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祕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天道》一部經典劇,常讀常新,不同認知層次的人來看感悟的層次也有所不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就來系統分析下這部劇裡隱藏的深層次的秘密,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交流。

作者的創作背景

《天道》上映於2006年,正是21世紀初,原作《遙遠的救世主》估算也應該是千禧年前後,那時中國社會正面臨著更深入的經濟體制改革。

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持續深化和完善。

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指出:“要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堅決把企業的權力放給企業;把應該由企業解決的問題, 交由企業自己去解決”(引自《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9年第03期)。

市場經濟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通過價格槓桿和競爭機制,把資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環節中去,並使企業實行優勝劣汰。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摘自新華社圖表

這和王廟村村民自負盈虧,現金交易,擺脫“窮靠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市場經濟的基礎作用矯正投入產出的怪相是不謀而合,一脈相承的。

丁元英和韓楚風酒後說胡話,潑婦罵街道,老百姓呼喚的民主的主還是“你為我們當家做主的主”,一旦與過去的計劃經濟有所齟齬,就怨聲載道,歸根到底都是不願接受市場的檢驗。

芮小丹要的王廟村神話是市場經濟的神話,貧困村中的貧困村,硬是在商界怪才丁元英的引導下摸索出了一條靠自己發財致富的路子,成功和樂聖建立合作關係。

得救之道不是狼吞虎嚥,而是覺悟。而沒有覺悟的人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即便給了他扒井沿的機會,也因為認知侷限,照樣摔下去,粉身碎骨並患上精神絕症

有人說豆豆的三部曲是一個人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三種命運演變,在我看來,答案真假並不重要,但唯一確定的是,她的創作背景都有很強的政治意味。

而《天道》就是一個主線是天國之戀,暗線則是在同一時代背景下,不同人的認知差異導致的命運不同。而這暗線卻是作者真正想表達的主旨。

作者的創作初衷

丁元英和芮小丹去古城吃功夫面,席間說到自己對文化產業的理解,

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麼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

一說編劇豆豆在數年前見過一個高人名李紅英,令她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就像該劇開始第一集肖亞文所說“開了一扇窗”。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又結合製片林子後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這部劇的創作初衷就是文無定法,給人啟迪,但很明顯,《天道》的火爆及在社會上掀起的天道思維浪潮是始料未及的。

現在改編劇和原著相差甚遠已是見怪不怪了,而豆豆本人親自擔任《遙遠的救世主》改編作品《天道》編劇,可見很大程度上還是能夠保留作者的本意的(除了芮小丹的死亡方式)。

可以說,豆豆就是想通過《天道》來引發大家對新的時代背景下諸多問題的探討,至於答案,就像書中的臺詞“你的腳在你的腿上,怎麼走,是看路還是聽腿,由心決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你自己

劇中多次出現的“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道法自然,如來,容不得你思議”,其實都是在打暗語。市場規律是經濟發展的根本規律,社會到了一定階段必然要經歷的,不論“半推半就”還是“扭扭捏捏”,接受都是最終的結果,同理也適用於其他。

而豆豆的本意大約其實也就是想表達,“有所為有所不為

”的人生態度,做自己能做,該做的,值得做的,全力以赴,接受和適應不能改變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因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做到實事求是有多難

實事求是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繫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但現實是太多的人並沒有做到實事求是,一如皇帝的新裝,周圍的人都在自欺欺人和掩耳盜鈴,那個說真話,辦真事的人就成了“倒行逆施”,與社會格格不入,為世俗所不容的怪人

丁元英就是這樣的怪人,“是神,是魔,就是不是人”,尋求一方天地清靜的,孤獨的,高級別的哲人,不是因為他想孤獨,享受孤獨,而是身邊沒有同類。

韓楚風對他疼惜不已,說“你待在圈裡別出聲,一旦出聲就會被周圍的聲音淹死”,可見世俗和輿論的壓力到了積毀銷骨的程度,一個有先見之明的高認知就只能遁世,這不就是“劣幣驅逐良幣”麼?

