固派的利益来源于慈禧太后的权力,触动慈禧太后的权力,实际上就是触动顽固派的利益。


第三,戊戌变法成为光绪皇帝夺取权力的工具和手段。名义上康有为梁启超是要把中国建立成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国家,但实际上他们支持光绪皇帝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权力。这就使戊戌变法复杂化,不再是一次单纯的近代化中国的一次改革;而是变成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权力斗争,变成了光绪皇帝夺权的具体实施。慈禧太后可以忍受光绪的亲政,可以忍受国家的近代化,但不能忍受权力的失去。权力就是利益。

第四,资产阶级没有实力,但却实施了激进的刺杀式的手段。康有为和梁启超策划了“围园杀后”的计划,想借袁世凯的手杀掉慈禧太后。但最后袁世凯向荣禄告发,计划失败。慈禧太后对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策划的对自己的刺杀行为十分愤怒,所以在发动了戊戌政变,抓住了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以后,就把他们斩首。资产阶级要杀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自然也会杀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失败意味着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改革失败了,统治中国的仍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戊戌变法,的确也起到了解放中国人思想的作用。

其次,戊戌六君子被斩首的时候,为什么有的老百姓拍手称快?

第一,中国的老百姓比较愚昧。从汉武帝开始,中国就以儒家思想之国;到明朝实施八股取士,人的思想逐渐的禁锢,到清朝统治中国时,大兴文字狱,严重的摧残了人们的精神。中国人民只能接触到也只能相信四书五经上的一套,自然变得比较愚昧。况且在旧中国90%以上的中国人民是没有受到教育的,没有受到教育就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想法的人自然是愚昧的。鲁迅先生笔下的血馒头,就很好的反映了这种愚昧。


第二,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经典,一直以来,教授给人们的就是皇帝是上天之子,是老天爷的儿子。也就是说皇帝就是神,皇帝的圣旨就是神的意愿。汉朝的董仲舒就说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民自然是畏惧老天爷的,那么自然也就是畏惧皇帝的,人们是相信老天爷的,自然也是相信皇帝的。清政府说戊戌六君子反对皇帝,是在造反,那么老百姓自然就反对戊戌六君子,并欲除之而后快。

第三,清政府的公信力是非常强大的。人们把对老天爷的敬畏转移到对皇帝的敬畏上;政府是皇帝的政府,人民自然是敬畏政府的。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政府说什么人民就信什么。政府说戊戌六君子是乱臣之子,那么戊戌六君子就是叛乱造反。既然是叛乱造反的乱臣之子,那么自然是杀掉的好。


第四,消息的闭塞使中国人民不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当时中国已经与世界接轨,西方的消息已经传播到国内。但是当时中国国内传播消息的途径太少。清政府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是不允许私人任意办报纸的。没有电视和电脑,也没有报纸,那么人们是无法及时的知道变法的相关消息的。就算有康有为办的《万国公报》,但是毕竟数量太少,而且只是像知识分子和政府高层宣传。下层人民只能靠小道消息,得知一些情况,通常与实际情况是大相径庭的。戊戌变法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宣传不到位,人民不认可。导致最后出现了人民对戊戌变法喊打喊杀的局面。


第五,戊戌变法并没有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反而在某一些方面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我们知道戊戌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提出阶级顽固派的利益,以至于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但实际上这次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别的不说,单说戊戌变法措施中的一条: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被裁撤的官员里边,有很多是下层的基本官员。这些与老百姓比较贴近的官员,是反对变法的,老百姓受他们影响自然也是反对变法的。在103天的时间内发布了300多道谕旨平均一天三道,人民不知所从,困扰愈甚。更加严重的是戊戌变法中出现了一些极不合理的措施:“下令禁止在前门大街设摊贸易,将所有摊贩赶至东西两河沿,甚至店铺禁止悬挂幌子,违者受处罚,致使平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为之一空。这种过激的做法,直接损害了一些下层群众的现实利益。还有那些“除去蒙蔽锢习”之举,本意是为了扫除颓风,但此举触动了社会风气和人民群众的习俗”。这是科室触犯了人民的利益,人们对主持变法的戊戌六君子等人就更加的愤恨!

第六,以戊戌六君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瞧不起下层人民群众,与下层人民群众脱离并断绝了联系。在变法的过程中,虽然康有为说要兴民权,设议院;但又以中国人民教育程度低下民智未开为理由拒绝的下层人民参与国家管理。说什么“民智未开,遂用民权,取乱之道也”。对普通人民的鄙视意味浓厚,这自然也就获得不了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维新变法失去了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第七,戊戌变法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温饱问题。在变法的过程中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反而使更多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并且在甲午中战争中国战败以后,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间出现了强烈的反洋教反洋人反帝国主义的斗争,而戊戌办法却是向帝国主义学习;这就与当时中国人民的意愿是相反的。变法未来是先进的,但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并没有做好引导人民的工作。导致了人民的反感和反对。

再次,戊戌变法中戊戌六君子的行为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虽然以康有为和戊戌六君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不了解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的。在变法的过程中,康有为等人最想达到的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

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符合政治近代化的要求。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学习英国和日本的过程中,照搬了他们的资本主义的一切制度;没有按照中国国情加以变通,结果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

最后,戊戌六君子被杀时人民高声叫好的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维新派对民众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鄙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作用是其变法最终归于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戊戌变法没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没有到群众中去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当然也就没有获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其做法反而有意拉大自己和民众运动之间的距离。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决定了中国改革及革命最终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力量都源于人民,改革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必须建立改革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的改革开放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了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的支持,这使改革开放获得了重要社会基础。只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改革才是符合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