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下課鈴響了,你怎麼做?

近日,在網上授課時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河北一女老師上“網課”超時了,而且被學生舉報到了河北問政平臺,河北問政平臺接到投訴,又把這件事移交給當地教育局處理。事情的原因就是教育局規定一節課時間為30分鐘,而沒想到這位老師硬是多上了20分鐘,結果學生不高興了,也就發生了舉報老師的事情,最後老師受到了批評。


老師,下課鈴響了,你怎麼做?


看到這則新聞,大多數網友都為這個老師“叫屈”:

  • 有人認為這個學生的做法不對,過於偏激,不管怎麼說,老師拖堂也是為了學生好。也只有認真敬業的老師才會這樣去做。就因為老師多講了20分鐘就告老師的狀,做法實在不妥。
  • 很多學生網友這樣說:拖堂是老師的一貫手法,如果拖個三五分鐘還可以理解,一節課才30分鐘,拖20分鐘,再“堅持”10分鐘,又一節課都下了。學生學習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樣做影響學習效果,不支持。
  • 一些老師朋友的態度是:認為這個老師做法不太恰當。因為一節課只有30分鐘,你拖沓20分鐘,影響學生休息,使學生無法集中精力聽講,同時也就影響了下一節課的學習效果。


老師,下課鈴響了,你怎麼做?


我們這樣計算:

  • 如果一節課拖10到20分鐘時間,那麼全天的授課時間就會受到影響,老師的授課計劃不能按時完成,最後影響的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
  • 如果這位老師這樣做,自己感覺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卻不樂意了,會帶著情緒上下一節課,你說學習效果會好嗎?這樣就直接打亂了下節課老師的上課時間,影響上課效果。
  • 如果每一個老師都像這位老師這樣拖10到20分鐘,大家算一算,以此類推,學生是不是要到晚上才能把課上完。這樣他們的情緒會好嗎?學習效果會好嗎?
老師,下課鈴響了,你怎麼做?

由此事件我想到了我身邊的拖堂事件:

  • 我的一位朋友經常向我“訴苦”:她是語文老師,她的配班老師太喜歡拖堂了,每次下課她都得提前去教室。不是去輔導學生,而是催促她班的數學老師趕快下課,要不學生連衛生間的時間都沒有就又上課了。
  • 有一次,還有一兩分鐘就上課了,她趕快去教室(因為學校要求老師要提前候課)。當她從教研室往教室走的時候,發現樓道里只有其他班級的孩子,她們班的一個也沒有。來到教室門前,推開門,發現數學老師正講“得津津有味”。看到她推開門,學生都露出了笑容,該老師不好意思的說:一道題沒講完。
  • 等數學老師走出教室,她讓學生趕快出去上衛生間,但是上課鈴響了。有學生舉手:老師,我要上衛生間。怎麼辦?這事兒拖不得,快去吧。等學生上完衛生間回來開始上課五分鐘已經過去了,當我開始上課時,發現學生趴在桌子上沒精打采,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老師,下課鈴響了,你怎麼做?

我的建議:

其實教育部之所以規定一節課的時間為40分鐘,就是要求老師設計好授課內容,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而下課10分鐘是學生休息和活動的時間,是為了調節學生腦力勞動,不能佔用。

其實,只要我們的教學方法新穎,學生感興趣,就沒有必要佔用課間學生的休息時間。這節課講不完,就下節課唄,不能既影響了你的課堂效果,又影響了其他老師的上課效果。

不過,我個人認為:對於網課中那位拖堂的老師,學生的方法有點過,領導處理的有點重了。應該私下交流指出,促其改正,而不是舉報。這樣會打擊老師的工作積極性的。

諸位同仁,您身邊有這樣愛拖堂的同事嗎?

您好,我是米蘭,一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期盼您的關注,共同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