正如丁元英所說,“人的神神,神的神還神麼?”,正是因為他提前洞悉到了規律,超越了常人,便註定曲高和寡,因為他是神,別人是人,倘若每個人都如他所思所想,便沒有了神話。

丁家大哥和秋紅寧可砸鍋賣鐵,只為保全虛妄的孝子之名,而不顧老父親的尊嚴和痛苦,不是順應自然生命的發展規律和長輩生存意願,非實事求是。

芮父苦勸芮小丹棄武從文,報考戲劇創作和當演員,而不考慮她是否有興趣和能堅持,追悼會上濫用血緣權利,阻斷小丹追求的天國之戀,非實事求是。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劉冰自我認知不足,卻不知天高地厚,異想天開,覬覦本不屬於自己的聲名地位,當慾望遠遠蓋過了能力,最終只能是自掘墳墓,亦非實事求是。

一代音響教父林雨峰明知公司“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資產負債率已達70%以上,卻還硬撐著“

只有矛沒有盾”的信條,不願接受市場競爭,也非實事求是。

做到實事求是其實也不難

所謂的神話不過是說實話,辦實事,遵循客觀規律而已,也就是實事求是的結果,沒什麼稀奇和技術含量。只要勤于思考的大腦和一雙正視自己內心的眼睛即可。

歐陽雪是個身世坎坷的女子,但她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能幹什麼,什麼能幹好,幹什麼心能安住,故能有的放矢,急流勇退,是為實事求是。

芮小丹是個讓丁元英都自嘆不如的女子,自信,灑脫,豁然,“想到了就去做,該拿的拿,該放的放,自性作為,不昧因果” ,是為實事求是。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丁元英為了給老父親最後的生的尊嚴,力排眾議,冒著被聲討和譴責不孝子的責難,毅然決然給父親解脫,讓他走完最後一程,是為實事求是。

肖亞文知道認知和能力與丁元英相差甚遠,深知“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但結緣惜緣不攀緣,選擇和丁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關係,是為實事求是。

馮世傑知道王廟村的困境,一心想為脫貧致富做點事情,正因為堅守自己初衷,也才能在葉和劉意氣用事退股時保留了關鍵的設備,是為實事求是。

雌雄同體的性別文化

有句話叫“好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天道》裡的芮小丹被譽為“天國的女兒”,純粹,悲憫,勇敢,聖潔。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歐陽雪說,芮小丹主意很大,想到了什麼就去做,不會想太多,她的未來連最愛的丁元英都無從插嘴和安排。

一個女子放棄旁人豔羨又孜孜以求的德國居留,回國當了工資微薄又危機四伏的刑警,射擊第一名,散打格鬥第三名,一人之力制服四名重犯,巾幗不讓鬚眉。

她說“元英啊,千萬不要讓我覺得女人脫了褲子就什麼都有了”,“女人和男人的對話方式只有兩種,要麼站著,要麼躺著”,她的獨立和悲憫贏得了丁永恆的愛。

芮小丹清醒自知,感恩和豁達,知道留不住丁和他長長久久,說“我活得很簡單,你活得太複雜,不是平行的兩條線,是交叉而過,但是這於我已經足夠了”。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身邊的人得知她愛上了丁時,無一例外都在擔心她駕馭不了他而自傷,她說

愛和駕馭沒有邏輯關係,除非人格商品化,否則沒有吃虧佔便宜的概念,本來嘛,做男人就要承受男人的東西,做女人就要承受女人的東西,就比如您吧,您不想承受就可以不用承受了嗎?

論及天國之戀,她說,“您看她演的舉手投足都是在說你看我是女人,而特別提醒別人注意自己性別的女人,至少可以肯定不會是天國之女”,“天國之女是沒有人的貪嗔痴的女人”。

女性獨立被喊了這麼些年,如果你還存著上了床,獻了身就想拴住男人,換一張長期飯票的心思,那不是真正的獨立人格。

一邊說要活出自我,一邊又奴性地委曲求全,不主動為自己聲張,還指望著老公來體諒你,為你討回公道,這算什麼女權?

我讀天道|不懂這些深層次的秘密,別說你看過這部劇!

一邊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邊又刻板印象地覺得女主內男主外,真正的價值在於家庭的和諧而非職業的建樹,當家庭和事業衝突時,毫不猶豫地選擇辭職。

一邊本可以自給自足,一邊卻一定要花老公的錢,被別人養著,仰人鼻息,直到發生衝突和矛盾了,才會下決心捨得給自己身上投資。

面對韓楚風的責難,馮世傑的攀緣,她都是被當做一個刻意接近丁元英的附屬品對待,對此她義正言辭,不卑不亢地給自己掙回了面子和尊嚴!

一如芮小丹所說,我還沒有自信到不需要證明就可以和你站著對話,女權主義還得要靠女人們赤手空拳打出來,用實際行動說話!在我看來,芮小丹才是真正經濟和靈魂雙獨立的女權主義者!


肖亞文說,“我還沒有清高到不知道自己是誰”,“我還沒有天真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是誰,你想要什麼,你從《天道》裡找到答案了麼?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